APP下载

朱俊杰和“农民集报家”南志秀的情缘

2022-04-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创刊号电杆韶山

韶山银田的许多农民加入电杆制造行列,并闯荡全国,“电杆湘军”声名远播,朱俊杰是其中的一员。

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23年如一日,坚持收藏报纸,尤以韶山和毛泽东同志的主题为多。

“无法记录历史,不如收藏历史。”他希望这份收藏能尽可能多地走到“台前”,让老报纸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朱俊杰的家,还有一个别称——“中国集报之家”,是由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认定的。

家里的柜子,满满当当全是各个年代的报纸。不光是家里,他的公司里也腾了一间房子,专门存放这些宝贝。

引他走上集报之路的人是南志秀。

1997年,朱俊杰从《湖南邮电报》了解到,陕西富平有位南志秀,酷爱集邮,曾受夏衍委托,主编《集邮资料》数年。朱家留有一张民国时期的四方联邮票,朱俊杰想知道它的价值,提笔给南老写了一封信。

南老欣然回信,还告诉他,“我喜欢集报,能帮忙找一份《韶山报》的创刊号吗?”

恰巧,有位教过朱俊杰的老师在《韶山报》工作,应了这份千里之外的邀约。从此,朱俊杰和南志秀常有交流,逐渐体会到集报的乐趣。

南志秀1934年出生, 1951年3月参军,历任文工团员、军校学员、图书管理员等职,因病于1958年返乡务农。自1953年收藏《人民军队》报起,迄今为止,他共收集各类报纸近23000种,其中创刊号就有7000多种。国内目前发行的晚报,其创刊号大都可以在他的藏报中找到。他被誉为“农民集报家”。南志秀收藏这些报纸,几乎用了他所有积蓄。

南志秀说:“每每翻阅收集的各种党报,我都会心潮澎湃,忘记一天的疲劳和烦恼,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藏报、评报、研报,不仅增加了对报纸的热爱,開阔了视野,更是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由于他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各地100多家报刊、电台发表稿件2500多篇,还有多篇新闻稿件获奖。历时6年,83岁时,南志秀多方整理完成富平第一个镇级史话类综合丛书《曹村史话》。

正是与南老交流的那一年,朱俊杰加入了“电杆湘军”,开始走南闯北从事电杆生产的生涯。同时,他因爱好报纸,边工作边收集报纸。

别人返家,挎包里装的都是土特产。朱俊杰的挎包也鼓鼓的,装的是一堆各地的报纸。

23年间,他加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集报协会,平台从韶山到湖南,再走向全国。

(综合《人民日报·海外版》《湘潭日报》)

猜你喜欢

创刊号电杆韶山
腾飞的银田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大山来电了
访韶山
永不过时的珍品
总第100期杂志“晒创刊号”活动得奖石友藏品展示
10 kV砼电杆运输车的应用
我的创刊号世界等
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