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四重奏”
2022-04-21编撰阿夏
编撰_阿夏
生命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费孝通
文创赋能 给乡村振兴插上隐形翅膀
1986年,安徽芜湖籍版画家应天齐先生出于偶然,步入尚不为人知的西递村,萌发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历时八年,创作了37 幅经典版画,一举轰动画坛。《西递村系列》多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众多奖项,全套作品被英国木板基金会和中国美术馆收藏。西递村也因其作品影响力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名声远扬。
从曾经的贫困闭塞到后来的享誉中外,这是文创赋能古村的一个缩影。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与灵魂,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越来越多的文创人才在乡村找寻到实现梦想的舞台,以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福建宁德屏南县,自2015年起当地便依托古村落群资源,形成“党委政府+艺术家+古村+村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兼具情怀和活力的乡村家园,曾经偏远落后的“空心村”如今成了充满魅力的“网红村”。
在安徽合肥,春风起时,马岗村就像在画中了,通向田间的木栈道、从稻田里“长”出的阳光会议中心、古朴舒适的乡村民宿、质朴又充满设计感的茶室……文创因子的注入让这个城郊的村庄散发着浓郁的文艺气息。
在江苏南京,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乡村文创产品,本来“土掉渣”的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为新潮“伴手礼”,如石塘人家酒坊酿出的米酒,溧水玫瑰园的玫瑰鲜花饼,汤山的温泉面膜……通过文创赋能,用创意点亮生活,让乡土不“土”。
乡村振兴,号角声声。在文创的助推下,中国乡村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喜人态势。新的尝试让人们体会到,结合美景和在地的人文特色,让文化在乡村深耘、发光,是一个可能实现的梦想。
建筑物语 用空间讲述乡愁故事
有人说城市人的乡愁是一种伪命题。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趋同之势渐强。各国建筑的地域风貌被淹没,中国各个城市也开始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新乡土主义就在这样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中国人总能轻易地从现实中联想到远方的乡土,即使在城市里奔袭,也依然向往传统,向往自然,向往故乡那一方水土。于是在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改造中,许多设计师开始了“新乡土主义”的实践。
作为“新乡土主义”建筑代表,宁波博物馆像是一艘从海上来的船。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在设计这座博物馆时,因地制宜,在建筑外型上突出地域“山”“水”“海洋”的特征,这就使得博物馆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族化特征。这也说明,新乡土主义,不只是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过去,更表明了一种新的思想,即建筑设计或是景观设计根植于“乡”,传承于“乡”。
乡土是人生活繁衍的土壤,而人是乡村更迭延续的核心。新乡土主义思考的,更多应该是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人们的需求。在富阳文村,同样是王澍,用3年时间打造出了14 幢民居,营造出人文乡愁和田园生活意境。灰、黄、白的三色基调,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着设计师理想中的宜居乡村。
在贵州桐梓县中关村,一个叫“乙未园”的乡村留守儿童乐园的建成,传达的则是另一种乡土情怀。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尾料、废料以及拆除卸的旧物,大量堆积于场地中,设计师便利用这些来“拼凑”儿童乐园,并在建设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小朋友和村民前来参与——村民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小朋友在水泥上印下植物的叶子和自己的手掌、脚印,以及歪歪扭扭的字迹。参与式营造是人赋予场地温度,也是场地给人以记忆与牵挂。
时间更迭,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需求在变化,技术所带来的不仅是现代化,更是传统的动态发展。对乡土的眷恋,是新乡土主义诞生的土壤,在现代生活中打造新的“乡土桃源”,才是新乡土主义努力的方向。就像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中表示的,“生命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
科技之光 数字技术点亮“新农潮”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不仅要有粮吃,还要肉蛋奶果菜样样全,吃得好、吃得健康,这是已闭幕的2022年全国两会上热议的“大食物观”。
粮食问题,常谈常新。一个让人欣喜的变化是,新时代农业升级带来了农民的自信,“新新农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循规蹈矩,而是成为新的流行创造者。在农业科技、互联网+的全面引领下,乡村大地正在掀起一股活力新农潮,越来越多的“新新农人”正成长为种植业、养殖业的带头人,为乡村振兴的“代言”。
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育种、手机APP 施肥浇水、无人机喷洒农药、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芯片等等。在杭州余杭,永安稻香小镇实现稻田数字化认养、数字农业溯源、数字文旅地图导览、VLOG 智慧短视频、可视化销售等,让现代农业“好看又好玩”。在湖北武汉,200 亩“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里,农户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全面掌握土壤、气象、温湿度等数据,再用数据指导农事活动,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梦。
不仅是农业种植领域,养殖领域亦在加速拥抱数字化。在湖州南浔,千亩“跑道鱼”示范园区内,24 小时物联网实时监控平台,让过去“整夜巡塘,一宿无眠”的农户,如今24小时远程遥控,“躺在床上都可以养鱼了”。在宁波慈溪,400 亩养殖区域内,培育着25 万羽小鸡的3 幢小楼,与可容纳75 万羽蛋鸡的9 幢鸡舍毗邻而立;100 万羽蛋鸡生产养殖环节全过程、全产业链数字化操控,每名饲养工程师可轻松管理8.6 万只鸡……
从曾经“两脚泥一身土”到“植物工厂”的流水线、高效率、生态化种植转型,伴随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迭代更新,农民们的农事越来越轻松,也让乡村振兴的未来路径愈发清晰起来。新征程上,希望每一颗种子都能开出希望的花朵,每一分耕耘都能收获梦想的果实。
激活“白天鹅” 乡村旅游拒绝千篇一律
先来看一项政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户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等部署。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 亿元。2021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为9.84 亿,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2%;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3898 亿元,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1%。
随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加上后疫情时代,短途游、周边游成为一种常态,在时代的东风下,乡村旅游如何趁势而为?接着来看一个故事。《时尚的精髓》这本书里提到,路易十四在1676年推出了一项美化巴黎计划。他用重金买进白天鹅来点缀塞纳河,因此巴黎人以及观光客们就可以来此漫步,展示他们最新的服饰,并欣赏异国鸟类。尽管当时塞纳河并不适合白天鹅的生存,但路易十四并不在意,因为他追求的是一种格调。正是这种格调,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人们群涌而至。法国自此创造了第一个由时尚和品味推动的经济,并且至今为世界所向往。
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路易十四的方法,为当下的乡村引进“白天鹅”,准确地说,是“激活”。我国的休闲旅游资源70%集中在乡村,不一样的乡村,不一样的风景,比起都市里的水泥森林,人们向往的,是那种清晨鸡鸣鸟叫、晚间蛙声水响,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所以,如何让乡村生活以最美的方式,最动人的态度呈现,是当下人们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乡村度假并不只是农家乐。追求个性、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正致力于把传统的乡村游玩出更多新花样,这其中,“体验”成了人们在选择乡村游时的首要关注点。因此,为打造体验感衍生而出的房车露营、民宿、骑行、探险、徒步等特色玩法,正在成为乡村游的内生动力。而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还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方向——研学游喜获乡村通行证。乡村田园与农耕有着千年文化传承,无论是农耕主题研学还是学农教育,乡村都是非常合适的一处基地。
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而乡村领域的吃、住、游、购、娱环节供给创新与需求拉动,又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让习惯于大都市、又对质朴自然的故乡心生向往的年轻人回归,是人们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