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净化柱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测定中的应用

2022-04-21蒋林惠袁琛凯周易枚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稀释液质谱法黄曲霉

周 楠,蒋林惠,石 敏,杨 俊,袁琛凯,周易枚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南通 226000)

黄曲霉毒素是生长在植物种子及食物、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产物,在天然污染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1-3]。黄曲霉毒素B1(AFT B1)毒性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分解温度为268 ℃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摄入AFT B1后出现中毒现象,表现为免疫力降低,肝、脾和肾等器官损伤,有强致突变性和强致癌性[4-6]。我国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别也制定了相应的 AFT B1食品卫生标准,其中花生油和玉米油AFT B1限量为20 μg/kg,其它植物油脂中限量为10 μg/kg[7-8]。快速简单的AFT B1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粮油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AFT B1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13]、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14-16]、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17-19]等等。其中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于其回收率高,且避免基质背景干扰,是目前最常见的检测方法[20-21]。但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对上机样液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净化提取样品中的AFT B1,目前最常见的净化提取方法为免疫亲和柱净化提取法。随着复合型快速净化柱的问世,净化柱法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本文采用免疫亲和柱-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及快速净化柱-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植物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了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等实验比对,分析了两种方法特点和适用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标准物质及试剂

黄曲霉毒素B1内标,0.511 μg/mL,ANPLE公司);黄曲霉毒素B1,100.2 μg/mL,阿尔塔公司;乙腈,色谱纯, Merck公司;甲醇,色谱纯,Merck公司;乙酸,分析纯,中国国药集团;TritionX-100,化学纯,中国国药集团。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免疫亲和柱(上海安普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复合快速净化柱(ROMER LAB),液质联用仪(Therme Fisher,TSQ-ALTIS)、离心机(Hettich,MIKRO 220R)、涡旋混合仪(ESSENSCIEN,VM-2500)、电子天平(Sartorius、 CPA225D)、氮吹仪(Horizon,Xcelvap)。

1.3 方法

1.3.1样品前处理

1.3.1.1 快速净化柱净化法

在50 mL离心管中称取5 g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100 ng/mL)100 μL后, 静置30 min。加入20 mL乙腈-水(85∶15,v/v)混合溶液,涡旋20 min,6 000 r/min离心5 min。在10 mL玻璃管中加入70 μL乙酸,取7 mL上清液加入玻璃管中,涡旋混匀,将填充净化柱的衬管推入装有样品上清液的玻璃外管,使得玻璃外管中样品上清液缓慢通过净化柱压入衬管,在衬管中取4 mL净化液于氮吹管中,50 ℃氮吹近干,用1 mL初始流动相复溶,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1.3.1.2 免疫亲和柱净化法

称取5 g试样(精确至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0 μL同位素内标工作液(100 ng/mL)振荡混合后静置30 min。加入20.0 mL乙腈-水溶液(85:15,v/v),涡旋混匀15 min,在6 000 r/min下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备用。准确移取4 mL上清液,加入46 mL 1% TritionX-100的PBS(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

将免疫亲和柱恢复至室温,待免疫亲和柱内原有液体流尽后, 将上述样液移至50 mL注射器筒中,调节下滴速度稳定下滴。待样液滴完后加入2×10 mL水淋洗。用真空泵抽干亲和柱。加入2×1 mL甲醇洗脱亲和柱,收集全部洗脱液至试管中。在50 ℃下用氮吹至近干,加入1.0 mL初始流动相,涡旋30 s溶解残留物,0.22 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于进样瓶中以备进样。

1.3.2标准溶液的制备

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准确移取AFT B1标准工作液(100 ng/mL) 5 μL、10 μL、50 μL、100 μL、500 μL、1 000 μL、2 000 μL、5 000 μL至10 mL容量瓶中,加入200 μL 100 ng/mL的同位素内标工作液,用初始流动相定容至刻度,配制浓度点为0.05 ng/mL、0.1 ng/mL、0.5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20.0 ng/mL、50.0 ng/mL的系列标准溶液。AFT B1内标浓度为2 ng/mL。

1.3.3空白样品加标

称取阴性空白样品24份,每份称样质量5.0 g,分四浓度水平加标(编号1~24)。加标浓度分别为0.1 μg/kg 、1 μg/kg、 10 μg/kg、20 μg/kg。每个浓度水平加标6份空白样品,其中3份前处理过程参照快速净化柱净化法,另外3份前处理过程参照免疫亲和柱净化法。

1.4 仪器条件

1.4.1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Accucore RPMS C18柱,150 mm×2.1mm,2.6 μm;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2 μL;柱温35 ℃。流动相A相:5 m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相:乙腈-甲醇(50∶50,v/v);梯度:35% B(0 ~0.5 min),45% B(3~4 min), 100% B(4.2~4.8 min),32% B(5.0~7.0 min)。

1.4.2质谱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喷雾电压3 500 V;离子源温度400 ℃;离子管传输温度320 ℃;检测方式,选择反应监测(SRM);鞘气35 Arb、辅助气8 Arb、吹扫气0 Arb;均为高纯氮气。

黄曲霉毒素B1(AFT B1):定量离子对(m/z)为313/285;透镜电压(V)为73;碰撞能量(eV)为23.57;定性离子对(m/z)为313/241,透镜电压(V)为73,碰撞能量(eV)为37.71。黄曲霉内标B113C17-AFT B1:定量离子对(m/z)为330/255;透镜电压(V)为91;碰撞能量(eV)为39.53;定性离子对(m/z)为330/301,透镜电压(V)为91,碰撞能量(eV)为24.29。

2 结果与讨论

2.1 快速净化柱净化法提取剂优化

本文采用乙腈-水(85∶15,v/v)、乙腈-水(70∶30,v/v)、乙腈-水(50∶50,v/v)、甲醇-水(85∶15,v/v)、甲醇-水(70∶30,v/v)、甲醇-水(50∶50,v/v)作为提取剂,用快速柱净化法处理1 μg/kg的加标样品中,涡旋震摇15 min,其余前处理操作按照1.3.1.1进行,回收率结果如图1。

图1 提取剂类型与配比对回收率的影响

由图1可见,同样浓度配比的乙腈-水溶液提取效果优于甲醇-水,且有机相比例高,有利于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本文选择了乙腈-水混合液(85∶15,v/v)作为提取剂。

2.2 检出限及线性范围测定结果对比

由于两种前处理方法标准曲线都是内标物质参与的试剂曲线,其配制过程一致,检测仪器一致,因此其线性范围、线性方程及其相关系数都是一致的。检出限通过向空白样品中加标,经前处理步骤后上机测定,根据其响应信噪比(S/N)≥3确定。由表1可以看出,净化柱处理法检出限略低于免疫亲和柱处理法,该法检测灵敏度更好。

表1 两种检测方法的工作曲线及检出限

2.3 加标实验结果对比

通过对空白样品四水平加标(n=3)进行回收率比对(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净化柱法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6.0%~105.0%, 相对标准偏差为6.6%~15.1%。免疫亲和柱处理法平均回收率范围为 88.0%~96.9%, 相对标准偏差为 4.3%~9.1%。

2.4 质控样品的定值测定t值检验

3 结论

本文对免疫亲和柱-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净化柱净化-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AFT B1方法比对分析。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够较好的进行定量分析。快速净化柱处理法检出限较低,适合于低含量样品检测,且处理方法简单快捷,使用试剂少、避免繁琐的试剂配制过程,适合大批样品批量化处理。免疫亲和柱前处理法步骤复杂,其加标实验结果回收率较快速净化柱净化法略高,且相对标准偏差略小,可见该前处理方法准确定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于较低含量样品的检测,但不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用t值检验法对两种前处理测定质控样品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处理方法对于测定植物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说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准确度较高。综上所述,快速柱净化法可以应用于大批量植物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表2 净化柱处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亲和柱处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曲霉B1 的回收率和精密度(n=3)

表3 两种前处理方法测定AFT B1质控样品结果

猜你喜欢

稀释液质谱法黄曲霉
低浓度肝素稀释液用于肝硬化患者套管针封管的临床研究
我国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
多接受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准确测定天然地质样品中的锂同位素组成
全蒸发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塑料玩具中的致敏性芳香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光化学反应—串联质谱法鉴定细胞中不饱和卵磷脂双键的位置
苹果干腐病咋防治
远离黄曲霉毒素污染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微生物液体肥料SP-100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