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施工中路面裂缝的控制方法探讨

2022-04-23贾士霄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市政施工控制方法

贾士霄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关系城市发展,也会影响人们出行安全。道路施工环节裂缝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下文重点对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路面裂缝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裂缝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施工;路面裂缝;控制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9.068

引言:

道路施工路面裂缝问题极为常见,对于裂缝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施工人员找到解决措施,从而优化施工技术的运用,改善道路施工质量,高效控制裂缝问题,为人们出行提供良好条件。

1、市政道路施工环节路面裂缝主要成因

1.1设计因素

从市政工程再说特点来说,设计属于施工技术运用纲领,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施工效果。路面裂缝和设计质量息息相关,为了预防此类病害,需要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深入分析。注意对道路荷载、路面强度参数的合理设计。如果施工材料选择不当,技术应用不合理,材料配比不科学,极有可能影响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最终造成路面裂缝。

1.2材料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大多选择半刚性材料,由于材料收缩性强,因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然会影响道路后期使用,导致路面裂缝出现。比如:材料的软化点、针入度以及延度都可以影响施工质量。通常软化点高的材料,耐热性能优越;针入度高,材料黏合度低;材料延度越好,沥青可塑性越强。部分工程由于原材料选择存在问题,导致路面裂缝频繁出现。

1.3荷载问题

市政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路面车辆数量增加,荷载量过高,是裂缝发生重要因素。如果路面养护措施运用不足,路基深层受到的压力增加,拉应力超出路面负载力,就会出现局部裂缝。加上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路面受到外部压力不断提升,裂缝拓展影响表层区域,病害问题持续加重。图1是路面随车辆荷载变化曲线图:

1.4施工因素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路面裂缝和施工技术的运用有直接关系。选择沥青路面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但是,部分项目在施工阶段操作不合理,无论是路基施工,还是碾压施工,又或者摊铺施工都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施工过程技术运用不规范,没有注重细节处理,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提升,导致道路使用过程裂缝问题出现。

1.5温度因素

路面裂缝还有可能和温度因素有关,在沥青材料搅拌阶段,内部热量迅速升高,混凝土导热能力不佳时,内部产生热量难以散失,对于道路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材料还有可能受到热胀冷缩影响,如果外界温差大,道路受到压力过高,超出路面抗壓极值,就会导致路面裂缝。

1.6养护措施

在市政路面出现不同程度裂缝的时候,需要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对于路面进行修补,或者凿除重新铺筑。但是部分工程未注重道路使用阶段的养护工作,导致路面裂缝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路基受损,增加维修成本,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2、市政道路施工过程路面裂缝的控制方法

2.1对于路面合理设计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阶段,路面裂缝产生以后,随着时间推移,裂缝范围不断扩大,所以,为了提高道路使用时间,应该控制裂缝的产生。在路面设计方面,可以按照沥青混凝土热熔特点,对于设计方案合理选择,确保路面结构设计的规范性。科学的设计应该确保材料选择合理,为路面施工质量的保证提供支持,适应外界交通环境。经过工程实践,能够总结出,当路面材料受热以后,发生物理变化,可产生协调作用,合理设计可让路面扩张规律处于可控范围,控制裂缝问题发生。同时,施工材料配比设计,也需要对原材料预拌,根据最初设计比例灵活调整,观察材料粒径变化,之后调整冷料仓运行速度。对于材料配比和使用过程设计合理,可以保证路面施工材料配比科学、材料供应及时,将最佳搅拌温度、搅拌周期确定。待搅拌设备能够平稳运行以后,也应该采取专项操作,检验混合料配比是否合理。施工以后,还可借助钻心取样方法,判断路面压实情况是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因为路面裂缝还有可能是应力吸收问题导致,所以,设计方案当中还可设计吸收层,对应力进行合理吸收。明确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要求,合理设置吸收膜,对于路面裂缝问题的控制极为有利,还能将裂缝扩大时间延长,预防路面裂缝扩展。设计方案中,可选择土木隔棚加筋这一方法,辅助路面施工,该方法应用有助于裂缝修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择差异化施工方法。此外,选择半刚性基层结构,设置变形缝,也对裂缝发生的控制有利。要求对结构碾压之前,在地基坚开宽度0.5cm细缝,将沥青砂填入其中,之后快速封闭切缝,碾压基层。通过以上设计,能够防止路面裂缝快速扩展,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2.2提升工作区稳定性

因为路基属于路面的基础部分,同时,路基工作区还容易受到车辆荷载方面的影响,只有保证路基稳定性,才能为路面结构稳定提供支持。预防路基发生非均匀沉降,导致路面裂缝问题出现。所以,在施工阶段,应该确保路基工作区强度,控制路面施工结束以后部分的沉降。

具体而言,路基工作区强度由填筑阶段施工质量而确定,故此,路基填筑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填筑材料应该选择砾、砂、石等,不可选择有机土或者粉质土。当作业区车辆荷载不断增加时,路基工作区深度也会不断增大。而在路面设计过程,车辆荷载主要按照额定轴指标考虑,因此,道路建成以后,工作区深度已经固定。如果后期道路使用过程车辆超载,就会导致作业区受到超出预设的压力,此时,没有通过特殊处理的路基刚度、强度不足,稳定性受到影响,最终出现路面裂缝。所以,在路基施工阶段,应该尽可能保持工作区深度高于设计深度,以防出现如上问题。

施工过程,压实度能够将路基强度反映出来,也是路基稳定性、强度提升有力措施,施工阶段需要对其严格控制。对于压实度产生影响的是填土层,具体施工阶段,应该插杆挂线,将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范围之内。施工阶段,对于压实度进行检测,需要检测到下一层顶面,如果和规定要求不符,还需采取加压处理,或者重新填筑。通常来讲,对于地下水位的控制,属于路基强度提升的重要措施,在路面下方80cm位置属于路基关键区域,可以吸收来自于路面的荷载力,还能将应力扩散,应该具备足够强度。所以路基开挖以后,如果存在地下渗水现象,应该及时采取排水施工。土质差路段还需要采取换填处理。此外,还需注意基层厚度的合理控制。因为如果基层厚度增加,地基的承载力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如果地基为半刚性基层,当厚度由10cm提升到25cm的时候,承载力可提升3倍。

2.3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材料选择和路面裂缝问题息息相关,为了控制裂缝病害,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于材料进行科学选择。可使用防裂性优越的施工材料。比如:道路基层可以选择半刚性材料,这类材料不但抗拉能力优越,而且还能耐水冲刷,材料的温缩和干缩系數相对较小,之后选择温膨系数低的骨料。而沥青混合料集料,应该选择耐磨性强、表面粗糙以及石质较为坚硬的材料,这类材料能够更好地粘附于沥青材料之上。施工阶段,应对材料酸碱度进行测试,如果结果呈酸性,可以添加石灰粉、抗剥落剂等材料适量,能够提高材料抗剥落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对集料含水量加以控制,可选择人工砂取代天然砂。除此之外,如果施工条件也许,还可选择改性沥青SMA混合料,以上材料空隙率大、密实性好,且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稳定,处于低温环境下也拥有极强的抗裂性,不容易出现车辙,可将道路使用时间延长,属于路面防裂施工过程运用的重要材料。

2.4控制施工过程操作

在道路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温度控制措施,在材料配比阶段,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温度,控制在130~160℃之间,沥青材料摊铺,还应该注意根据拌合站材料产量,控制行走速度,确保道路摊铺作业不间断。摊铺之前,加热熨平板,使其温度超过65℃,注意车辆行走速度在3~5m/min之间,对于摊铺质量进行随时检查,如果发现材料离析,或者摊铺边角料缺失,应该及时填补原料。在摊铺之前,应该选择试验路段进行试铺,路段长度介于100~200m之间,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施工机械型号、数量以及配合方式。试铺阶段,要求人员全面记录,重点记录材料用量、作业长度、施工速度等数据信息,为施工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在混合料含水率确认方面,应该结合现场的气候条件,保证湿度介于1.0~1.5%之间,混合料均匀分布。基层混合料搅拌时间5~6h之间,借助级配曲线对于拌和作业进行指导,预防级配碎石出现离析问题。拌和过程,要求材料粒径最高在35mm以内,基层材料粒径在30mm以内。搅拌过程合理配比粗细及料,对于现场运输车辆水泥用量及时标定,检测时间在1h左右。

注意基底层摊铺技术,和其他基层能够协调应用,让路面结构承载力、抗变形能力达到要求,可借助一次压实、分段摊铺等技术施工。例如:某市政道路基地层施工,为确保人员、机械之间协调配合、基层摊铺施工阶段由专人指挥、预防混合料内部骨料离析,摊铺结束以后,为保证基层施工整体性,调派机械分层压实。初压阶段混合料温度较高,选择双轮振动压路机,注意前进阶段不挂振,在后退阶段挂振,控制碾压速度35m/min;复压阶段,使用同类型压路机以往返的形式振动碾压,速度80m/min,共计碾压2遍,按照摊铺厚度设置振频、振幅等,之后选择轮胎压路机,以70m/min速度进行碾压,此阶段碾压6次;中压阶段,利用双钢轮压路机,以静压的方式,速度100m/min碾压2遍,将碾压痕迹消除,提高混合料密实度,保证路面平整度,终压阶段路面温度应在70℃以上,将表面的轮痕消除,保证路面平整度。碾压需要连续,顺直行走,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基层施工以后,现场采取凿毛施工,利用机械凿毛,将基层结构摩擦力增加,以确保上层摊铺和基层之间抗剪强度,提高面层、基层之间的粘结性。机械设备转向阶段,可利用移动转向方式,保持匀速状态慢行,防止由于机械运转导致局部材料剥离。除此之外,在结构层碾压之前,还可切割直缝,宽度0.5cm,填入沥青乳液,快速封闭,按照常规碾压方式对于基层进行碾压。以上操作能够预防贯穿裂缝的出现。

2.5利用裂缝处理技术

考虑市政施工环节,路面裂缝对于施工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如果地基出现裂缝,但是裂缝宽度不足5mm,此时可将裂缝内部的尘土与垃圾清理,之后选择低热沥青向裂缝当中灌入,当灌入沥青达到裂缝深度的2/3位置以后,将洁净石屑、粗砂等填入其中,经过捣实将溢出材料清理。如果裂缝宽度超过5mm,则需将裂缝周围已经松动的路面清除,之后将混合条填入裂缝当中,充分捣实之后再添加乳化沥青。如果路面损坏严重,但是地基未受损,可将路面厚度3.5cm沥青挖除,之后向基层喷沥青透层油,用量为1.0L/m,在上方重新铺筑厚度细粒混凝土。如果路基已受损,可运用地基处理技术,改善施工质量。图2为地基处理路面裂缝施工图:

具体技术应用流程为,施工人员、机械正式入场之后,先对路程加以清理,之后对两侧垃圾、碎石清除,挖除原有路面,再挖开水边沟,障碍清除后,自两侧起对于排水横沟进行挖掘。之后设置水泥稳定层作为基层,厚度20cm,在上方铺筑风化砂,其中碎石含量30%,使用碎石铺平路面,施工过程分层厚度20cm,将顶部碎石夯实。选择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碎石,直到路面压实度达到施工要求。路基处理结束以后,由检验部门对于施工质量进行验收,之后展开下一道工序。如果检测过程,发现路面平整度存在问题,需要采取铲修或者整平等处理措施。最后在基层上方铺筑沥青混凝土,并对沥青摊铺温度、含油量等进行检查,选择压路机之后,按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以及“先稳后振”等施工原则对于路面进行反复碾压,直到混合料的摊铺密实度达到要求为止。碾压以后,路表没有明显车轮碾压的痕迹,之后洒水养护,将施工路段交通封闭。

2.6合理展开排水施工

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排水工程和软土地基相关。由于此类地质的条件不足,在路面施工之前,应该使用钢板桩进行支撑,之后展开槽底排水沟挖掘作业,按照特定距离设置集水坑,之后统一排水,挖掘施工产生的余土需要及时外运。如果施工路段地下管道和施工区域距离近,还需要提前清理地表,将建筑垃圾清除,先利用压路机对路面压实,之后展开开挖作业。除此之外,河道地质相对特殊,在施工之前应该将淤泥或者积水抽干,待地基原状土露出之后,可以使用塘渣自中间向两侧挤密排水。

2.7利用养护技术

对于沥青路面使用养护技术具体包括预防性养护和修复性养护。以预防性养护为例,主要是定期对于受损路面进行修复,控制路面裂缝的扩大。通常使用坑槽修补技术,选择沥青合成材料作为填缝材料,还可以选择改性沥青作为面罩,结合封层技术应用,在沥青路面表层铺设2.5mm厚度混合料,控制裂缝程度恶化。如若沥青面层较薄,需要借助专用设备,确保路面密实度,结构平稳。

结语:

总之,导致道路出现裂缝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设计、施工、温控、养护、材料、荷载几个方面,因此,需要从不同原因入手,优化设计和施工,加强道路养护,才能预防和解决裂缝问题,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东希云.道路施工中的路面裂缝控制问题浅析[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04):105-107.

[2]张素玲.路面裂缝在市政施工中的控制方法分析[J].工业建筑,2021,51(07):243.

[3]赵淑芳.市政施工中路面裂缝的控制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9(07):42+124.

[4]黄爱东.市政道路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62-163.

[5]唐文超,韩晓宝,张扬.路面裂缝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控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123.

[6]郭浩.路面裂缝在市政施工中的控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60.

猜你喜欢

市政施工控制方法
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工程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地市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路面裂缝在市政施工中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