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筝史话与现代发展

2022-04-23徐艺乙

中华手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放风筝风筝

徐艺乙

关于风筝的起源

如今,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了起来,玩风筝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有些人在玩的同时会问:风筝究竟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自宋代以来,不断有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也得出过数种结论。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能被视为定论。至今,仍有不少人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近年来,一些研究、介绐风筝的著作或文章,多认为风筝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木鸢”演变而来。此说的依据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公输子、墨子制“竹鹊”“木鸢”的记载。《墨子·鲁问》篇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人谓之拙。[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2]”从文中所述来看,“竹鹊”“木鸢”当为用竹、木制成的类似飞禽的模型,可能是自有动力的飞行器具,可以上天飞行。

“竹鹊”“木鸢”是何时转为“纸鸢”的,因文献匮乏不得而知。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知中,“竹鹊”“木鸢”与“纸鸢”似乎是属于相同性质的事物,即现在所说的风筝。从字面上看,“竹鹊”“木鸢”与“纸鸢”倒有可能是不同材料制作的同一事物。后来,随着造纸工艺的日益成熟,纸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用纸代替木材制作风筝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联系到其造型、结构、飞行原理等多种因素,故可推理出“竹鹊”“木鸢”是“纸鸢”的前身,进而可以认定风筝起源于春秋展国时期,距今已有2 400年左右的历史。

現在,人们多将风筝视为文化娱乐用品。然而,在其发展史上,风筝的用途有过多次转换。其最初的用途,据说是用于军事。一些史料记录了古人将风筝用于军事的故事:汉将韩信利用风筝飞临楚营高空,唱楚歌而大败楚军;韩信将风筝放到空中,根据引绳长度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梁武帝被叛臣困于台城,用风筝传递救援信等。

北齐天保十年(559年),齐文宣帝高洋大规模屠杀前朝拓跋氏皇族,并将一批拓跋氏皇族囚禁在金风台上。他下令让囚犯乘坐风筝,从八文(约26米,今残台高12米)高的金风台上向下飞行,能够飞出城的便可赦其死罪。被囚禁者急欲求生,“各乘纸鸱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坠,仍付御史狱,毕义云饿杀之。[3]”这个传说虽然有些残忍,倘若属实,应视为航空史上最早以风筝载人飞行成功的例证。

风筝与民间风俗

起源于2 400年前的风筝,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与民间风俗有着紧密的联系。风筝作为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应属于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风筝的放飞仪式和放飞游戏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放风筝是在春天进行的。歌谣云:“杨柳生,放风筝;杨柳死,踢毽子。”阳春三月,大地复苏,草木竞发,空气清新,风和日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耕种和丰收的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我国至少从唐宋时就盛行清明时节去郊外踏青嬉戏的风俗,放风筝则是这一传统风俗活动的内容之一。南方流传的一首《望江南·百调词》写道:“白祫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处放风筝。”而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放风筝则是在秋天进行的。

一般来说,只要有风就可以放风筝,因此,应该是一年四季都能够放风筝。但是,为什么放风筝的活动大都在春秋二季进行呢?虽然这种传统风俗习惯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然而从客观上看,主要原因应是天气状况和农事。放风筝的首要条件是风。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是因大气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气压变化。气象学认为风有3类:局部地区型、全球型和偶发型,以第一种类型的风最适于放风筝。因这种风是在小地区内形成的,基本上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我国,春秋两季的风向稳定,风速比较适中,经常产生缓缓的上升气流,而且气温适中,适宜户外活动。夏季天气炎热,经常有暴风雨和雷雨,在这样的天气放风筝十分危险。冬季气候寒冷,风力猛烈,风向也不稳定。所以,春秋两季是放风筝最佳的季节。

风力的大小与放风筝有着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当风力在2-6级时,可以放风筝;风力在2-3级时,可以放飞面积在0.1-0.5平方米的小风筝;风力在3-4级时,适合放飞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的风筝;当风力达5-6级时,只能放飞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风筝,一般的中小型风筝在这样的风力下会被吹坏。在沿海地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风力较内地强得多,所以,沿海地区的风筝规格都比较大,显得粗放、淳朴,而内地流传的风筝规格较小,显得精巧、玲珑,这与不同地区的风力有着很大关系。

在农村,放风筝的习俗在时间上又与农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从农历的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为农闲季节。但在农历十月,除去不多的农田管理,农民的主要工作是整理、修补农具,为来年的耕作做准备,一部分手艺人则在这段时间开始他们的副业生产。在农历十二月,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过春节进行的,如大扫除、粉刷房屋、舂米磨面、杀猪宰羊、张灯结彩。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又有许多必不可少的年节活动。所以,放风筝多是在正月十五后进行的。这时天气和暖,东风渐急,而且农事尚闲,草木未苏,时间和场地都能得到保证,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

奇妙的空气动力学

除了民间风俗,风筝与人们的关联进一步延伸至科技的范畴,这还得从风筝的结构说起。一只普通风筝的结构并不复杂,有经验者扎制一只简单的风筝,放上天去,似乎不太费事。就是一些初学者扎制的风筝,在放飞时若出现歪斜、摆动、侧飞、前仰、后仰、旋转或其他问题时,只要经有经验的人调整一下,或移动提线,或加重尾部,即可解决问题。这看起来很容易,但初学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

许多人不会想到,在看似简单的风筝制作与放飞的过程中,却体现着相当复杂的空气动力学的应用原理。

任何物体要飞上天空,首先要克服的是因地心引力产生的自身重力。风筝只有当其具备了大于自重的升力时,才有可能飞上天。风筝的升力主要来自空气的动力。

当物体与空气处于相对运动时,流过物体的空气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当这种向下运动的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物体时,便能推动物体向上。风筝便是通过调整提线、变换飞行角度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当风筝与向一定方向流动着的气流产生一个夹角(也叫飞行迎角),使之达到某种角度时,流过风筝上下表面的空气的流速便发生了变化,上表面的流速大于下表面的流速。流速快的上表面压力降低,对风筝产生了向上的吸力;流速慢的下表面压力升高,对风筝产生了向上的推力。这个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的上下压力差的总和,便是风筝的升力。于是,调整提线使风筝与气流产生一定的飞行迎角,便是风筝升空的关键。民间流传的“提线拴得好,风筝飞得高;提线拴不好,風筝放不起”这一口诀,就蕴含着上述道理。

除了飞行迎角外,风筝自身的形状也对升力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面积相同的硬翅风筝和拍子风筝同时起飞,那么硬翅风筝起飞的速度要略快些。这是因为硬翅风筝的翅翼上有风兜,其横截面的大部分为上凸下凹的弧形。这种弧形的翅翼在其前后缘线与相对气流平行时,仍能产生升力。当上凸下凹的弧状物体处于气流中时,便改变了气流的正常运动。沿着物体上端凸起部分越过的气流速度加快,使物体上部的压强减小,而物体下部的气流速度不变,压强亦保持不变,故物体上下的压力差使物体获得了升力。

于飞机上的科学运用

风筝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与经验为人们的科技发明提供了可鉴的原理与方法。世界上每天都有数百上千万人乘坐飞机,但有谁会想到风筝与飞机之间有着联系呢?

升空飞行,是古代人强烈的愿望和美好的憧憬。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故事和阿拉伯的“飞毯”传说便能反映古人的这种愿望。在其他文明古国也有类似的传统。风筝作为最古老的人造飞行器,是古人为征服天空而迈出的第一步。

在中国的古文献中,记载着一些风筝载人的传说。清末画家吴友如在他的画里描绘了风筝把小孩带上天空的情形,上记:“春雨初晴,远山浮翠,清风习习,扑面不寒。儿童削竹糊纸为风筝之戏……新正初九日,甬江陈某其挈子阿宝散步芳郊,效韩信量未央宫故事,以大纸鸢系放空中,彼建十丈旗而随风飘飏者,殆未足以形容其万一。儿见之,不禁手为舞而足为蹈,乞一牵线以权其轻重,陈不忍拂其意,遂以线头授之,讵该童年仅十龄,身微力弱,时值北风怒号,一霎时携提空际,大有列子御风瞬息千里之势,幸被城堞绊住,巡城勇丁援之而下,不使飘荡无归。不然轩轩霞举,白日上升,几何不见,射于侯景,化为飞鸟而高入云中也。”[4]

据李约瑟博士考证,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2世纪传入欧洲。牛顿在少年时就放过风筝,并且还就风筝的外形做了一些试验。不久,他又发现从升力中可分离出推进力,这也是航空技术史上的重要发现。

风筝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飞机发明之前,风筝是人们经常利用的飞行器具,中国古代有许多利用风筝送信的记载。

在西方,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曾借助风筝进行过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实验。据记载,1749年,苏格兰的阿莱克塞·威尔松用风筝进行了一次气象试验。威尔松将6个风筝串联起来,装上温度计,将风筝放到915米高的空中,然后慢慢降落,以测定不同高度的温度变化。这次试验是在苏格兰的格姆拉奇进行的,是西方最早的风筝科学实验,并且也是最早将串联风筝成功地放上天空的纪录。

1752年7月,继威尔松的试验之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给风筝上系金属线,在闪电时将风筝放上天,终于揭开了雷电的秘密,证明了闪电与电机发出的电一样,能够得到“电物质”,试验是成功的。事后,他在笔记中写道:“将一块大的丝绸方帕张开,方帕的四边要一样长短。将两根细棒扎成“十”字,把方帕的四角固定在“十”字的顶端,在一端扎上两根带子作尾绳,便做成一只丝绸风筝,这只风筝与纸风筝一样能够飞上天,却不怕风和雨。在扎有尾绳的木棒另一端的上部约30.5厘米的地方,固定一根金属针,并与金属线连接起来。在金属线牵引下来时,注意不要让引线碰到任何东西,把引线引进房子里与一小玻璃瓶中的金属连接,当打雷闪电时,雷电便沿着金属线导向玻璃瓶进行充电,这时能看到玻璃瓶中的金属电极闪光。由此可以证明,雷电与使电灯发光的电一样,都有“电物质”。这是一次最著名的利用风筝进行的试验。

此后,也有人重复过这个试验,但由于使用的风筝过于粗糙,再加上金属线太重,所以,最高只能飞到300米的高空。到19世纪初,瑞士的克兰特博士在日内瓦他父母家中重复了这个试验。为了能让导电的银线升空,他将3只风筝串联在一起,采用了昂贵的并以玻璃作为绝缘材料的银线,以保证安全。试验进行时,能够在银线的另一端看到 l米长的五彩电弧光。

1833年,英国气象学家 E·D·阿克波尔德把风速计安装在风筝上,对不同高度的风速和风向进行了测量,取得了一系列的数据。此后,风筝开始正式作为气象工具被使用。

1887年,用风筝将照相机带上空中,进行了首次空中摄影,获得成功,从而引起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兴趣。到1890年时,欧美等国也进行了多次空中摄影试验。在美国,首次利用风筝进行空中摄影的是弋帕特·多丁·沃克拉那。他在日记中写道:“1895年9月21日3时35分,第一次用照相机进行了空中远征,在西大陆首次用玻璃感光片进行了空中摄影。”

1901年12月12日,科罗埃蒙·马可尼利用风筝作天线,与塞德·琼斯在大西洋两岸进行了无线电信号传送的试验,获得成功。

在这一系列的科学试验中,风筝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科学工作者利用风筝来进行实验和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可以肯定,在今后的科学技术发展中,风筝还会做出它应有的贡献。(摘自凤凰美术出版社“2021年度中国最美图书”《风筝史话》)

参考文献

[1]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卷13《鲁问四十九》,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39-740页。

[2]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11,“外储说上第三十二”,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6-267页。

[3] 参见[唐]李延寿撰:《北史》卷19《献文六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09页。

[4] 吴友如画:《吴有如画宝》第十一集下《风俗志图说》下,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01页。

猜你喜欢

放风筝风筝
风筝飘
千里风筝一线牵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放风筝
学做风筝
放风筝
放风筝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