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研究现状*

2022-04-22谢宏伟徐明瑶黄一芳覃小律梁雨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谢宏伟 刘 渊 徐明瑶 黄一芳 覃小律 梁雨薇

(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因颈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例如神经根、脊髓等,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一类病症[1]。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如枕顶部、颈肩部疼痛,并放射到上肢,有时可见体位性眩晕,伴头晕头痛等交感神经症状、头部活动受限等[2]。中医尚无与“颈椎病”对应的病名,但其与中医学中项臂痛、眩晕、头痛、痹证、痿证等病症的内容有部分相关[3]。目前在临床上中医外治法对颈椎病的治疗大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4],经过调查发现,近年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文献综述很多,但利用Cite Space 等可视化软件对其进行大数据统计和研究的文献较少,故本课题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Excel、COCO、Cite Space 等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份、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发布杂志和常用外治法种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搜索源,搜索其中2015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之间公开发表的有关于使用针灸、刮痧、推拿按摩、整脊、针刀、熏洗、贴敷之类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文献。

1.2 确定检索词 查询颈椎病相似的词汇以及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常使用的中医外治法,将“颈椎病”“颈椎综合征”“颈椎骨关节炎”“退行性颈椎炎”“增生性颈椎炎”作为病名的检索词。将“中医外治法”和“针灸”“刮痧”“推拿按摩”“针刀”“整脊”“熏洗”“贴敷”这几种在临床治疗中最常使用的中医外治法作为外治法种类的检索词。

1.3 检索方法 中文检索(“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或“颈椎骨关节炎”或“退行性颈椎炎”或“增生性颈椎炎”)合并(“中医外治法”或“针灸”或“刮痧”或“推拿按摩”或“针刀”或“整脊”或“熏洗”或“贴敷”)。将搜索所到文献的题目、作者、关键词、所使用的外治法、研究机构、杂志名称、发表时间进行归纳整理。

1.4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仅使用针灸、刮痧、推拿按摩、整脊、针刀、熏洗、贴敷的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类、个案报道或以家兔、白鼠等动物为实验对象等非临床研究型文献。(2)重复文献。

2 结果

2.1 搜索结果 依上述检索方法检索,共计检索到文献7556 篇,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到的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60 篇。

2.2 文献发布年份分布 纳入的1260 篇文献发布年份分布:2015 年发布了222 篇,2016 年发布了248 篇,2017 年发布了247 篇,2018 年发布了286 篇,2019 年发布了257 篇,见图1。

图1 2015 年—2019 年发表与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相关的文献年代分布

2.3 文献发表期刊分布 纳入的1260 篇文献中,近5年收入、刊发相关文献数前10 位的杂志见表1。

表1 发表文献数前10 位的期刊分布

2.4 文献研究机构分布 通过统计纳入的1260 篇文献,近5 年发布相关文献数排前10 位的研究机构见表2。

表2 分布文献数前10 位的研究机构

2.5 作者合作关系 使用Cite Space 软件对作者进行共现图谱分析,统计、分析各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中节点数N=175、连线数E=75,这说明在纳入的1260 篇文献中共计出现175 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文献的撰写,各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共计75 个,具体结果见图2;其中近5 年发布与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有关文献数量前10 位的作者为高峰(4 篇)、李吉胜(3 篇)、韩春霞(2 篇)、张利剑(2 篇)、韦丹(2 篇)、李必保(2 篇)、刘洪(2 篇)、蔡静敬(2 篇)、王丽(2篇)、张良志(2 篇)。

图2 作者合作关系图谱

2.6 文献关键词分布 将统计纳入的1260 篇文献中的关键词使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共现分析,可以得到节点数N=371,连线数E=1180 的图像。其中中介中心度大于0.1 的关键词前10 位依次为神经根型颈椎病(0.33)、椎动脉型颈椎病(0.28)、颈椎病(0.28)、针灸(0.20)、颈型颈椎病(0.14)、推拿(0.12)、针刀(0.09)、针刺(0.07)、临床疗效(0.06)、疗效(0.06),出现频率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针灸(307 次)、椎动脉型颈椎病(251次)、颈椎病(251 次)、神经根型颈椎病(221 次)、推拿(199 次)、颈型颈椎病(70 次)、临床疗效(64 次)、疗效(61 次)、针刀(57 次)和中医针灸(51 次),具体结果见图3。

图3 关键词共现图谱

2.7 外治法分类 经分析归纳,按文献使用的主要外治法数量分为单一外治法、混合外治法,其中使用单一外治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文献累计641 篇,占50.87%;使用混合外治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文献累计619 篇,占49.13%。将纳入文献中使用的主要外治法按照种类、数目进行统计分类,其中相关文献最多的外治法是针灸联合推拿,共计447 篇,占纳入文献的35.48%;第二是针灸,共计415 篇,占纳入文献的32.94%;相关文献量第3 的是针刀疗法,共计138 篇,占纳入文献的10.95%。

3 讨论

3.1 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文献研究特点

3.1.1 发布年份特点 根据纳入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显示,2015—2019 年5 年多来无大的波动,分布比较平均,说明近几年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一直是各科研和临床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据统计,颈椎病在成人中患病率为10%~15%[6],其伴随的如头晕、目眩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生活的质量,甚者可能发生缺血性猝死[7]。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迫切需求与临床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共同推动了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发展。

3.1.2 研究机构与发布期刊特点 从发布期刊的特征来看,发布相关文献数前3 的杂志是《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可以看出虽然研究者更倾向发表在与医学领域有较高关联度的杂志上,但是发布在核心期刊的文献较少,文章的权威性较低。从研究机构来看,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机构多为各类中医学类高校、各级中医类医院,其中相关文献前3 的研究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这3 所中医类高校。

3.1.3 作者合作关系 从作者合作关系图谱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各作者之间形成了几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如李金牛等[8,9]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脊神经定位诊断联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王丽等[10,11]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和评价;修忠标等[12,13]组成的团队主要研究针刀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王清利等[14,15]组成的团队致力于研究不同治疗方法联合针灸治疗颈椎病。

3.1.4 关键词分布特点 根据CiteSpace 显示,中介中心度大于0.1 的关键关键词结合出现频率次数前10 个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针灸、推拿和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不同分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等问题比较关注。

3.2 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现状分析 通过归纳统计,近年来,文献研究较多的外治法是针灸联合推拿、针灸、针刀,与这3 种治疗方法相关的研究文献占总文献的79.60%。根据3 种外治法的相关研究文献总量可以看出,针灸联合推拿、针灸、针刀这3 种治疗方法备受科研和临床医务人员关注,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归纳,可以看出随着中医外治法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于治疗颈椎病,在其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临床研究人员发现和重视。据有关报道,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在接受手法治疗时会出现疼痛加重、感觉异常、僵硬等不良症状[16],在接受针刀疗法时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反应[17],但是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在停止施术后稍加处理或短暂休息就能缓解;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临床研究人员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时的状态,及时发现、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4 结论

本课题选取3 个数据库在使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运算时,采用了其他软件对纳入的文献的格式进行更改,故运算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本课题仅使用了CiteSpace 等软件的部分基础功能,进一步的研究有待使用这些软件更高级的功能以及结合其他可视化分析软件共同完成。根据目前所统计出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关于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备受临床研究人员重视。在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联合推拿,但存在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建议在临床上规范治疗流程,明确治疗重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治疗患者病症及预防患者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促进中医外治法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