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2-04-22陈亚强彭津津

中国饲料 2022年6期
关键词:鱼粉蛋白粉黄鳝

陈亚强,彭津津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4100)

鱼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低,饵料适口性好,便于水产动物消化吸收,是水产饲料的重要蛋白原料来源。近年来,由于鱼类过度捕捞和气候等因素影响,鱼粉产量和鱼粉配比不断下降,价格不断上升,鱼粉资源短缺,饲料成本不断上涨,严重阻碍了水产饲料产业的发展。解决饲料蛋白短缺的途径是寻找新的蛋白原料来替代鱼粉(陈学豪等,2014)。植物蛋白含量丰富、种类来源广泛,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鱼粉的蛋白原料。植物蛋白源的价格比较便宜,获取途径较为广泛,消化利用效率高,已成为水产饲料的重要蛋白来源(冯幼等,2013)。

因玉米蛋白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E含量高,抗营养因子少,低纤维,能被水产动物较好吸收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原料。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淀粉加工副产品,是我国饲料产业的重要植物蛋白来源。玉米蛋白粉相比鱼粉的优势为:(1)玉米产量较为丰富,原料来源广泛,(2)玉米蛋白粉的必须氨基酸含量高于鱼粉,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价值高,可直接作为蛋白原料。(3)抗营养因子含量低,安全环保,可进行批量生产,生产量大,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何娇娇等,2018)。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已在鲈鱼(门珂珂,2014),大菱鲆、卵形鲳鲹等鱼类饲料中应用玉米蛋白粉能替代50%~75%的鱼粉不会影响鱼类饲料利用率(胡海滨等,2019;刘兴旺等,2012),适应的玉米蛋白粉会改善鱼类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黄鳝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因其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我国湖北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张俊智等,2015)。目前,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影响研究较少,本文研究用不同比例玉米蛋白粉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影响,为黄鳝配合饲料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黄鳝,饲料配方原料(玉米蛋白粉、鱼粉、豆粕和花生),氨基酸和其他类型原料等材料。

1.2 试验工具 养殖循环设备、饲料粉末机、剪刀、镊子、高压灭菌锅、普通高速离心机、冷冻离心机、摇床、酶标仪、恒温干燥机及冰箱。

1.3 试验饲料配方设计 试验饲料是以基础饲料为主,以大豆油和鱼油为饲料重要的脂肪来源,对照组直接饲喂基础饲料,对应编号为A0;试验组分别使用玉米蛋白粉20%、40%、60%、80%和100%的比例替代鱼粉,对应编号为A1~A5(表1),其饲料配方表2所示。

表1 饲料配方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编号

表2 基础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1.4 鱼类饲养和管理 饲养试验在基地中进行,采用微循环水系统,每天换水30%,进出水流速度为0.2 cm/s,水温控制在24.5℃左右,对水质进行消毒处理,溶氧维持在8 mg/L,氨氮维持在0.001 mg/L,pH维持在7~8。黄鳝放入暂养箱进行暂养,同时进行饲喂训练;正式试验前对黄鳝进行禁食处理,选取(10.23±0.34)g体格健康的黄鳝,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天投喂2次,而后进行饲养管理,定期监测水质,并观察鱼类采食情况,及时记录,确保黄鳝养殖系统正常运作。

1.5 鱼类相应指标测定 养殖试验完毕后,对试验鱼进行称量,统计黄鳝重量,其余鱼类使用注射器采取,并进行血清分离,用于测定黄鳝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标。

鱼类水分采用烘干称重法进行测定,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其蛋白成分分析采用瑞典公司蛋白核酸分析仪自动分析,粗灰分采用灼烧法,氨基酸成分采用其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蛋白质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总能用氧弹热量仪进行测定,血清成分采用相关试剂盒进行测定。

1.6 饲养指标计算 饲养试验结束后,对鱼类的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计算鱼类增重率(WGR)、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FCR),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特定生长率(SGR)/(%/d)=100%×(ln终末体重-ln初始体重)/饲养天数;

蛋白质沉积率/%=(末体重×末鱼体的蛋白含量-初体重×初鱼体的蛋白含量)/(摄食总量×饲料蛋白含量)×100;

饵料系数(FCR)=总投料量/增重量;肥满度(CF)=体重(g)/体长(cm)3×100% ;

肝体比/%=肝重/体重×100;

成活率(SR)/%=存活尾数/初始尾数×100;

增重率(WGR)/%=(末均重-初均重)/初均重×100。

1.7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进行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发育和摄食情况的影响 由表3可知,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不同对黄鳝生长的影响也不同,当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为20%时,黄鳝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为60%时,黄鳝增重率达到最大值,为534.4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为100%时,黄鳝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不断上升,黄鳝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脂肪沉积率先上升后下降,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为60%时,黄鳝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脂肪沉积率达到最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水平超过60%,其值开始下降。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的上升,黄鳝蛋白质效率和能量沉积率先上升后下降,当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为20%时,黄鳝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玉米蛋白粉比例为60%时,达到最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当替代水平超过60%,黄鳝蛋白质利用效率和能量代谢活动减弱。随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不断升高,黄鳝饵料系数先升高后下降,100%替代组黄鳝的饵料系数为1.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替代组黄鳝饵料系数最大值为1.4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不同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对黄鳝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存活率均在94%以上。

表3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2.2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体形态学和体组成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不断升高,黄鳝肝体比和肥满度先上升后下降,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脏体比不断上升,100%替代组脏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替代组黄鳝全鱼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全鱼的粗蛋白质含量随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达到60%时,黄鳝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8.6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替代组黄鳝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替代组和40%替代组黄鳝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表4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体长和形态学的影响 %

2.3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血清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60%替代组黄鳝血清中的葡萄量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00%替代组,80%替代组和40%替代组、20%替代组黄鳝血清中葡萄量含量相近,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替代组和80%替代组黄鳝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60%替代组黄鳝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100%替代组和80%替代组黄鳝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60%替代组黄鳝的甘油三酯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60%~100%替代组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A0(P<0.05),20%~40%替代组黄鳝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0%~60%替代组黄鳝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80%~100%替代组黄鳝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值均接近对照组水平;40%替代组和60%替代组黄鳝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黄鳝谷胱甘肽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

表5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血清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饲料利用率和摄食情况的影响与分析 玉米蛋白粉中氨基酸含量丰富,来源广泛,水产动物对蛋白利用效率较高,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在本研究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水平达到60%时,对黄鳝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鳝生长发育,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何娇娇等(2018)对大黄鱼饲料配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比例可以达到45%;门珂珂(2014)研究鲈鱼的饲料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适量10%玉米蛋白粉替代50%~75%鱼粉,不会对鲈鱼饲料利用率和生长xingn性能产生影响,会促进鲈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利用率。上述研究与本试验的饲料配方比例相差较大,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与养殖对象和饲料配方原料组成有关。本研究发现,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超过60%,黄鳝蛋白利用率和摄食率不断下降,该结果与何娇娇等(2018)的研究结果类似。当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时,鱼类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利用率是影响鱼类摄食的关键因素,且植物蛋白缺乏促进鱼类消化的水溶性化合物,这可能是饲料中高水平的玉米蛋白粉抑制鱼类摄食的主要原因。

鱼类生长发育与饲料利用率有关,本研究发现,当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超过60%时,黄鳝对饲料中的蛋白利用率较低,脂肪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下降,这些研究结果与胡海滨等(2019)研究结果类似;饲料中高水平的植物蛋白源可能会降低水生动物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可能的原因是玉米蛋白粉氨基酸不平衡,导致氨基酸吸收比例不能达到鱼类的生长需求,不利于鱼类的肠道吸收(华雪铭等,2011)。

3.2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形态学和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与分析 在本研究中,饲料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全鱼粗灰分和水分无显著影响,对黄鳝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胡海滨等(2019)研究发现,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粗灰分和水分无显著影响,与本研究结果类似。而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有一定影响,说明饲料中玉米蛋白粉会适当提高鱼类对蛋白的吸收效率。而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形态学无显著影响,与胡海滨等(2019)的研究结果类似,说明黄鳝形态学与饲料玉米蛋白粉含量无关。

3.3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黄鳝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与分析 血清的各项指标是反应鱼类健康的重要指标,血糖是反应机体糖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物质,可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谭连杰等,2019)。在本研究中,当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水平不断升高,黄鳝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断下降,葡萄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表明黄鳝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会随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升高而降低,且高蛋白质水平的蛋白源对黄鳝血液葡萄糖含量影响不大。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血清中的抗氧化酶之一,对清除机体自由基有重要作用。丙二醛可反应机体自由基的数量和情况(彭勇和胡永松,2016)。在本研究中,60%~100%替代组黄鳝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对照组的结果类似,说明高水平的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可能对黄鳝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有影响,20%~60%替代组黄鳝血清丙二醛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60%替代组黄鳝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

在本研究中,饲料用适量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将会提高黄鳝肝脏抗氧化能力。原因可能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清除过多的自由基,从而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罗氏沼虾抗病力,主要原因是可能玉米蛋白粉没有抗营养因子,不会受到它的营养,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而叶黄素、玉米黄素能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些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玉米蛋白粉可以显著降低黄鳝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并且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 结论

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低于60%,不会对黄鳝生长性能和摄食情况产生重要影响,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的比例最适合范围为40%~60%,将会改善黄鳝生长性能和摄食效率,提高黄鳝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猜你喜欢

鱼粉蛋白粉黄鳝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鱼粉:秘鲁2022年A季开盘活跃,国内现货行情坚挺
蛋白粉“七问”
乱补蛋白粉,肾很受伤
对蛋白粉,你可能有很深的误会
一碗鱼粉
狠 话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
捉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