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2-04-2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阻塞性证候

丁 睿

(本溪市中医院急诊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 lap,ACO)是一类具有哮喘和慢阻肺2 种疾病特征的疾病。临床目前主要采取支气管扩张、抗炎等治疗手段,大多局限于对症处理,虽可暂时缓解病情,但患者不良反应较多,致使患者疾病反复发作[1,2]。针对目前的治疗现状,寻求能有效治疗ACO的方案、减少ACO发作次数、增加急性期治疗效果、延缓气道不可逆损害进展的药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中医学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患者多肺内宿有痰饮,当外感寒邪时,邪气易侵入体内,引动宿饮,进而形成外寒里饮之证[3]。小青龙汤为临床治疗外寒里饮证的经典方剂,具有解表散寒、温化痰饮之功效[4]。本次试验通过对60例ACO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小青龙汤对本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溪市中医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 例,女性2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50~75 岁,平均年龄(63.87± 6.43)岁。治疗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52~73 岁,平均年龄(63.68± 7.46)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5];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6]中外寒内饮证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病例资料记录完整,配合度高,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楚。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发病后已经进行过其他治疗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肺肝肾等疾病者;对所应用药物过敏、不耐受或拒绝中药治疗者;精神系统疾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吸氧、抗炎、祛痰、解痉平喘、扩张支气管等治疗,选用氨茶碱、氨溴索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本方组成为:麻黄10 g,桂枝10 g,干姜6 g,细辛3 g,白芍9 g,五味子6 g,法半夏9 g,甘草6 g。日1 剂,水煎取汁300 mL,分3 次服用。2 组均以1 周为1 个疗程,连服4 周,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喉中哮鸣、喘息、恶寒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其严重程度按照0~6 分评级,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价评分表(CAT评分)及肺功能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 秒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

1.7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 部分,统计并记录结果。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中医证候积分,ACT、CAT评分及肺功能情况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2 组患者喉中哮鸣、喘息、恶寒等症状均有改善,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ACO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分)

表1 2 组ACO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ACO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2 组患者ACT、CAT 评分及肺功能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后ACT、CAT评分升高,FEV1、FEV1/FV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ACO 患者ACT、CAT 评分及肺功能情况比较 ()

表3 2 组ACO 患者ACT、CAT 评分及肺功能情况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咳喘日久,肺脾虚损,津液输布不利,痰浊酿生,内伏于肺,外寒袭表,引动肺内宿饮,内外合邪,肺失宣降,痰阻气道,咳喘复发,发为外寒里饮之证,治疗时必外散风寒、内化痰饮以平咳喘[8,9]。小青龙汤方中桂枝、麻黄相须为君,共奏散寒解表之力。其中麻黄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研究发现麻黄提取物可抑制组胺释放,增加环磷酰苷(cAMP)的含量,具有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同时麻黄碱能促进血管收缩、减轻气管壁充血水肿及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起到缓解咳嗽、哮喘等作用。桂枝既可发汗以解除表邪,又可助阳化气以利水化饮,且桂枝挥发油成分具有抗急性炎症作用,还可舒张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症状。干姜、细辛为臣药,能温肺化饮,以助麻、桂解表祛邪,其中多种提取物具有增加糖皮质激素释放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方中佐以五味子、白芍,二者相配,一收一散,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五味子敛肺止咳,其煎剂可改善呼吸功能,保证肺通气量,具有祛痰的作用。白芍可和营养血,药理上可抗炎。法半夏的功效为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药理显示半夏煎剂具有抑制咳嗽作用,可减少咳嗽次数。炙甘草为使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同时甘草中甘草酸等有效成分还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研究发现炙甘草还能有效减少咳嗽频次、减轻喘促。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中多种中药具有抗炎、减轻支气管痉挛、减少咳嗽咳痰等症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阻塞性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