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黔南阳戏的历史流变与生存现状思考

2022-04-23陈显勋

民族文汇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存现状思考

关键词:黔南阳戏  历史流变  生存现状  思考

引   言

贵州黔南,历史上开发得较晚,据史料记载:黔南教育事业的兴起始于明代,如都匀府学建于明宣德八年;平越卫学建于正统八年;惠水中峰书院建于明弘治年间;都匀鹤楼书院建于明嘉靖年间。随着黔南文化的兴起,与中原及省内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使黔南的文化艺术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晚清独山布依族莫与俦及其子莫友芝、莫庭芝等都是黔南文化名人的代表。

清朝初期,即有外来剧种在黔南地区活动。《独山府志》载:雍正十三年独山兵乱,当时有戏班在城内演出,众议应停演;守城州牧独排众议。并以锣喧哗气氛使造反队伍不明虚实。清朝中、晚期,邻近几省在黔南的主要城镇纷纷建立会馆,其中部分还建有戏台。除聘请戏班演出外,也常有代表各省风俗文化的演出活动,成为黔南与外地戏剧交流演出的重要场所。

清代晚期,各省戏班来黔南演出更益增多。川剧、辰河戏、彩调,花鼓戏等均先后在黔南留下踪迹。民国初年,则京剧、桂剧亦传入境内,并有业余戏班产生。贵州梆子、扬琴等清末民初也开始在独山、都匀一带活动。本地区与民俗、宗教迷信有联系的傩、傩戏、愿灯、地戏等民间艺术,在明末至清末,民初这段时间里,也时消、时长地有所活动。其活动范围几乎复盖整个黔南地区,并涉及到各个民族。解放前历届政府虽均进行查禁,但却禁而不止。

在黔南地区留存传承的阳戏、花灯戏、傩戏等民间戏剧艺术,虽在其功能上有着驱邪与祈福的明显差别,但不少地方却往往互相吸收、互相影响、互为杂揉掺拌,成为旧时代广大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黔南花灯逐渐摆脱了迷信色彩、走向歌舞化、戏剧化之道路。而阳戏、傩戏却由于自身形式的局限,曾渐趋消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大力抢救和保护,得以一定的发展。

一、贵州黔南阳戏的历史流变

阳戏,是黔南民间戏曲剧种之一。是具有傩宗教色彩以及与民间技艺杂揉的一种原始戏剧,在黔南的罗甸、平塘、惠水、福泉、瓮安等县(市)的农村都有留存承传,它是当地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阳戏班若受愿主的邀请(或祭祖有灵、或祈嗣得子或接媳妇等喜庆之事)便设坛演戏。演出时间为每年农闲及春节前后。每次演出的时间长短有一天一夜,或二天二夜,或三天三夜不等,均据愿主财力的雄厚、多寡而定。

开坛前,坛师率众先在施主的神龛上备香火、挂画案 (画有众神的案子),设立假定性的“神坛”。坛师必诚必谨,礼备衣冠,在香烟缭绕,供品丰盈,鞭炮不绝于耳,锣鼓阵阵的喧闹、肃穆的气氛中开坛祭祀。祭毕,凡演戏,必搭台。多以哂席(现多以废弃的喷绘幕布背面)在平地圈隔,或以四张方形谷斗铺板搭台。也有借以施主家矮台院落,横挂帐幔,彩绘“二龙戏珠”。两侧门帘上镶有“唱”、“演”字样,为演员的上场门及下场门。台中央置一桌二椅,道具均由演员随场收拣。

阳戏,黔南民间戏曲剧种。这一傩宗教色彩及民间技艺杂揉的原始戏剧,在罗甸、平塘、惠水、福泉、瓮安等县的农村草台留存承传,为当地汉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阳戏肇始何时,无史可稽。据罗甸达上阳戏班手抄本与福泉市黄土哨第五代民间艺术相法真、徐法霆行坛“过贽”手记均在光绪年间,按此推断黔南阳戏大约于清乾嘉时期形成。

阳戏源于何处,亦无史载。括众家之言,盖为“江西”、“四川”两说。

“江西”说有二:1、罗甸县达上坛师邓国飞、兴龙坛师覃开花、沫阳坡贡坛师邓永康均说:“祖辈从江西南迁至遵义湄潭,后在罗甸落户的。”2、福泉市黄土哨陽戏坛师徐龙章说:“家祖原是江西东海郡人,明洪武时入黔”。持“四川说”则有瓮安小开洲之戏师詹国正:“我们祖辈来自四川涪州,我们的阳戏也是从四川学来。”

为溯其源,辑史料四则,据考:黔南建置历政多变。早在元代,今福泉地望初置播州军民安抚司时隶属湖广行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播州安抚司为宣慰司时,直隶四川行省;明洪武八年(1375年)为军民指挥使司,仍属四川布政司。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平越军民府(府治在今福泉)辖黄平州、瓮安、余庆、湄潭等县(见福泉县志《地理志》)。其疆域之广正与古巴蜀国辖区的川东南涪陵接壤。故前述“从遵义湄潭迁至”、“来自四川涪州”之说可成为佐证。其二,平越军民府辟自明初,设卫所。武职世官多江淮名族。概由随军、经商、执教、务农、逃荒等诸多原因,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一批川民入境,在凤山、马场坪、牛场、城关四大场镇散居。其三,黔南阳戏祀“三圣”为主神。为施主开坛唱戏,均由坛师率众吟诵:“蜀山楚水之慈,果蒙合家开泰。人畜平安,凶星退位,吉星降临,今当酬赛之年,择期良辰,迎请众神。”其四,平越绅弁土民尚有祭二郎之习。朱芹《重修二郎碑记》载:清源妙道二郎真君,崇应惠明大帝灌神也。灌有孽龙为民害,神仗弓剑入峡,寻潭穷水诛之。蜀人崇极祀为川主。……记可考,予分守平越有八庙,而清源显灵为最。”(见《平越直隶州志、艺文卷三十五至三十六》)。

上述史料,仅究其川东南与黔南在其地域区划、民族迁徒、神祗祀奉、民风习俗之外部联系。而两域阳戏这内部特征则为:属古巴国辖地的川东南涪陵地区,至今仍流传着“病愈还愿”的阳戏。《酉阳直隶州总志·风俗志》载:“以煤涂面,执仗驱邪”、“川西刘蜀候主所传其法,生旦净丑,插科打浑,代人还愿,歌舞求神”。

《芦山县志》又载:芦山庆坛搬演《二郎记》,演“灌州川主二郎神在“飞山关(芦山县一镇。镇山上有川主庙)降孽龙的故事”,这恰与黔南阳戏《座殿传文》“吾乃灌州川主李二郎,吾奉命镇守川乾”契合,并写其亲缘关系。正如一些坛师口碑所传:“教由西蜀传千古,法播黔南第一家”。黔南阳戏应源于此。黔南阳戏在其孕育、形成、发展乃至演出的全过程中,均受到宗教意识的影响和禁固,其演唱形式及内容表现,又与坛师祈神还愿的祭祀法事密切相连。按其功能及风格,大体可分为:法事、正戏、花戏三种形态,而以造型论,又可视为“涂面”与“截面”两类;“以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每灾病力能祷者,则书愿贴,视于神,许酬阳戏。既许后,验否,必酬之。或数月或数年,预吉羊、豕、酒,择吉招巫优即于家歌舞娱神。献牲、献熟,必诚必谨。余皆诙谐嘲弄,观者哄堂。至勾愿送神而毕。即以祭物宴乐亲友,时以夜为常。”(见《平越直隶志卷五、地理风俗篇》)。通过梳理我们不难看出 “酬神还愿”是黔南阳戏表演的目的,黔南阳戏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融汇和发展在其剧目、音乐、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诙谐嘲弄”的表演艺术风格,在当地深受百姓的喜爱。

综上所述,通过对黔南阳戏的历史梳理,进一步展现黔南阳戏的历史脉络,从而得出黔南阳戏并非地方戏种,而是历史的原因,从外迁徙而来并相互包容学习最后形成的一个戏种。

二、黔南阳戏的生存现状与思考

黔南阳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时盛时衰,没有被历史的车轮淘汰掉,仍然在发展传承着,其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文化,他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诉求等诸多方面,这说明黔南阳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黔南传承得较好的阳戏是福泉阳戏和罗甸董架阳戏,因其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完整的保存和传承,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黔南阳戏终于从传统的祭祀还愿及自娱自乐的宗教仪式走上社会舞台,让更多人知晓其传承的行孝、行善等理念。也正因为如此,福泉阳戏和罗甸董架阳戏先后入选贵州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相关传承人的身份也得到了国家政策和法律的保护和认可。当下黔南阳戏总体来说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黔南阳戏是对认识黔南民族、地域、历史、文化的鲜活的方式和手段,在其基本价值中,除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这些历时性价值外,还有科学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审美价值等这些共性的基本价值。黔南阳戏文化是地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护和传承黔南阳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其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让其的戏剧、宗教、舞蹈等仪式活态地保护传承下去。

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城镇化、趋同化,使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本土文化遭到严重的挑战。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给鬼神信仰的阳戏文化传承带来严重影响;另外,随着阳戏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多外出打工,不再参加傩事活动。现如今,傩戏(阳戏)的演出时间大大缩短。演员大多是中年、老年人。演出报酬不高,其活动的一切开支都是村民自发捐款得来的,政府部门并无专项资金,这导致愿意演出的人越来越少。由于节目表演的艺人都是农民,再加上传承人开展相关活动受文化水平和活动经费等限制, 表演越来越粗糙, 道具越来越简陋,节目(剧目)难以更新。还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呈多元性的发展,这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再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至今也不过六、七个年头,由于时间不长,非遗名录项目当地有关方面乃至社会公众对阳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地方财政投入到这方面的经费和人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地区阳戏的保护、研究、继承、传扬。保护和发展阳戏文化,仅仅依靠民间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要对阳戏的发展加以鼓励、支持和引导。成立专项的发展资金,解决阳戏演员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问题。政府與民间力量相结合是傩文化复兴的基础力量。分析了黔南阳戏的基本现状,笔者的思考是:

1、搭平台。政府搭建一定平台(如结合黔南开展的“幸福进万家,精品乡村行”活动,实行民间演出队伍节目参加竞标,政府部门对参与竞标的优秀节目进行采购),这样给包括阳戏文化在内的民间优秀文化提供表演、展示的机会。

2、适应时代需求,剧目推陈出新并结合当地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当地阳戏傩文化产业和让阳戏进景区表演。

3、做好宣传。教育部门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入教学计划,编入地方教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以此激发青少年热爱和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

4、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即政府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做到有法规保护、有政策支持、有机构管理和研究、有经费保障。

以上思考也许对于黔南阳戏傩文化的保护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想只有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呼吁,给传承人及开展项目名录活动更多政策扶持,将黔南阳戏文化的精髓从民间宗教祭祀等活动搬上课本、搬上舞台、搬上屏幕、搬上……在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热爱黔南阳戏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将对实现地方经济、文化等可持续性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陈显勋,男,苗族;贵州省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州文化艺术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生存现状思考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