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大概念的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探索
2022-04-23张翰
张翰
摘 要在小初高思政课教材中有很多同主题内容,由于一体化教学的缺失,同主题教研活动中容易出现简单重复,缺乏进阶的问题。育人指向的思政课一体化教研要适应新课标中课程内容构建的新变化,同主题学习要以作为素养表征的学科大概念的一体化为出路,深化同主题教学一体化研修的内涵。通过协同思考大概念与具体知识,构建分层进阶观念体系,从而一体化地提炼学科大概念并架构进阶大概念,契合不同学段认知规律,一体化地设计大概念教学方法,落实高质量的一体化教学。
关 键 词 学科大概念;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学习进阶;教研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4-0022-04
①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以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促进中学思政课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a/2020/02/62)阶段性成果。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如改革开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中华民族精神等。在一体化教研活动中观察发现,面对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师一般是依据不同学段知识内容编排的详略进行一体化安排。在学科育人背景下,一体化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内容的一体化,而是要适应新课标中课程内容构建的新变化,尤其要以作为素养表征的学科大概念的一体化为出路。同主题内容如何围绕学科大概念设计一体化教学?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形成了“以一体化的教研活动为支撑,一体化地提炼学科大概念、架构进阶大概念、设计大概念教学方法”的实践进路,落实高质量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在此,以“改革开放”主题下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改革创新谋发展”、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和思想政治必修1“伟大的改革开放”学习为例,作一探讨。
一、协同思考大概念与具体知识,一体化提炼学科大概念
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作为课程目标。因此,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顺应新要求,依托有利于促进学生素养培育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体化培育素养的过程。学科大概念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载体,正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学科大概念又称学科大观念,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概念,而是指学科具体知识背后能反映学科本质、更为核心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解释力的思想或观点。[1]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以完整的陈述句来表述学科大概念,有助于教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目标,实现整体性把握。与知识点停留于表层符号不同,学科大概念作为知识符号、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体,深入知识内部,揭示了知识符号背后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赋予知识符号以意义。少而精的学科大概念是素养含量最高的知识,是素养的表征,也是最值得学习的内容。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科的本质认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形成学科观念。在大概念的浸润中,素养才能得以育成。
因此,聚焦学科大概念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并不是不学知识,而是在大概念和具体知识的协同思考中学知识,在更深刻的意义层面学知识。在“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学习中,无论哪个学段,首先要明确学生应习得的学科大概念是什么,从而抓住最有价值的内容。不同于具体知识的外显,学科大概念往往是内隐的,因而需要提炼;不同于具体知识的感性,大概念是抽象的,因而需要具体知识的支撑。我们要将具体知识和学科大概念结合起来,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协同思考,才能发挥具体知识作为达成深度概念性理解的工具的作用,促进学生大概念的形成。[2]在学科大概念和具体知识的协同思考中提炼学科大概念,便成为思政课同主题内容一体化教学的基础。由此,学科大概念引领具体知识,避免陷入具体知识的低层次重复;具体知识支撑学科大概念,避免学科大概念的空洞。
围绕“改革开放”,我们开展了小初高思政课教师一体化专题教研活动。各学段教师分别介绍本学段“改革开放”主题相关的教材内容,研讨发现,很多内容都是相同的。例如,关于我国农村改革,小学教材介绍了改革带来小岗村的变化,初中教材介绍了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如何促进了该村的发展,高中教材则介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进程。进而分析不难发现,如果在教学中,各學段只是简单重复或低层次扩展关于农村改革的背景、进程、措施、成就、意义等具体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只会停留在同一层次,容易出现只有螺旋没有上升的问题。而当我们明确了各学段要在具体知识内容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学科大概念时,关于农村改革的相同知识内容就成为不同学段形成新的思想观点的材料,这将帮助学生不断形成对同一事实的新认知。
具体而言,在小学阶段,“小岗村的改革”这一知识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改革促进我国农村富起来”这一观点。在初中阶段,“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知识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改革促进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调整,是决定农村命运的关键选择”这一观点。而在高中阶段,学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农村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这一观点。
正是在和具体知识的协同思考中,不同学段的大概念将得以形成。以高中为例,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从改革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两权分离到目前的“三权分置”,即从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土地经营权人的变化。这是一个不断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过程,这一调整也不断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学生通过农村改革的具体知识和学科大概念的协同思考,一方面,将形成基于具体知识又高于具体知识的学科大概念;另一方面,在学科大概念层面形成对我国农村改革具体举措的深层次理解(如图1)。由此,将实现由知识内容为代表的符号世界向由观点构成的意义世界的转变,实现符号世界和意义世界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分层进阶观念体系,一体化架构学科大概念
围绕同一主题内容开展一体化教学,需要在清晰提炼不同学段的大概念基础上,进而一体化地架构大概念,才能使大概念形成螺旋式进阶。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改变课时主义惯性,依据课程标准,从模块和单元的视角思考应该提炼什么样的学科大概念,并通过反复调适,确保围绕同一主题大概念形成一个进阶的观念体系。通过这一观念体系将不同学段同一主题的学习联结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同一学习主题的认识,[3]避免教学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才能一方面契合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分阶段实施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实现素养培育的一体化。
学科大概念能够高于具体知识是因为它揭示了具体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形成了本质性理解。面对同一主题,根据教材、契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从不同视角和层次提炼出不同抽象思维程度的学科大概念。抽象程度越高,对事物的认知越深刻,由此可以构建分层的学科大概念体系。围绕同一主题的分层级的学科大概念群具有素养目标的一致性和内容衔接的连贯性。[4]这使得相应学段大概念的学习呈现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了既“守好一段渠”又传好接力棒,增强了以学科大概念开展一体化进阶教学的操作性。
对于“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学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改革开放史实的事实性知识,而是依托这些事实性知识在不同学段促进学生形成对改革开放的新的大概念,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在提炼学科大概念时,我们不能就课时而课时,要看到“改革开放”这一主题在不同学段是内嵌于不同的模块和单元中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不同的单元中心观念的,由此形成了不同学段的大概念。小学五年级“改革创新谋发展”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之中,提炼的大概念要揭示“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作用”。初中阶段“坚持改革开放”镶嵌于五大建设之中,提炼的大概念指向更高层次,要回答“改革开放何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幸福”。高中必修1“伟大的改革开放”内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大框架之中,提炼的大概念则要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角,回答“改革开放何以伟大”。如果教师不能从模块和单元视角一体化地提炼学科大概念,而是以课时的视角停留在教材具体知识,教学将容易出现浅层次重复,难以实现进阶。
基于此,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我们在不同学段形成了不同层级的学科大概念(见图2)。抽象概括层次1形成的是关于“改革开放作用是什么”的大概念,層次2的大概念则向“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发挥这一作用”迈进了一步,层次3的大概念进一步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视域,加深对“为什么”的理解。确定了分层递进的学科大概念,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的每一次学习就不再是简单重复或低层次扩展有关改革开放的具体知识,而是以学科大概念为学习内容的“阶”,不断促进学生对改革开放认知的进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呈现的是最终架构的一体化进阶大概念,但它并非一次“成型”,而是在一体化教研活动中经由各学段教师反复研磨而来。这一过程对于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深化课程理解,转变教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契合不同学段认知规律,一体化设计大概念教学方法
有了一体化的学科大概念教学目标,就需要考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大概念教学方法。就教学设计而言,不论哪个学段,情境、问题、活动等作为教学的基本要素都不可或缺。但在不同学段,对这些要素的设计要求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教学方法要契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育规律,能有效平衡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5]为此,我们通过小初高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专题教研活动进行了研讨。
总体而言,针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偏重形象思维等认知特点,教学中的情境要活泼、活动要有趣、问题要浅显;初中生抽象思维提升,但仍属于经验型的认知特征,因而,教学中情境的复杂程度可以提高、活动要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思维含量要有所增加;而高中生的思维逐步摆脱感性经验的限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教学中可以增强情境的复杂性、提高活动的任务化、实现问题的议题化。在具体的学习活动方式上,小学可更多地采用游戏体验等生动的方式,初中则可更多地采用主题探究,凸显思维含量的增加,高中则更多地采用议题式学习,体现综合思考。
由此,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题下不同学段学科大概念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小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的大概念,设计了四个体验游戏。游戏1:比一比。通过比较祖孙三代的童年,体验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游戏2:算一算。通过计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取得的进步,体验对内改革带来的变化。游戏3:画一画。通过绘制我国开放路线图,体验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游戏4:说一说。通过模拟汇报会,体验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为了让初中生理解“改革开放促发展,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的大概念,设计了三个主题板块。板块1:回看过去的路。通过分析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探究改革开放为何会成为当代中国的命运抉择。板块2:抉择改革的路。通过分析我国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举措,探寻改革开放如何成为当代中国的命运抉择。板块3:走好现在的路。通过聚焦改革开放的成就,探讨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为了让高中生能迁移“改革开放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大概念,我们确立了“改革开放何以伟大”的中心议题。通过对这一议题的三次思考,让学生体认:伟大,在于突破困境的勇气。即改革开放是面临困境,主动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伟大,在于坚定道路的底气。即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没有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伟大,在于百折不挠的志气。即改革开放不是一劳永逸的,面对新的挑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需要不断变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综上,通过一体化的研修活动改变了不同学段教学的分割状态,为走出教学内容的单调重复、教学方法的雷同相似、学习认知的原地踱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彩霞.以大概念引领学生思维发展——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探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9):40-44.
[2]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25.
[3]李学书.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8):156.
[4]刘晟,刘恩山.学习进阶: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J].教育学报,2012,8(02):81-87.
[5]吴宏政.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J].学术论坛,2020,43(06):106-11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