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2022-04-23徐学莲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施工材料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徐学莲

【摘要】论文基于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不良影响展开分析,同时讨论了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如荷载过大、温度变化、水化热影响、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等,通过研究优化结构设计、加强施工材料管理、温度控制、加强施工图纸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钢筋锈蚀、施工养护等措施,其目的在于降低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发生概率,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材料;施工质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8.074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裂缝病害属于常见的施工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道路桥梁的综合性能,缩减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也会增加车辆行驶风险,威胁驾驶员生命安全。基于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形成原因,拟定可靠的预防措施,可以尽可能规避道路桥梁裂缝问题,延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不良影响

1.1影响内部构件质量

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出现会让雨水、空气中水分逐渐混入到结构中,从而对钢筋结构、路面基层、沥青层产生腐蚀作用。而碱性混凝土的钝化作用、路面基层矿物也会在二氧化碳、水、氧气作用下逐渐失效,造成结构出现腐蚀问题,使结构强度逐渐下降,从而导致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综合强度下降。并且裂缝处结构综合强度的下降,也会打破整个结构应力分布的平衡状态,裂缝位置也容易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而其他位置的构件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构件应用质量,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1.2造成渗水

道路桥梁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也会带来渗水问题。道路桥梁裂缝可以分为宏观裂缝与微观裂缝两种,裂缝的出现也破坏了整个结构的完整性,此时水体会沿着裂缝逐渐下渗,并且对混凝土、沥青面层内部、路基进行侵蚀,这样使得结构的抗渗性不断下降,最终导致道路桥梁结构渗水问题。而且施工裂缝也会在荷载、温度作用下深度和宽度也会不断增大,例如,在结构位置很容易出现穿透性裂缝,这样结构也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缩减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1.3引发混凝土结构碳化

混凝土碳化是结构出现的一类化学腐蚀,其原理在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借助裂缝进入到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将碱性物质转换为了碳酸盐与水,从而导致混凝土的碱性水平下降,即混凝土出现了碳化问题。在碳化厚度超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后,那么在水与空气的作用下,混凝土对于钢筋的保护作用也会消失,从而导致钢筋出现锈蚀问题。但混凝土的碳化作用并不会直接导致结构性能劣化,但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预防

2.1明确施工裂缝种类

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跨度作为评估指标,将裂缝分为两类,第一类统称为宏观裂缝,指的是裂缝宽度平均值超过 0.05mm 或裂缝宽度在 0.2mm~0.3mm 之间,但裂缝不会再扩大。另一类统称为微观裂缝,指的是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实际存在,这类裂缝在设计标准规定以内,不影响正常使用。道路桥梁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标准如表1所示。

2.2预防裂缝的意义

按要求进行裂缝预防处理,能够提高结构的完整性,基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的基础情况,拟定相匹配的裂缝预防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结构裂缝数量,从而让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确保结构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以满足建筑规范荷载要求。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施工裂缝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如混凝土碳化作用、渗水作用等情况都会加快结构的腐蚀速度。而预防裂缝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外部环境条件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作用,从而使结构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为稳固的状态,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减少养护成本支出,目前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寿命均在100年以上,部分道路桥梁工程设计寿命超过150年。在道路桥梁工程投入到使用后,也需要定期进行养护,这样也可以及时解决施工问题,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运营环境的安全性。施工裂缝作为危害性较大的施工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养护成本支出,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3、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形成原因

3.1荷载过大

在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中,荷载过大属于非常常见的影响因素,荷载裂缝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因素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总量较大的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沥青材料等,这些材料本身具备较大重量,在结构施工后也会产生自重荷载,如果结构的自重荷载超过了道路桥梁工程的预计承受荷载,那么在荷载作用下也会导致施工裂缝的发生。(2)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后,主要服务于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度也在提高,即道路上通行的车辆总数也在增加,在此情况下,道路上所产生的荷载总量也在增加,在车辆荷载和结构自重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也容易带来道路桥梁结构裂缝问题,如沥青路面开裂、桥体裂缝等,从而威胁到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安全性。

3.2温度变化

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混凝土结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韧性与稳定性。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是主要施工材料,同时也充当粘合剂的作用。在凝结过程中如果外界温度和内部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10℃,此时混凝土结构内部也会出现收缩力,并且内部也会产生较大应力,致使混凝土无法形成完整结构,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空鼓问题。而且在结构拉应力的作用下,结构也会容易出现结构裂缝,此时也将影响到结构的荷载性能,影响到施工活动的顺利進行。在路面铺设时多使用沥青材料进行铺设,在铺设时沥青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到沥青铺设结果的合理性。例如,在冬季进行桥梁路面施工时,外部气温相对较低,如果沥青拌和料温度较低,并且在运输时没有做好保温措施,导致沥青温度逸散到外界,运输到现场时核心温度小于120℃,那么此时进行摊铺时,也将直接影响到沥青材料铺设质量,影响到最终的铺设效果。

3.3水化热影响

在章节3.2中已经提到过,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水化热,如果未能合理的处理水化热问题,也将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基于以往应用经验可以得知,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总量,如果其对外逸散速度小于混凝土材料的凝结速度,那么此时释放出的热量会堆积在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出现不断变形的情况,从而导致施工裂缝灾害。在道路桥梁工程的现浇结构中,单次浇筑的混凝土总量较多,因此混凝土对外逸散热量时所需的时间也更长,如果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没有预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养护,这样也造成混凝土过早终凝的情况,那么混凝土凝结时产生的水化热,也会堆积在混凝土内部,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的问题。

3.4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除上述提到的影响因素外,施工材料质量也是导致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主要原因。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拟定混凝土施工原材料采购计划时,未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使得材料采购计划中的相关内容,和实际作业要求存在脱节,如使用了水化热过高的水泥材料、含泥量较大的集料等,这样也使材料初始质量不满足作业要求,进而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导致施工裂缝问题。道路桥梁工程作业期间为了减少总成本支出,单次采购的材料总量较大,而这些材料在长期未使用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变质问题,由于现场材料管理体系完善度较低,导致了变质问题的混入,这样也造成浇筑质量的不合规,从而降低施工裂缝病害的发生概率。

4、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预防

4.1优化结构设计

通过优化结构设计,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减少荷载裂缝问题。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应注意以下内容:对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区域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包括交通环境、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等,对于获取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以此来作为道路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时的重要参考。利用BIM技术来建立道路桥梁工程模型,并且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可以对结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直观了解,并且可以利用软件来完成结构荷载、承载强度等内容计算,根据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来优化现有结构,这样也可以充分避免结构应力冲突问题,提高结构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4.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通过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可以减少材料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后续施工活动的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从实际作业情况来看,第一,在设计方案的拟定中需做好深度分析,利用BIM技术建立的工程模型,来确定道路桥梁工程各结构强度要求,并以此来拟定可靠的材料采购计划,在计划中需要细化材料参数,优选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材料,并且也需遵循采购计划中的相关要求落实采购任务,以提高材料采购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完善施工材料质量检查计划,可细分为材料进场前复检、材料使用期间抽检、长期未使用材料应用前复检等内容,以长期未使用材料应用前复检制度为例,对于超过三个月未使用的施工材料,需要做好质量复核工作,已经变质的材料不允许使用,以确保施工结果的可靠性,减少施工裂缝问题。

4.3温度控制

做好温度控制工作,能够减少温度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做好浇筑温度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时外部温度应控制在5℃-35℃,例如在夏季施工时应挑选傍晚、清晨等时间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并且拌和用的石子和模板也会提前用水进行降温,从而降低浇筑时温度环境带来的影响,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做好浇筑后温度的控制工作,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周期不少于14d,期间外部环境温度也处于较大 的波动性,因此也需要根据温度波动情况来调整养护措施,确保结构内外温度差控制在10℃以内,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可靠性,减少温度裂缝问题。

4.4加强施工图纸管理

通过加强施工图纸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有序性,减少施工变更引起的质量问题。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具体作业活动中,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施工图纸在应用前都需要利用“双审”制度来进行检查,即先由设计单位进行自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再提交给审核单位进行审查,针对性改进其中存在的问题,直到满足要求才允许施工。做好施工图纸的深入分析,了解不同施工环节需要注意的内容,借助建立的模糊分析模型来整理可能导致施工裂缝出现的因素,提前拟定处理措施和应对措施,以此来减少施工问题,提高工程項目的施工质量。施工活动开始前,技术人员也需要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帮助施工人员明确各施工细节,从而有目的开展施工活动,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概率。

4.5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裂缝问题,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成型质量。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具体管理活动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所需要浇筑的混凝土总量较多、综合强度较大,因此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离析问题,注浆管端口和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0m以下,同时避开钢筋、螺纹管等结构,避免混凝土产生的冲击力损坏这些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作业,相邻浇筑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60min(夏季应控制在45min内),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完整性。在混凝土浇筑活动中需要秉持“由下至上”、“由中间向两侧”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保持运输浇筑的状态,并且在浇筑后及时进行二次抹灰处理,以确保混凝土液面的平整性。

4.6防止钢筋锈蚀

在应对钢筋腐蚀问题时做好钢筋材料的检查工作,对于钢筋存在的锈蚀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在钢筋绑扎前也需要再次进行检查,清除掉锈迹后再进行绑扎作业。如果发现锈蚀比较严重的钢筋,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或在性能评估后对其进行降级使用,以减少钢筋锈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钢筋组装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钢筋组装位置、垫块安装位置的检查工作,将钢筋和模板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距离过近出现钢筋露出问题,对于发现的露筋问题也需要及时作出处理,以减少钢筋腐蚀带来的负面影响。

4.7施工养护

除上述提到的预防措施外,在实际应用中也需做好施工养护工作。在养护过程中做好混凝土内部降温处理,例如在夏季进行施工时会在浇筑位置提前布置冷却管,其降温速度控制字啊1.0~1.5℃/d,对于强度超过C40的结构,冷却管降温速度应调整到2.0~3.0℃/d,以起到良好的降温功能。等待混凝土完成振捣处理后,需要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每日按要求进行洒水,维持混凝土表面湿度,同时将养护周期调整到14d以上,提高结构成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结构设计能够避免混凝土结构应力集中的情况,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可以减少材料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温度控制工作,能够减少温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施工图纸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有序性,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裂缝问题。基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裂缝产生原因,拟定可靠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施工裂缝发生概率,延长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巫海峰.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四川水泥,2022(02):231-232+235.

[2]雷润生.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34):224-225.

[3]马永嘉.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8):182-183.

猜你喜欢

施工材料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卷材防水屋面的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