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2022-04-21王健
0 引 言
我国经济中占比较大的就是传统制造行业,传统制造行业已经今非昔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物流行业。一般从一个制造企业的物流水平就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发展水平,因为物流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方面的改革创新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后续发展,要提高物流水平,制造企业也需要极大程度地利用数字化趋势下的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国内的学者提出以下观点:曲连和(2022)提出,怎样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1];孙玉苹(2022)提出,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下,助推制造企业物流智能化发展,能够优化企业的快速发展[2];张博等(2022)提出,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发展[3];张媛媛等(2021)提出,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物流产业面临局部转型[4];陈亮(2021)提出,智能制造背景下,智慧物流供应链建设具有必要性[5]。
1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 相关行业人员缺乏问题
物流信息化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这也决定了相关工作者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物流及信息化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其次还需要学会相关的物流管理知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良好地使用物流管理技术的人才还是很稀少,还无法填补我国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那些规模大一点的制造企业更加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而这是因为制造企业长期不重视物流管理发展,这也因此导致了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知识且懂得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相关人才流失。
1.2 制造企业的物流相关管理机构不完善,与其他部门没有良好的沟通配合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设立单独的部门进行物流管理,包装、运输、配送等许多相关工作大多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完成,这种分散的工作分配形式不利于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另外,企业部门间的沟通很少,导致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能高效应对,这样就导致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阻碍。
1.3 传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覆盖率偏低
纵观我国制造企业的整个发展史,物流管理方面的发展尤为迟缓,一直到现在大多传统制造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物流管理,其对于信息化的利用率较低。综合现在已有的数据来看,我国传统制造企业中拥有少而精的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公司是少之又少,尤其是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进度几乎是零,这对于新时代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1.4 制造行业建构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进度十分缓慢
近年来,其他行业对于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构建是较为普遍的,但这也局限于一些医药、房地产、汽车等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而我国制造企业构建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速度极其缓慢,建成的平台更是少之又少。
1.5 制造行业物流信息的统一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国制造行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缺乏标准,比如传统制造公司之间缺乏有关的物流信息交换,不同企业构建的物流信息平台没有统一的标准等。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在构建统一规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标准方面还需要加把劲,以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全面发展。
1.6 中国制造企业对物流有效的管理程度较低
近几年,互联网迸发式的发展让制造企业在其中收益颇丰,但是我国制造企业对于物流管理却缺少了该有的细致与认真的态度,目前大多数传统制造企业的物流工作者仍用传统的纸质记账方式,这样的记账方式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导致物流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采用这种传统人工记账,工作量大还难免会出错,并且人工操作花费的时间会更多;数据的更新速度会跟不上现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老员工之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交接工作;还有无法全面记录相关数据,没有办法对于员工的成绩考核提供参考标准。
2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加快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一体化进程
综合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制造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其中信息化方面尤为需要建设和完善。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对内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物流流程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让每个员工的能力都能够充分且高效地发挥出来;对外制造企业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好与供货商、客户之间的桥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构建物流管理一体化。图1为2015—2021年制造企业相关物流公司的注册情况。
图1 2015—2021年制造企业相关物流公司注册情况
2.2 广泛应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
现在的大趋势就是将信息化应用到制造行业的物流管理中。例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于产品的生产量进行及时的控制、精细的生产等。因此,不难发现一个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它的信息管理技术水平来判断。由图1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大小企业都开始发展自己的物流技术。大型企业将信息化广泛地应用在其中,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现在发展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2.3 提高企业物流的社会化程度
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今许多企业已经将物流相关方面的事宜交给有相关经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成本浪费,同时还可以与商业合作伙伴分担风险。
由图2可知,我国与制造企业相关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开始将物流管理外包,大大减少了成本,用节约出的成本去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让顾客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图2 2016—2021年制造企业相关物流公司规模情况
3 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及其对物流管理运作的影响
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采用这种新型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并且具有极高的保密性。信息化技术对于客户来说是一种公开的、共享的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储存重要的数据信息,所以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可以极大程度地保护数据,进而优化物流管理。
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可以让消费者实现直接从按需采购到送货上门的一步式服务,还能让物流管理框架的搭建极为高速且安全。
4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作用
当今时代,由于传统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不够灵活,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多变的形势,导致成本极大地浪费在原材料的生产、运输等方面。因此,物流管理在传统制造企业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随着信息化技术逐渐发展完善,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4.1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企业对于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长期追求。因为信息化技术能够高效地将所需要的信息传达给仓库,并对仓库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最终制订最优的物流管理方案,从而提高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一些制造企业还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讲解物流管理内容指导新来的员工,以此减少新老交替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做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节约成本[3]。
4.2 准确追溯物料的来源
信息化还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监控原材料的来源,并且可以追踪物料的生产加工过程、运输过程;也能够让消费者验证物品原材料的真伪性和时刻关注物品的物流动向。物流信息化所形成的来源框架体系所储存的信息都是通过加密保护的。
4.3 提高物流管理弹性
物流管理通过信息化来提前预测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并且进行预警处理以及制定另一个备用物流方案,使物运输充满弹性。这样的弹性物流运行网络大大减少了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
4.4 增强物流管理的安全性
信息化在为顾客服务时会通过验证其身份信息达到信息保护的目的,并且能够利用访问控制权限等众多措施实现信息安全。信息化还能够构建物流管理风险分析机制,并能够研究信息与业务之间的联系。信息化系统让传统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处理风险方式更加灵活,极大程度地为企业提供了比传统物流体系更为强大且安全的服务网络。
4.5 提升业务流程管理水平
信息化技术能形成高效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让消费者可以全程看到订单的详细情况,例如原材料的选取、配送方式以及物流情况。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可视化、可信赖性,进而提升了业务流程管理水平。
5 数字化背景下加强传统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5.1 改变传统观念
在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是当前的主要方向,所以要重视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这对提高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要积极地转变传统观念,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传统物流模式,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实行新的物流模式以促进企业发展。
5.2 重视网络设计
在数字化时代中,物流管理网络是关键,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构建物流管理网络,促进传统的制造企业发展。传统制造企业高层领导可以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在运营模式和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复杂的物流管理网络,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可以更高效、安全地完成,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5.3 不断培养新型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
面对国内外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传统制造企业需要培养物流管理相关的信息化人才。传统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以及政府共同搭建培养这类人才的平台,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技能的培养,同时引进相关的综合性人才,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发展潜能、综合素质水平。
6 总 结
传统制造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时,还会出现业务不熟练、产品保存不当、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情况等问题。物流管理信息化使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生产过程更加规整,能降低成本,同时能提高透明度,让客户可以获取相关信息。所以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对于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制造企业要积极地利用信息化去优化物流管理。此外,传统制造企业还要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与挑战,所以要积极转变发展观念,采取必要措施将信息化技术充分地运用于物流管理中,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