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探索
2022-04-23展宏兴
展宏兴
摘 要:实验是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体的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化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初中化学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基于此,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意义进行简述,并从选择生活化实验主题、引进生活化实验药品、使用生活化实验器材、建设生活化实验场地、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设置生活化实验问题、布置生活化实验作业等方面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意义和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4-002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07
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逐渐深入的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理念成为促进化学教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而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教学路径进行探索和分析,是为了寻求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使得学生能够在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模式中锻炼实验技能、提升化学素养。接下来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路径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对初中生的发展和化学教学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公式转化成更加浅显易懂的生活理论,让学生在实验中树立起学习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思维。其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学路径,也能够活跃实验教学的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和谐相处,从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会化学知识的奥妙。最后,在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也能够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参与和实验探究中不断发展包括创新精神、理解能力、探究素养和实践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建设起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1]。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路径
(一)选择生活化实验主题,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都具有特定的主题,而在初中阶段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制定生活化的实验主题,那么初中生参与实验过程的兴趣就会极其浓厚,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教师选取教学内容、确立教学主题的角度也应发生转变。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实验主题,根据初中生生活的环境、现有的知识储备等元素确定实验的主题,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化学概念、解读化学公式,将难理解的化学概念转变为贴合现实的生活现象,以具象替代抽象。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也超越了预估的水平。不过,在应试制度的重压下,大多数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都不足,或是直接剔除实验环节,或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开展实践的唯一参考依据,而没有对实验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也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提炼实验主题,在这种机械式的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进步,教师可以在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全面解读课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寻找实验主题,借助线上问卷调查小程序等形式,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验主题、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使他们掌握分析生活化学现象的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进生活化实验药品,锻炼学生的实操技巧
通常情况下,化学实验的顺利展开要依托于丰富的实验药品,同时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他们的实操技巧向着更加熟练的方向发展,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不断加强。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实操技巧,教师可以引进生活化的實验药品,丰富实验教学中的药品资源,以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替代化学试剂,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便利,让他们在实验中观察生活药品的化学现象,使他们在逐渐熟练的过程中全面了解生活药品的化学属性,这就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技巧和手法[2]。再者,教师也要尽量选取无明显危害和安全风险的生活药品,带领学生分辨不同药品的实际功效,以此增强他们辨别实验素材、展开实际操作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个人化学素养不强、实验能力薄弱等原因,使教师形成了按部就班的固化心理,他们在实验教学中会照抄照搬教材中的内容,既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也没有找寻化学药品的生活替代品,这样不仅局限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实际操作。
针对初中生实操技巧不熟练、化学教学模式僵化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以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之前,对实验中所需药品的成分进行分析,选择与化学药品具有同样属性的生活药品,将其作为学生在实验中的材料,为学生的人身安全建立防护墙,让学生利用安全的生活药品展开化学实验,促进实验的顺利展开。同时,生活化药品的种类繁多,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应用生活药品,也能丰富学生的体验,让他们在不同药品的融合和反映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在反复实验和求证的过程中拥有愈发熟练的操作技巧。
(三)使用生活化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它不仅能够增强人的生命力,还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将这一理念渗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验器材入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实验器材,带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材料和道具,帮助学生利用生活闲置物品制作实验仪器,通过开展课堂手工制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制作生活化器材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寻化学知识的真谛,让他们在制作和使用生活化实验仪器时源源不断地迸发出创新灵感。
可是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教师未能在实验教学中广泛地引入生活仪器,他们既没有直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器材,也没有指导学生利用生活实物制作实验仪器,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阻礙了学生创新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学生实现全面进步的目标。
针对以上提到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尊重化学实验教学具体要求和初中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生活化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实验教学中引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符合规格和自主探究需求的实验器材,从而为化学实验提供多样的仪器,强化实验教学的多元性,以此培养和增强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建设生活化实验场地,拓展实验的教学范围
实验场地对实验教学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开辟除化学实验室之外的实验场地,那么不仅能够拓展实验的教学范围,还能够调动初中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真实要求,生活化的实验场地成为拓展教学范围的首要选择。因此,为了拓展化学实验的教学范围,提高学生在实验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建设生活化的实验场地。一方面,教师要深入解读化学课程中提出的具体要求,选取能够契合要求的实验场所;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关注生活场地的安全性以及与学生的相关性,综合上述因素后,最终确定开展实验活动的场所,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场景中展开化学实验,能够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化学现象。以此,学生就能形成生活化的学习意识。同时,在生活化场地的影响下,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固化印象和传统认知形式也能得以破解,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并自主应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以教室或者专门的化学实验室作为实验的主要场所,既没有充分考虑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分析初中生的实际需求,这就局限了实验教学的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初中生的开放性思维。针对当前化学实验教学范围较小、学生思维受限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建设实验场地,借助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区域,并在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社区、家庭等不同的场所中展开实验,有效利用生活化的周边资源得出化学结论,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驱使他们将生活元素与化学概念联系在一起,以此增强其化学素养和科学精神[3]。
(五)创设生活化实验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实验效果,如果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化学概念,那么他们就能在实验中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而对于处于思维成长期的初中生来说,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则是促进其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有效方式,为了增强初中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某一事件、现象等作为创设情境的资源,利用讲故事、播放新闻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符合认知的生活化情境中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标,使得他们能够在常见的生活场景和意境中调动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不过,部分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认知不清,他们认为化学是自然科学学科,化学实验就必须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和流程展开,这就给化学实验教学附上了一层夹板,所以教师也就没有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学生也就一直没有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自然不能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展开实验。对此,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以直观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化学概念、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帮助他们深入体会化学知识的内涵和其外在表现形式,使得他们能够在生活情境中挖掘化学知识点、明确实验中具体流程和操作方式的实际价值,长久以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就会逐渐加深。
(六)设置生活化实验问题,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验证化学理论,还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这就对学生的探究素养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生的探究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生活化的实验问题,以问题串或者化学问题单的形式呈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化学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他们在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引领下明确解决化学问题时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用品等,从而展开科学探究。但是,在现有的化学实验教学体制中,教师通常不会为学生提出生活化的实验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验证教科书中的化学理论。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不能提升探究素养,甚至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增强他们的实验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全面分析和考证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引出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热门化学问题,选取官方媒体平台中的新闻案例、广播视频等等,将其作为实验课堂教学资源,据此向学生提问,激活他们的认知思维,促使学生树立起生活化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将化学问题放置于广阔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思考。由此,学生就能在科学实验中提升探究素养。另外,在学生的探究素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也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七)布置生活化实验作业,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成为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的绝佳时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锻炼其实践能力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拓展实验教学的范围,强化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化的实验作业,借助微课视频、公众号等载体,设计和布置作业,带给学生新鲜的体验感,给予学生自主实验和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自主选择生活素材展开化学小实验,从而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4]。然而,大多数教师都不会在实验教学中布置生活化的作业,也不会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很难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缺乏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在考量安全因素和现实可行因素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能够在家庭中完成的实验作业,让他们在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中探索化学问题,以此不断提升他们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也会不断加强。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索生活化的路径,不仅能够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的形式,还能为实验教学带来更加丰富的素材和资源,从而推动其发展和进步。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针对化学实验的主题、用品、器材、场地等元素,探索生活化的替代品,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资源中不断提升化学实验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性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岩云.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速读(下旬),2018(1):211.
[2] 覃靖朝.谈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的有效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9(7):79.
[3] 李爱珍.谈生活化初中化学实验的设计[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2):87.
[4] 韩萍.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