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岳阳楼

2022-04-22刘本楚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通人和滕子京庙堂

刘本楚

国庆那天的午后,我怀着虔诚而崇敬的心情,迎着火热的阳光,又一次登上了岳阳城楼。

行至双公祠,迎面铜像神座便是滕子京与范仲淹两位先贤,我恭敬地久立铜像前,静默谒拜,深深鞠躬。

滕子京,系北宋时河南洛阳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主张革新派人物之一。据《宋史》载:其自幼研读经史,慧智捷敏,博学多才。后与范仲淹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同中进士,经范仲淹荐举召试学士院。从此,雄才大略的滕子京登上了政治舞台。据史学研究者认为,滕子京是一个不太循规蹈矩的人。也有当朝京官认定:“滕子京负大才,为眾所嫉。”在多次被人陷害中,幸得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竭力营救。但滕子京终因得罪朝廷的重臣要员而被贬谪守于远离“庙堂”的“江湖之远”,来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巴陵郡。

一位忧国忧民,正直有为的京城名臣滕子京,在谪守巴陵郡后,他没有消沉于逆境之中,更没有抱怨于“庙堂”之外,而是精神振作,心志昂扬,励精图治,深入民情,贴近民心,将巴陵郡整治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子京独立岳阳楼上,目睹破损不堪的情景,他感慨万千。他以为江山胜景“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与其“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瑰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便有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选用了78首唐代名诗标著于楼廊栋梁之间。滕子京在巴陵郡不到三年,就重修了岳阳楼,真不愧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名臣。史载:“子京云:落其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数十声而已。”此种情感的流露,充分说明岳阳楼的成功重建,凝结了滕子京的多少汗水心血。于是,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十五日,滕子京亲笔书信《与范经略求记书》一封,并请来著名画家精细绘作《洞庭秋晚图》,一并派人专程送到当朝的文学、政治、军事大家范仲淹手中,请其为岳阳楼重修作记。

范仲淹接到书信与画图,为之大振,酝酿良久,奋笔疾书,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一时间,其文声贯世,广为传诵。岳阳楼从此誉满江南,绝冠天下。于是,岳阳楼竣工之日,滕子京登上层楼,欣喜若狂,凭栏远眺,万千感慨,激情昂扬,奋笔写下了《临江仙》一词: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滕子京不仅动情于岳阳楼成的声名远播,更是陶醉于《岳阳楼记》与众多诗文的文情诗意的深处。于是,于夜阑人静之时,皓月之下,子京他又一次翻阅诵读起《岳阳楼记》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到这里,滕子京自然想起自己重修岳阳楼的艰辛历程。其间既不动用政府公款,也不直接搜括民财,巧用智慧取之,百姓响应。故此,才有了后人评说:“滕子京志大才高。”才有了司马光《涑水记闻》载之:“滕子京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于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又据刘原父在岳州亲眼所见其家境便作诗云:“谁信专诚千骑居,空斋图籍两三橱。”谁能相信曾经统率千军万马的滕太守的家里,除了几橱书外却空无一物。再据《宋史·滕宗谅传》记载:“宗谅尚令,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此乃充分说明其为官之清廉。缔造锦绣江山,当属君民大任,古人尚能垂范于千古,令人更需尊崇于未来。

双公祠里,我不敢贪婪时光,又一次跪拜之后,退出堂外。

岳阳楼因雄丽而光耀天下,《岳阳楼记》因文采而辉映古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猜你喜欢

政通人和滕子京庙堂
咏兰
巧用四字词语教学文言文
——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从“庙堂”走向“民间”
滕子京“欠条”建成岳阳楼
素材积累·词语
远在江湖
政通人和,诚信诚达——专访哈尔滨诚达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欺世盗名”岳阳楼
庙堂与山林──朝野皆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