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路径
2022-04-23郑海燕
郑海燕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教育;情感体验
引言
小学生当前思维意识还处于启蒙阶段,心智不够成熟,对于概念、定义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人格也并不完善。而情感体验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思想深度、道德标准、行为约束等层面树立良好的品德规范。所以,重视情感体验教育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以往的品德教育中,教师往往有些急功近利,迫切的想将道德标准灌输给学生,然而道德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教育,传统方式的说服、榜样、道理阐述等方式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还带有强行约束,无视学生的独特性和生活感受,剥夺了学生在道德教育学习中的选择、体验、实践的机会。这样做也无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从内心培养出道德品质。其本质是忽略了学生个体中的道德需要、主观意愿,无法引发真实的到的体验。
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二字有着多维度的定义和内涵,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诠释: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所在的生活圈子就是情感体验的客观范围。以往的教育理念中更为重视道德方面的教育,而只重视道德教育显然是狭隘的,并且道德教育中有着明显的情感缺失。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越发科学与完善以及时代的推进,新课改等教育方针中明确表示了情感、态度、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学生重点的培养方向也是侧重于情感方面。这也侧面变现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而无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情感体验其内核时有着紧密联系的,即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影响和教育,这也是二者的主旨。
三、情感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
(一)开展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在小学期间就对学生进行育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而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确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活动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因小学生的个性使然,以及当前年龄特征和思想认识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与猎奇心理,且思维活跃,没有认知束缚。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年龄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行科学教育、引导。
(二)主题班会的定期开展
对于主题班会的展开,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现代热门的社会性话题作为讨论的主旨,或话题的切入点,让学生自主进行交流互动,在思想的碰撞下,学生之间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交流中也会有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些是非曲直以及树立行为标准。例如:在学习《规则在哪里?》这节课时,可以结合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出现交通事故的实时案例,先向学生阐明其危害性,然后再结合生活,让学生回忆哪些地方,哪些场合,需要遵守什么规则,最后在引导学生讨论针对这些自己要怎么做,用这样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站在一切为了学生这个出发点,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切便利并创造相应的成长条件。拿社会实践活动举例,学校应经常组织此类活动,让学生切实走入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情感与道德的内涵,完善自身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此,学生的道德品格需要借助现实生活来深化,只有切实感受过生活的个中滋味才能理解其情感的内涵,打磨自身的意志。
(四)自我暗示 自我教育
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来讲,对于概念的认知尚且不足,对于一些道理也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师若是强行将社会道德灌输给学生,效果往往会不尽人意,但对于人来说,自我暗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这种能力原本就刻在基因之中,只是感知、开启的强弱不同。利用经典道德寓言故事来影响学生让其自我教育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在看完此类古时候会自发提炼精华,学习效仿,并在日常点滴中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标准。这些标准又会对自身进行约束,反向进行自我教育[1]。
(五)疏导沟通
人在交流过程中会将自身的观点、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同时也会影响身边的倾听者,并且,在交流之中也会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这种交流双方会洞悉对方的行为目的,理解对方的情感内涵。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谨记不能小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发现学生的思想出现偏颇时,要及时进行疏导交流,不能以说教的态度,要保持温和的语气,小学生有着极为敏感的情绪洞察力,切不要因谈话氛围阻碍了谈话目的。另外,在和有思想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沟通时,教师要对疏导沟通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在学生的思想中是一种立场的转变,也是一种思想的破而后立。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往往以成年人的思想對学生的思想进行纠正,但细心观察和思索后会发现,其实有些思想学生们才是对的,他们心中的观念更加纯粹与客观,而成年人的观念往往杂揉了太多的经验与道理,有时这也未必是好事,所以在交流中不能以自身理解为评判标准,要站在客观立场去考虑,在双向的互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成长才是正解。
结论
综上所述,重视小学生这个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教育中塑造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三观,构建自己的道德规范。教师在此其中也要多加引导、沟通,用科学的方式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日后的身心发展做好护航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秀玲.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2(0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