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

2022-04-22张卉雨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舞蹈表演应用型人才

张卉雨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特色等,梳理清晰了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开展的基本状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高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开展进行了全面的策略性探究。从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强化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来深化应用型舞蹈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性突出的舞蹈艺术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舞蹈表演;课程体系建设

引言: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给舞蹈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市场需求来看,人才需求已从“高、精、尖”的舞蹈专业生扩展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舞蹈人才。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推进高等院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要满足当下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需求,完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就要深入了解目前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舞蹈表演是一项充满艺术特性,又富含审美特点的教学科目,学习的过程需要激情和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将舞蹈的美和力量表现出来。所以,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不仅仅是普及相关舞蹈知识,还需要充实多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然而,教学实践内容单一是目前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长期存在的问题,打击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陈旧的教学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舞蹈教学设备的缺乏也阻碍了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内容的广泛开展。

其次,生因为在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虽然舞蹈功底比较扎实,但是因为过去的学习过程主要以示范性教学为主,所以学生对于舞蹈表演缺乏创新训练,自主思考的能力较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这也对舞蹈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勇于展示自我。学校在课程实践和课外活动方面多设置一些竞赛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展示过程中增强舞蹈创新能力。

最后,目前高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中依然普遍缺乏实践课程。舞蹈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行动、创新、表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舞蹈实践教学中去实现。但是结合当前舞蹈专业教学来看,舞蹈专业技能课程依然是重点,实践课程较为缺乏,学生的舞蹈实践机会较少,缺乏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训练。

二、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一)精选课堂内容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教师依靠学校传道解惑。短期内选择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室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他们,应该通过教室提供能力建设。因此,教师要狠抓学校,狠抓教学质量,选择舞蹈教学内容,讲解学科传统知识,结合学生能力逐步发展的新方法。用新工艺,新方法制备,不同营养素,达到完全开发。

这种所谓的选择,就是舞蹈指导员要根据科目的特点和授课方式,仔细选择不同舞蹈中表现出来的、正常的舞蹈元素。舞蹈元素既能体现舞蹈的特点,又能体现舞蹈的本质。

选题一定要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该遵循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教选题,第二步掌握新技能,第三步使用技术。列出创新。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能够展示小到中小到中小到中到深、从软到深、从软到深的传统舞蹈风格的基础和惯用动作,进行知识整合和规划。

二、教学生如何改变方向、变形、拆建旅行等舞蹈创新,让学生从建筑、建筑、建筑三个部分听到舞蹈,了解舞蹈的内在结构和结构,并掌握舞曲的基础知识。

然后,选择学生最了解的东西,然后让学生用新的方法来准备现代民族舞。训练学生以同步的方式使用排序技巧。实际使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得舞蹈技巧,知道什么是和为什么。

(二)重构应用型舞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通过对舞蹈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分析,将相关知识按照“注重实践,基础理论知识兼顾”的原则进行整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材施教,积极推动“师徒传承、剧目驱动、校企合作、能力提升”,学、练、训、创、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综合考虑舞蹈基础理论和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需要,可以构建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基础、现代舞等课程,采用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培养学生舞蹈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增强舞蹈意识,并通过对不同民族风格舞种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剧目课程作为“剧目驱动”模式的有效载体,精选思想艺术性高、训练价值大的中外经典舞蹈作品,让学生感受优秀舞蹈家的舞蹈思想和表演技巧,感悟舞蹈本质[2]。艺术实践课程通过每年艺术实践汇报演出和毕业晚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有效地促进学生艺术表现力、艺术理解力的提高。

(三)拓展民间舞蹈内容的学习机会

高校要培养应用型舞蹈人才,就要考虑到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学生从事的工作不仅是舞蹈表演,还会从事舞蹈教师、舞蹈文化工作等,所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不断扩展。除了舞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不断扩展民族舞蹈文化的学习层面,如对当地民族舞蹈内容的学习和采录,通过不断学习来感受民族舞蹈文化的魅力,并依托自身的舞蹈表演功底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播作出贡献,为培养多样化的舞蹈人才提供专业的教学。比如,组织学生到民间去采风,将民间舞蹈相关的音乐内容进行录制,回到学校对资料进行整理、应用、二次创作等。这样做不仅能够让舞蹈知识学以致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推广民族舞蹈文化的责任感,为培养应用型舞蹈人才奠定基础。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

舞蹈学生的差异性,要求舞蹈教学要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传统的舞蹈教学侧重于舞蹈表演的常规舞蹈训练,培养出的舞蹈生,容易出现只会模仿和跳舞的情况。归纳原因,是因为舞蹈授课时,舞蹈老师最常用的方法是口传身授、言传身教,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标准化分析,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获得了极大提高,而他们的口头表达和讲解动作的能力,则无法增长。因此,根据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擅长舞蹈表演的学生,承担教学的展示环节,让擅长语言表达的学生,承担教学的阐述环节,两者共同配合,完成舞蹈教学的动作步骤和动作规范讲解。

结论:总而言之,高校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加强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高校以舞蹈人才的专业性、应用性为人才培养导向,通过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实践和专业课程实施,不断提升和塑造高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在社会不同的岗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人才作用。同时,高校也要與时俱进,拓宽应用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渠道,不断提升舞蹈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突显高校舞蹈表演人才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永琳.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以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尚舞,2021,(11):114-115.

[2]李妮娜.高校舞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分析[J].戏剧之家,2021,(06):111-112.

[3]刘楠楠.高校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艺术评鉴,2020,(19):128-13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舞蹈表演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