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爱创造神奇

2022-04-22胡海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老师

胡海荣

谈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我国大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国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些说法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爱别人的孩子是不容易的;二、爱别人的孩子如同爱自己的孩子更不容易;三、爱别人的孩子超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最不容易的。然而许多教师都可以做到,这并不是说教师都是神,而是说教师职业需要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关爱所有学生,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和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又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是师爱实现教育功能的保证。

记得教二年级的时候,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班有一位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女生,她的脸上突然失去了往日的笑容。我在暗自观察、了解:“笑容消失了,穿着也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问她,她总是躲躲闪闪,我下意识的感觉到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一天放学后,我单独留下了她。“xxx,最近你怎么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我关心地问着。“没…没什么。”她断断续续地说着,眼中却充满了泪水。我感到事态的严重,边递毛巾边安慰她说:“不要哭,有什么事情跟老师说,老师会帮助你的。”她不再哭了,向我诉说了事情的原委。几天前,她的爸爸妈妈带着她的小弟弟开车外出途中,出了车祸。妈妈伤了眼睛,爸爸的腿骨折了,幸好小弟弟没事,她自己现在住在亲戚家。听后,我的眼里也充满了泪水。我为她的家庭突然遭受到的不幸难过,更为小小年纪的她就要面对这一切感到耽心。面对她家庭的不幸,我在心里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突然意识到: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班里的同学们,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来。

于是,我把小干部集中起来开了个会。会上我对大家说了xxx家最近的情况,请大家帮助共同想办法。会上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表着看法。他们讨论的是那样投入,表达出的感情是那样的真实。“怎样才能让xxx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孤独”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最后大家形成共识,从经济上对她进行援助,帮助她渡过难关。这种做法很快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响应,大家分头准备着。班干部中有的同学准备了捐款箱,有的向其他同学发出了倡议。准备工作就绪,大家开始了向xxx同学捐款的爱心行动。活动开始前,每位同学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关切。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陆续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最后,我也郑重地拿出了一百元钱放在了捐款箱里。从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出了惊讶,也许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也会捐钱,而且在他们的眼中是那么多的钱。最后这些满怀同学和老师心意的捐款,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由我和一位班干部作代表,亲自来到xxx家,送给了她的父母。对于同学和老师的心意,xxx的家长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教师只有“爱的情感”和“奉献”还远远不够,还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础上的发展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对学生的热爱、理解、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来说,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为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培养出具有爱心的人、懂得做人的人。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他要求教师既要有奉献精神,有探索精神,又要有创新意识,这才是高尚师德中爱的真正体现。

二、双向交流,动情效应。

我们班有一个乖巧但又有些胆怯的女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作业完成也不错,应该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但是一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和我预想的有些差距。我一直在思考,问题出在哪?怎么能帮助她?于是一天,我将孩子请到办公室,打算和她谈一谈。从聊天中我知道,孩子不太喜欢数学,我便开玩笑地问她:“你是不喜欢数学,还是不喜欢X老师啊?”她说:“我喜欢您,就是不喜欢数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这种想法,觉得口算简单,但是计算数大了就觉得难,计算起来感觉枯燥乏味。”聊天中我知道了,孩子家长也知道她的想法,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好方法使她改变,导致再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我心想:喜欢老师,只是單纯的不喜欢数学,那就好办,我找到了我们继续谈话的新方向。接下来与她的聊天中,我跟她讲了许多生活中跟数学有关的故事,想让她感觉其实数学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枯燥。我问她:“孩子,数学在生活中给你带来过哪些快乐吗?”她当时果断地说:“没有。”听到这样的回答,看来一时要改变它原有的想法,有些困难。我没有急躁、不耐烦,告诉她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回家想一想,第二天再告诉我答案。于是这个问题就作为了我们第一次谈话的结束。第二天,我又把她请到办公室,非常耐心地和她交谈,循循善诱,对她讲了我的一些想法,而且交给她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

经过我们的真心沟通,最后,孩子的想法终于有了改变。谈完话的第二天,她由班里一个女生陪着,怯怯的来到办公室找我,将她写好的一篇日记交到我手中。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高兴地收下了它,并保证会认真看。她在日记中写道:“第二天,我的心砰砰直跳,来到了办公室,X老师却温柔地对我说了很多事,包括怎样爱上数学。今天,我在学校完成了数学作业,我开心极了!感谢X老师。”看到孩子主动写给我的心里话,我断定,她一定会改变。果然,接下来的日子,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成绩明显有了提升。这一次的促膝谈话,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改变,心中着实感到欣慰。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升入中学,但她仍然会时时把我记起,主动与我联系,将数学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生活中更多开心的、烦恼的事情主动与我分享。一天,孩子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上面写道:“X老师,真的很想您,时刻都想见到您。”看到她发来的信息,我也感到由衷的幸福。记得我生日那天,孩子特意发给我一个祝福视频,里面孩子自弹自唱一首专门为我创作的生日歌,里面记载了我们相处的每一个难忘的画面,她告诉我,这是她精心准备了半年的礼物。看着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祝福,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虽然现在的我们不能经常见面,但却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对我的那份依恋,我们不是母女,更似母女。看着从前那个胆怯的小姑娘已然成长为一个大胆、自信的中学生,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一次看似普通的谈话,真的改变了孩子。我们平日里看似一个小的行为,一句简单的问候,对于我们来说,显得那样自然,但对于孩子及家长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都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也是在真诚与真诚的碰撞中,我得到了孩子的喜爱,家长的认可。这种师生间双向的交流,一定会迸发出爱的动情效应。

教师的爱不仅独特,可以发挥父母无法企及的力量,而且有着魔力般的神奇。有人说,所谓“热爱”就是一个人为他人燃烧自己的心;所谓“情”,就是与他人产生心理的共鸣。因此,爱生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种“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的结果。首先,学生会表现出自觉尊重教师的行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随之而来的就是“信其道”,教师的教育影响,很容易被学生所同化,教师的要求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育的目标也正是在这种双向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