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2022-04-22李杰LIJie惠宝HUIBao
李杰LI Jie;惠宝HUI Bao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咸阳 712000)
0 引言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由高速发展期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期,施工企业长期暴露出的思想意识不转变、标准执行不严、作业行为不规范、工装配备要求不高、工艺执行不严等等问题,都是质量安全问题的祸根。参建各方如不能迅速作出改变,解决长期困扰各方的质量安全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1 工装设备原因
①二衬台车未设计分层逐窗浇筑工装或设置不合理,无法真正意义做到分层逐窗浇筑。②振捣窗口不够或者设置不合理,存在振捣死区。振捣平台设置不合理,工人无法轻松操作;溜槽坡度设置不合理。③封顶口配置不齐或者损坏。④附着式振捣器数量不足、设置不合理或连接方式不正确。
1.2 过程控制原因
①砼强度不足主要原因: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尤其是外加剂);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过程不连续,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性能下降,私自加水;砼振捣不到位;浇筑方式不正确,未分层逐窗浇筑;砼养生不到位等。②二衬厚度不足主要原因:拱顶脱空导致厚度不足;初支侵限;初支表面不平整,局部鼓包侵限;防水板施工不规范,松弛度不合理,焊点过少、焊接不牢或射钉过短锚固力不足导致脱落。③拱顶脱空主要原因:封顶浇筑过程不连续,等待时间较长导致封顶不成功;封顶工艺执行不到位,采用单一封顶孔,导致远端混凝土封顶不成功,形成空洞;封顶压力不足,过早停止混凝土泵送。
2 工装、设备提升
2.1 工装设备整体要求
项目前期要重视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生产需求,更要重视资源配置的质量要求。
①台车面板设计不小于10mm,保证二衬台车足够的刚度。②12m 长台车封顶口的设计不少于3 个,均布台车纵向。封顶口必须带闸阀装置,在混凝土最终带压冲顶完成后,先关闭闸阀再拆除泵管。③拱顶溢浆管设置设置6处。两端距离端头宜为50cm。纵坡较大的隧道,在上坡端应再调小距端头的距离。其余4 个应设置在两个封顶口中间位置。拱顶溢浆管在浇筑完成后作为带模注浆管使用。④液位继电器功能与拱顶溢浆管相同,是预防空洞“双保险”措施。要求设置不少于5 个,两端距离端头宜为50cm。纵坡较大的隧道,在上坡端应再调小距端头的距离。其余3 个应设置在两个封顶口中间位置,切忌将液位继电器设置于封顶口附近。⑤二衬台车应设置钢端模并配备环向中埋止水带固定装置。
表1 二衬混凝土浇筑主要设备
2.2 二衬台车布料系统
布料系统分两部分,一是分层逐窗浇筑布料系统;二是封顶布料系统,封顶口设计见台车整体设计要求第2 条此处不再累述。
分层逐窗浇筑布料系统。要求分层逐窗浇筑系统采用三层,单侧4 个窗口入模。布置图如图1。
图1 二衬台车分流系统整体布置
遵循的原则:一是布料均匀,减少混凝土流动距离;二是应尽量避免拆、装泵管的环节,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三是最大限度的考虑混凝土工作性不好、现场工人偷懒的各种不利因素。
2.3 二衬台车振捣窗口及附着式振捣器布置
2.3.1 振捣窗口布置
振捣窗口主要是针对二衬底部三窗以下区域振捣。设置为三层,每层8 个,其中4 个与入模窗口共用,另外4 处均布在入模窗口之间。一部12m 长台车,振捣窗口48 个,其中24 个为入模和振捣共用窗口,另24 个仅为振捣用窗口。布置图如图2。
图2 二衬台车窗口布置图
2.3.2 附着式振捣器布置
附着式振捣器设计40 个,单侧布置5 层,单侧每层布置4 个。三窗以下主要以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辅以附着式振捣器;三窗以上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为主。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见图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台附着式振捣器应单独设置开关,切忌一排或是整个串联。
2.4 防脱空工装及控制要点
为了避免二衬拱顶脱空质量缺陷,采用三种预防拱顶脱空措施:一是拱顶溢浆管;二是液位继电器;三是拱顶预埋纵向注浆管。
2.4.1 拱顶溢浆管及带模注浆
①溢浆管的设置每部台车设置4 处。②溢浆管上部切十字形槽口,槽口尺寸10~20mm。③溢浆管要求溢出浓浆后表示冲顶基本完成。④溢浆管溢出浆液后,要及时清理溢浆管内的浆体,避免溢浆管堵塞,造成下道工序无法进行。⑤注浆压力0.5~1MPa,大于1MPa 或端模排出浓浆停止注浆。⑥注浆水灰比0.18,现场必须配备称量设备及配合比标识牌。
2.4.2 液位继电器工装及控制要点
①工作原理。每部台车设置5 组液位继电器,铜丝探头紧贴防水板,当混凝土浇筑至拱顶最高点时,混凝土为带水导电材料,联通两个铜丝探头形成闭合回路,对应的控制柜灯亮,声光报警器指示灯开启,提醒作业人员此部位混凝土已浇筑至拱顶,5 组灯全部点亮,说明拱顶混凝土全部填充密实。
②液位继电器的控制要点。1)T 形钢筋布置:二衬台车端头0.2m 各布置一处,另二处尽量安装于两个冲顶口中间部位。2)T 形钢筋必须与衬砌钢筋连接牢固,振捣、施工过程应避开电路位置,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损坏线路导致工装失效。3)钢丝探头必须紧贴防水板,铜丝探头与T形钢筋采用绝缘胶布包裹且绝缘。4)液位继电器指示灯亮起、声光报警装置起效后,应开启二衬台车附着振捣器振捣,再次带压冲顶,反复进行2~4 次,确保二衬顶部混凝土密实,无脱空。
2.4.3 拱顶纵向注浆管及控制要点
①拱顶纵向注浆管在防水板铺设完成后安装。②注浆管采用半径15mm 的PVC 管,每幅衬砌预埋长度为12.2m,其中12m 埋入衬砌,外露0.2m。③注浆管采用花管,孔径3mm,间距30cm,打孔应在安装之前打孔。注浆管宜布置在上部(紧贴防水板面),外露0.2m 部分为止浆段,不打孔。排气管不打孔。④注浆采用M20 水泥砂浆,注浆达到0.2MPa 或排气管冒出浓浆即可停止。
2.5 养生工装及控制要点
二衬初期养护采用二衬台车随车养护台架,台车移位后,采用自行式养护台架辅以雾炮养护。
2.5.1 前期养护
二衬脱模后,立即进行养护,在二衬台车移位前,均采随车养护台架进行养护。
2.5.2 后期养护
二衬台车移位后,采用自行式养护台架养护辅以雾炮机,养护范围为近期14 天之内施工的二衬,一般为临近的3~4 板衬砌。
2.5.3 养护要点
①养护喷洒水要经常保持混凝土面湿润,不得出现漏洒。②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应采用保温、保水措施养护。③混凝土拆模后,喷洒水时间间隔一般为2~3h,但应确保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3 工艺改进
3.1 浇筑前准备工作
3.1.1 技术准备
①防排水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本段浇筑段进行断面复测,采用3D 三维扫描仪进行初支断面扫描,避免侵限。②浇筑前,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作业人员包括:振捣工、混凝土工、木工以及养生工。
3.1.2 试验准备
①混凝土浇筑前,试验人员应了解现场预计浇筑时间、部位、设计混凝土用量、等级等信息。提前对砂石料含水率进行检测,换算成施工配合比。②试验室人员提前准备好检测仪器。坍落度筒、含气量仪、温度计、试模。
3.1.3 工装准备
①下料窗口分三层,每层每侧不少于4 个下料窗口,浇筑前窗口全部打开。②附着式振捣器安装到位,固定牢固,每台设置单独开关。浇筑前检查是否正常工作。③液位继电器设置5 处,且安装到位,正常工作。④拱顶溢浆管设置4 处,且安装到位,溢浆管紧贴防水板,顶端设置十字槽口。⑤封顶口设置3 处,封顶闸阀全部正常工作。
3.2 工艺卡控要点(表2)
表2 工艺卡控要点
3.3 关键工艺质量控制要点
3.3.1 混凝土入模方式及浇筑顺序
混凝土入模方式分两种,一是三窗以下,主要采用布料系统分仓入模;二是三窗以上,即封顶工艺,主要采用封顶口入模。
①三窗以下采用溜槽入窗,具体如下:混凝土泵管接入台车顶部,通过三通管分流至台车顶部两道集料斗,集料斗再经两道溜槽分流至左右侧串筒,串筒下设溜槽分流至灌注口。②三窗以上采用封顶口入模,封顶口每部台车设置三处,封顶有下坡向上坡依次封顶,每次封顶的高度根据封顶的总高度计算。如封顶高度为3.5m,可选择4 次封顶,前三次封顶约1m,最后一次为0.5m,且采用中间2号封顶口带压封顶,压力控制在1MPa 以上不超过3MPa(带压封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反复2~4 次,或端模流出浓浆、液位继电器报警即可,示意图见图3。
图3 封顶浇筑示意图
3.3.2 混凝土振捣作业要求
①三窗以下混凝土振捣方式。
1)三窗以下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振捣器为辅的方式;2)插入式振捣棒采用50 型振捣棒,振捣棒作用半径为约30cm,因此插入点间距每次约50cm,即每两个主筋间距移动一次振捣棒。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运输罐车每次运输方量为8m3,单侧每延米混凝土方量(Ⅳ级围岩)为6m3,每车混凝土浇筑两侧浇筑高度为0.67m,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考虑超挖,因此,每浇筑半车应振捣一次。4)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约20~30s,快插慢拔,振捣至混凝土无明显下沉,表面泛浆,无气泡溢出即可。附着式振捣器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完毕后开启,按照由低向高依次开启,开启时间3~5s,反复2~4 次。5)振捣实行分区包片至,即固定人员,固定责任片区。每层单侧振捣工人2 人,总计4 人。具体振捣形式和分区见图4。
图4 封顶浇筑示意图
责任区划分:1-1、1-2、2-1、2-2、3-1、3-2 窗口1 名振捣工负责,依次类推。
振捣顺序:1A→2A→1A,其中,1A 区域经1-1、1-2 窗口振捣;2A 区域经第二层2-1 窗口振捣,依次类推。
②三窗以上混凝土振捣方式。
1)三窗以上振捣采用附着式振捣器。2)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时间约5~10s,反复2~4 次。3)振捣部位根据混凝土浇筑位置确定,可通过观察窗口以及榔头敲击的方式确定混凝土浇筑位置。由低向高依次开启。4)振捣之前应仔细检查附着式振捣器与模板连接是否牢固。
4 结论
通过上述对工艺工装的改进和一系列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郑万项目在高铁衬砌施工实体质量控制方面取得明显提升,总结一些经验,概括如下:
“一种转变”:思想上要有颠覆性的转变,行动上形成高压态势;
“二类布料方式”:底部分层逐窗,上部封顶口(至少3个)入模;
“三项防脱空措施”:拱顶溢浆管、液位继电器、纵向注浆管;
“四种养护方式”:随台车养护台架、自行式养护台架、边墙土工布保湿养护、雾炮机;
“五大工装保证”:布料工装、振捣工装、防脱空工装、封顶工装、养护工装;
“六大工艺落实”:31 项卡控要点、分层逐窗浇筑、分区域振捣、径、纵向注浆工艺、混凝土性能保障、养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