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风后肾阳虚型尿失禁临床研究*
2022-04-22杨艳影李飞
杨艳影,李飞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2.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脑卒中可损伤调控膀胱尿道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排尿障碍[1],这种损伤直接导致了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即中风后尿失禁的发生。研究显示[2],中风后尿失禁发病率可达43.5%~53.0%,且与卒中后的时间点具有一定联系,其发病多在脑中风4周后。中风后尿失禁的发生易造成患者身体痛苦及巨大的精神压力[3]。目前,西医治疗尿失禁多采用尿管导尿法,但存在着损伤尿路的风险,长期导尿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膀胱炎,甚者出现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等[4-5]。西药治疗尿失禁具有一定疗效,但对患者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潜在风险。中风后尿失禁临床证型特点多表现为肾阳不足、膀胱失约,针刺配合温补肾阳的灸法往往能取得良效。笔者采用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6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9(64.10±9.50)岁;病程1~13(5.17±3.29)个月;脑梗死17例,脑出血13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6~80(62.87±9.95)岁;病程2~14(5.63±3.46)个月;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脑中风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标准[6]:经影像学CT或MRI证实脑梗死或脑出血。中风后尿失禁参照国际尿控学会关于尿失禁的诊断标准[7]。
1.2.2 中医诊断标准中风后尿失禁的肾阳虚证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者;年龄40~80岁;治疗前未服用相关药物及进行对研究结果有干扰性的治疗;依从性好,能积极配合临床检查及治疗。
1.4 病例排除标准非脑卒中、手术或外伤引起的尿失禁及伴有尿潴留;前列腺病变或尿路梗阻;伴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肿瘤、脊髓病变及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有效配合检查和治疗;对针灸治疗不能耐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取穴:三阴交、气海、关元、中极、三焦俞、膀胱俞、肾俞。患者侧卧位,治疗前排空小便,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体态选取合适针灸针针刺,三阴交3寸毫针向会阴部方向透刺,使针感向上放射(至会阴部最佳);针刺腹部及腰部穴位时,针刺方向均为向会阴部斜刺,以酸胀麻感或放电感传导至会阴部为佳,每穴进针得气后均行捻转手法持续1 min,使针感持续维持,留针 40 min,期间再行针1次,每穴捻转1 min。
1.5.2 观察组采用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取穴: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百会、腰阳关、八髎穴、神阙。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小便,根据患者体态选择合适的针灸针,患者侧卧位,并屈髋屈膝,腰阳关、肾俞直刺进针50~60 mm,将押手放于针刺穴位上方,边进针边捻转使针感向下向小腹部传导,得气强烈后再行提插补法。深刺八髎穴时,针刺的方向及角度需根据患者体位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为保证针刺入穴的准确性,针刺深度及角度需稍作调整,下髎穴、中髎穴采用直刺分别进针约65 mm、80 mm,上髎穴以30°~45°方向斜刺,次髎穴则以45°~60°方向斜刺,进针75~90 mm,得气后再行捻转补法使针感向阴部、会阴部或下腹部放射。针刺结束后给予隔附子饼灸治疗,将附子片焙干研磨成细粉,姜汁和附子粉成泥状,捏塑成厚0.5 cm、直径3.0 cm 的药饼,用针灸针戳数个小洞备用。将艾绒制作成直径2.5 cm,高度3.0 cm的艾炷,将艾炷上端点燃并放置在附子饼上,附子饼置于气海、关元、神阙穴处施灸,连续灸3 壮,灸至皮肤潮红为佳。百会穴上置以5~6层桑皮纸,点燃艾条一端后吹旺其火,迅速按压在桑皮纸下的百会穴上,当患者感到发热灼痛时将艾条移开,数秒后再灸,持续压灸20 min,以患者感头部透热为度。
两组患者每日均上午治疗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采用PHILIPS Affiniti 70型超声仪检测患者自主排空小便后膀胱内的残余尿量。
1.6.2 白天及夜间排尿次数建立详细的排尿日记,记录治疗前后患者每日白天及夜间排尿次数,计算平均值。
1.6.3 尿失禁评分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在治疗前后评估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总分21分,得分越高表明尿失禁程度越重。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尿失禁程度量表》[9]判定疗效。基本治愈:无尿失禁症状;好转: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测评评分提高1~2度;无效:尿失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甚至加重。
有效率=(基本治愈+好转)/n×100%
2 结果
2.1 两组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尿失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尿失禁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尿失禁评分比较 ±s)
2.2 两组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中风后尿失禁属中医学“中风”“遗尿”“小便不禁”“遗溺”等范畴。古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为元阳衰惫,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力,难以控制小便而致尿失禁。周楣声及蔡圣朝教授指出:“针灸并用,重用任督”,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灸法与针法相互补充,以经络脏腑辨证为核心,善于抓住疾病本源,在治疗疑难疾病时尤重灸法,使“灸法自然、阳生阴长”,常采用直接灸、隔物灸、铺灸疗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状态[10]。受新安医学“以阳为本”的学术思想启发[11],在传承周楣声及蔡圣朝教授学术思想基础上,笔者将人体的“脑-督脉-肾-任脉”有机统一,且督脉作用较为关键,将任脉、脑、心、肾四者有机联系,五位一体,共同发挥脑为元神之府的功能。中风后尿失禁病位在脑,脑络受损、元阳失养、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是中风后尿失禁发生的根源。因此,中风后尿失禁治疗多选用任脉、督脉、肾经与膀胱经穴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排尿通道的意识控制是在大脑神经系统逐渐成熟过程中,通过排尿学习行为获得的,从而保证人们在合适的情况下排尿[12]。如果排尿反射脱离神经抑制单独运作,在膀胱容量到达阈值水平而不能控制即出现尿失禁。研究表明,排尿反射由大脑高级中枢及骶髓低级中枢共同控制,卒中后所有调节储尿和排尿功能的大脑神经中枢受损,均可能引起下尿路功能障碍[13]。目前,奥昔布宁、非那立定、索利那新等新型抗毒蕈碱药物已作为治疗该病的金标准和一线选择,但由于该类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多、远期疗效不确切等,在临床用药上限制颇多[14]。其他疗法如膀胱内注射或灌注药物、肉毒素穴位注射、生物反馈技术、尿道重建等,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周期长,远期疗效不佳、病情反复[15]。尽管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方法各异、取穴不同,但均显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研究价值[16-18]。
百会属督脉,位巅顶之上,阳气尤胜,总摄全身阳气,可升阳固脱止遗;腰阳关、肾俞分属督脉及膀胱经穴,为温阳补肾,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之要穴;八髎穴为膀胱经穴,近少腹及膀胱所在,位于盆腔后第1至第4骶后孔,其深部分布着S1-S4神经及动静脉,其中S2-S4神经可支配膀胱、直肠及生殖器官[19],且次髎、中髎、下髎紧邻骶髓横纹肌神经元和逼尿肌神经元[20-21],支配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等控制排尿。深刺八髎穴刺激S2-S4神经根使针感(放射感)直达病变部位,促发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被动运动,有利于形成排尿反射,提高膀胱顺应性和稳定性[22-23]。针刺刺激由传入神经元传至脊髓关节可有效调节上级神经中枢,最终达到调节各级排尿中枢,抑制膀胱逼尿肌亢进,改善排尿功能的目的。神阙为元神门户,下焦枢纽,后天气舍,灸之热力可内达脏腑,调和阴阳,有通调脏腑之功;气海为“生气之海”,有助阳化肾气、固元摄精微之功;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膀胱之募穴,关元为温肾助阳、培补元气要穴,二者均有固肾元、温肾阳、利湿热功效[24];三焦俞、膀胱俞、肾俞皆为膀胱经要穴,均能治疗肾与膀胱疾患;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可补肾气健脾运、调经络助肾阳;三焦经俞穴三焦俞可畅气机、调水道,三阴交联合三焦俞可增强调节水液、调畅气机功用;“俞募配穴”膀胱俞与中极主治膀胱腑病;肾俞可补肾元壮肾火、益脑髓利耳目[25]。隔附子饼灸神阙、关元、气海以经络脏腑学说为基础,贯彻“脑-督脉-肾-任脉”一体化理念,喻温阳补肾之义,可起到固摄本元、温补阳气、益精固脱等作用。
综上,深刺八髎穴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尿失禁,能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及排尿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