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世界网络、信号传递对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2-04-21裴旭东崔苗苗

关键词:突破性抱团意图

裴旭东 崔苗苗 薛 花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突破性创新是新兴技术与科学结合而产生的变革型创新,与渐进式创新相比,其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并且可能需要新的资源基础和较高的创新能力。[1]110-114.而新的资源往往需要企业跨越不同领域结成联盟伙伴关系才能够有效获取。当企业同时与多个合作伙伴保持战略联盟关系时,就形成了以该企业为焦点的联盟组合网络,联盟组合网络有助于企业获取丰富资源,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地位,对实现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究企业打赢资源争夺战、实现突破式创新绩效进阶的内在机制,成为在非线性的动态环境中探析企业高效、稳定发展并持续保持竞争能力的战略性问题。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独特的资源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而构建联盟组合网络是获取大量创新资源、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现实是有的企业下大气力编织了联盟组合网络,并花费巨额成本获取了联盟伙伴的创新资源,却难以使这些资源发挥其真正价值、实现突破性创新。Howard,Steensma等[2]69-80认为企业的竞争性资源,如联盟伙伴的专业性知识资源、技术诀窍和隐性知识等,在转移时需要进行持续的人际互动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转移,但当多个主体访问相同的人力资源集时,受制于员工的时间与注意力,会降低在单一给定环境下的有效性,导致创新资源价值难以真正流向企业,这种现象称“资源拥塞”。深究企业失败的原因,正是因为其联盟组合网络内的多个主体对竞争性资源有着同样的获取需求,由于资源拥有方的精力有限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地转移到每个需求方,而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抗资源拥塞,使企业不仅浪费了前期获取资源所耗费的巨大成本,更难以捕获该资源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无法有效实现突破性创新。因此,探究如何消除企业在联盟组合网络中的资源拥塞,以有效捕获实现突破性创新相关资源的真正价值,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联盟网络结构决定网络功能。有学者认为影响联盟组合网络内企业间资源溢出与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联盟组合网络的网络结构。Edwards J,Ogilvie[3]421-444认为小世界网络结构有助于网络成员间资源的传递与转移,并表示社会网络具有小世界的网络特性,小世界网络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传递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高。

现有研究已经证实小世界网络有利于转移创新资源、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但是其对竞争性资源的影响以及影响机理尚未明确,也鲜有研究关注到在资源拥塞这一现实存在的情境下,小世界联盟网络结构是否以及如何对抗资源拥塞,实现资源的真正捕获,同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联盟伙伴由于多维邻近性的不同,其资源拥塞现象的成因也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联盟伙伴进行差异化管理以消除资源拥塞,才是在联盟组合网络内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以14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拥塞情境下,构建理论模型实证探究联盟组合的小世界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提升的微观机理,以期为企业在联盟组合网络内构建网络结构、对抗资源拥塞现象、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1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1.1 理论基础

小世界网络结构是指联盟伙伴之间通过纵向关联、横向关联以及社会关联形成内部紧密联系的合作关系,它提高了网络的集聚水平,使联盟伙伴之间形成紧密的抱团关系;同时,不同派系间建立跨界限的长程连接,缩短网络的平均路径,使联盟伙伴间呈现出一种桥接关系。有学者认为,企业间资源转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取决于节点间的聚簇程度,企业获取远距离节点的非冗余资源取决于平均路径的长度。[4]75-82因此,具有小世界网络结构的联盟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转移传递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

现有研究证实了联盟组合的小世界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竞争性资源应用于多个环境中时可能面临机会成本,此类资源在多方索要的情形下会出现资源拥塞。Inkpen[5]1019-1044认为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需要企业吸收那些真正有用且完全能被理解的被转移资源,同时,竞争优势的获取必须保证资源转移的速度与经济性。但是由于资源拥塞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吸收所获取的资源中真正有用的部分,Ryu,Mccann等[6]945-965认为在联盟组合网络内,持续的人际互动是资源得以有效转移的关键机制,也是应对资源拥塞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引导联盟伙伴的时间和注意力聚焦于企业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信号理论,Sullivan[7]432-450认为质量信号可以积极向外界传递有关企业创新获利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信息,有助于资源拥有者加深对企业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市场机会等方面的了解,进而提升其与企业资源交易的深度与逆向知识吸收,从而消除资源拥塞。

学者们根据信号内容将信号分为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而已有研究多探讨质量信号的重要作用,却忽略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潜在的合作伙伴会由于质量信号的不易观察性,而诉诸于较易甄别的意图信号,因而企业在进行信号管理时必须同时考虑到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以期最大限度争夺资源拥有方的注意力,对抗资源拥塞。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更好地构建联盟组合网络,以及对抱团关系和桥接关系下的联盟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信号传递,探究在联盟组合网络内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机理。

1.2 模型构建

对于突破性创新而言,需要更多的跨越企业资源禀赋外的异质类资源,保证资源转移的速度与经济性。所以企业要想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就要更为有效地消除资源拥塞现象,而消除资源拥塞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释放相关企业质量和创新意图的信号去有效争夺资源拥有方的注意力,同时不同联系类型联盟伙伴选择合作对象时由于多维邻近性的不同,引起其注意力的相关信号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就要求企业必须在获取资源时根据不同关系类型的联盟伙伴有侧重地释放信号信息,诱导其优先对焦点企业进行资源的全面输出。

现有研究表明,企业主要通过释放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以驱动联盟伙伴的资源输出行为。质量信号代表企业技术能力优势、企业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研发质量;意图信号是指能够诠释企业创新潜力、与联盟伙伴持续良好交互学习和深度挖掘资源价值创造溢出效应的信号。本文认为企业在联盟网络内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需要经过“小世界网络→信号传递→突破性创新”3个阶段,其中,小世界网络是指明晰联盟组合网络中存在着的两种联盟关系:抱团关系和桥接关系,信号传递是对不同类型的联盟伙伴有针对性地释放企业相关信号以诱导其将注意力聚焦于本企业的过程;突破性创新是在克服可能发生的资源拥塞现象后实现资源的有效转移,捕获资源真正价值,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显著提升的过程。

综上,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信号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深入探究联盟组合的小世界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引入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进一步明晰不同关系下的联盟伙伴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机理。理论框架见图1。

图1 理论框架

2 研究假设

2.1 小世界网络与信号传递

2.1.1 抱团联系与信号传递

抱团联系中的企业技术重叠度高、可替代性大,其资源拥塞的成因主要在于索要主体较多,而资源拥有方的精力有限。抱团联系联盟伙伴若能够有效释放出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吸引资源拥有方注意力的聚焦,将能够有效消除资源拥塞现象。首先,抱团联系中联盟伙伴间的资源相似性强,企业若能及时传递与企业独特技术优势相关的质量信号,不仅能够吸引资源拥有方的注意力,也可以向其展示能够创造价值的实质性资产与获利潜力,从而提升其对企业质量的认知,诱导联盟伙伴对企业进行优先的资源输出。其次,抱团联系中企业间合作关系紧密、信任度高,企业能否通过主动定位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合作目标,也就是说企业通过释放反映自身创新战略意图的信号,将有利于引导联盟伙伴的注意力聚焦。同时,企业若释放出与联盟伙伴持续良好交互学习的意图信号,就会使得资源拥有方感知到在此次资源交易后可能获得的更多溢出效益,从而倾向于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a:在抱团联系中,质量信号能消除资源拥塞现象

H1b:在抱团联系中,意图信号能消除资源拥塞现象

2.1.2 桥接联系与信号传递

桥接联系中的企业技术重叠度低,存在技术壁垒,资源拥塞的成因主要在于彼此资源累积相差较大、学习难度较高,资源转移过程要求更多的人际互动。同时由于资源拥有方的其他联盟伙伴的同样需求导致不能有效供给,出现资源拥塞现象[8]67-77,因而此时经由信号机制有效诱导资源拥有方的注意力至关重要。一方面,桥接联系中联盟伙伴间存在着大量的非冗余异质类资源,那么基于更好的资源互动,在较长时期内破除技术壁垒成为桥接联系企业间进行资源交易的首要目标,因而,与企业研发项目质量、企业生产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相关的质量信号将在很大程度上为资源拥有方展示企业的独特地位,从而驱动资源拥有方更积极地参与到对企业的资源转移过程中来,将竞争性资源更大限度地对企业进行分配。另一方面,桥接联系中企业间资源差异较大、彼此合作基础薄弱,质量信号的甄别可能并不容易,那么与创新意图相关的信号能够反映企业对新事物的开放程度以及与合作伙伴的未来合作深度,从而有效展示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及合作后的持续产出,有助于资源拥有方形成有利感知,积极投入到与企业的资源输出过程中来。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c:在桥接联系中,质量信号能消除资源拥塞现象

H1d:在桥接联系中,意图信号能消除资源拥塞现象

2.2 质量信号、意图信号与突破性创新绩效

质量信号能够反映企业研发实力、市场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吸引具有较高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取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必要资源。一方面,质量信号是通过揭示一些不易被外界观察的信息以有效传递企业价值,增加企业在联盟组合网络中的影响力,巩固企业的网络地位,从而驱动联盟组合网络中的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到与企业的资源交易中、实现创新资源在企业的快速融合,从而显著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另一方面,质量信号的释放降低了联盟伙伴的潜在合作风险,因为质量信号同时代表着企业创造价值的实质性资产,使得资源交易双方能够获得较多的创新溢出,吸引更多的高质量联盟伙伴,而企业的联盟网络组合进一步扩大,使更高质量的资源交易将可能出现,持续提高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

意图信号向外界传递企业的创新倾向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资源交易过程中互动学习的倾向,而创新倾向与合作意图的传递有助于得到其他主体的认可,并提高其对企业的感知价值,从而使得企业获取外部的创新资源,实现突破性创新。一方面,意图信号可以向外界反映企业追求创新的意愿、容忍突破性创新的竞争倾向,从而向资源拥有方传递企业的积极信号,有助于企业得到资源拥有方的认可,消除资源拥塞现象,获得竞争性资源的实际转移,从而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意图信号传递出企业强烈的知识需求与合作意愿,表明企业强烈的深度合作和持续学习愿望,在获取资源后更加关注对知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客户提供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合作伙伴带来溢出价值,有助于增强资源拥有方对企业更具创新潜能和持续绩效增长的信心,更愿意给予资源,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a:质量信号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

H2b:意图信号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绩效

2.3 质量信号的中介作用

不同联盟伙伴都有一定的甄选机制进行资源交易决策,而所依据的正是企业释放出的信号,那么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合理的信号机制引起拥有资源企业的注意力、提升其分享意愿从而双方展开资源的有效交易,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吸收创新资源,以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所以,小世界网络结构中两种不同联系下的联盟伙伴都需要经由信号机制消除资源拥塞,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而质量信号作为信号机制中的关键因素,在小世界网络结构和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中,联盟伙伴无论是抱团联系还是桥接联系都可以从企业发送的质量信号中准确及时地了解企业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创新能力,驱动联盟伙伴对企业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感知,展开全面的资源交易,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取资源,实现突破性创新。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3a:质量信号在抱团联系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3b:质量信号在桥接联系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2.4 意图信号的中介作用

抱团联系依靠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资源交互学习,桥接联系是丰富的异质类资源持续溢出渠道,而要真正获取这些资源以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信息机制中除了质量信号,意图信号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意图信号能够传递出企业创新驱动导向,强烈的合作与持续交互学习意愿,主动深度挖掘资源价值的信号。

在抱团联系中,由于彼此知识库的重叠和深度紧密的合作关系,联盟伙伴间相似性和可替代性较高,因此抱团联系中异质类资源的需求更加紧俏、竞争更加激烈,资源拥塞现象频发,意图信号的发送有助于资源拥有方感受到企业对风险的承担、对知识的追求、对溢出价值创造的可能性,使其增加了与企业进行资源交易后获取更大资源溢出效益的感知,从而驱动资源拥有方加强对企业的资源输出力度,将关键资源给予企业,消除资源拥塞,提高突破性创新绩效。在桥接联系中意图信号也起着一定的吸引注意力、对抗资源拥塞的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a:意图信号在抱团联系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4b:意图信号在桥接联系和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类企业通常专注于自身的发展,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积极接受先进的增长战略,尝试利用联盟获取资源以获得企业快速发展,然而突破性创新在我国现实实践当中并不多见,本研究在明晰突破性创新的内涵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Leifer等制定的突破性创新筛选标准,以企业的发明专利作为筛选的初步标准。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公布的相关行业在2019年具体申请专利的实际数量及排序,筛选出信息科技、交通工具以及医疗器械3个行业。这3个行业比较贴合本研究的对象特征:(1)他们均属于研发密集型行业,多数企业都有研发中心,也都积极构建战略联盟,企业相互间进行信号传递的活动相对比较多;(2)在这3类行业当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凭借突破性创新;(3)这3类行业当中知识溢出效应明显、 网络聚集优势突出,突破性创新频次较高。在选定了具体的行业类型之后,重点关注其所公布的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财务指标。如在近三年内申请研发专利的数量、研发专利增量、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体收入当中的占比等,共筛选出165家企业。通过官方网站、电子邮件、通信联系以及实地走访4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调研,向146家企业发放358份问卷,回收调研问卷296份,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29份,剩余有效问卷267份,本研究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74.5%。问卷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形式。

3.2 变量测量

抱团联系和桥接联系参照Prithwiraj[9]452-456和Peres[10]330-343的测量量表,依据企业与外部主体交流的密切程度以及沟通路径的长短等方面进行测量;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参照组织对目标的注意力配置并结合 Stevens[11]1006-1016的研究进行测量;突破性创新绩效参考裴旭东的相关研究,并从企业是否具有全新的创意或技术知识、全新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以及是否使用新产品、新服务或新技术开辟了新市场等方面进行测量。[12]107-112

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使用SPSS23.0软件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表1数据表明,本文研究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利用Cronbach值检验量表信度,量表信度检验见表2。

从表2可知,Cronbach值均大于0.700,说明量表信度在合理的范围内;Kmo值均大于0.600,表明量表效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表2 量表信度检验

4.3 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以证明本研究是否有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的存在,将本研究调研问卷里所有测量的题项放置到相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如果任何一个因素对全部变量的解释力在一半以上,就可以说明研究当中的共同方法偏差严重。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数据的单一公因子仅解释了总方差的 37.27%,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4.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将本研究的各个变量代入方程,检验各个路径的拟合指标是否达标且其适配度是否符合要求,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路径分析结果统计见表3。

由表3可知,各个路径的拟合指标得到了验证且各项指标均处于合理范围内,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表3 路径分析结果统计

4.5 中介效应分析

利用SPSS23.0软件检验质量信号与意图信号的中介作用:首先,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自变量、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有2个中介变量,分别建立模型P1~P13检验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的中介作用,J1-J5分别代表抱团联系、桥接联系、质量信号、意图信号、突破性创新绩效。实证结果显示:根据P2、P6和P7以及P3、P8和P9模型数据显示,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在小世界网络结构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3a、H3b、H4a、H4b成立;根据P10、P11、P12和P13模型数据显示:抱团联系和桥接联系均正向影响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即假设H1a、H1b、H1c、H1d成立;根据P4、P5模型数据显示: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均正向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即假设H2a、H2b成立。中介效应分析统计见表4。

表4 中介效应分析统计

5 理论意义与管理启示

5.1 理论意义

(1)解释了“为何有的企业在联盟组合网络内耗费巨大成本进行资源转移,而依旧无法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这一现实问题。厘清了在联盟组合网络内实现转移资源价值真正捕获的原因,明晰了不同关系的联盟伙伴产生资源拥塞现象的差异化成因,探究并实证揭示小世界网络结构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为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2)整合信息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归纳总结了小世界网络结构存在的两种联盟伙伴,构建“小世界网络→信号传递→突破性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剖析联盟组合网络内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提升过程,将意图信号引入到联盟网络,证实质量信号与意图信号对小世界网络结构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小世界网络结构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黑箱”。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将小世界网络中不同关系的联盟伙伴进行差异化的信号传递管理,使得联盟伙伴与信息传递适配,最大程度消除企业可能面临的资源拥塞现象,丰富了信息理论的相关研究。

5.2 管理启示

(1)企业在构建联盟组合网络时应当注重缩短网络的平均距离,提高网络聚集系数,使联盟组合网络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结构,同时企业在进行资源交易时,应当关注资源拥有方的联盟网络关系中的其他联盟伙伴,避免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出现资源拥塞现象。

(2)企业领导者应当明晰质量信号和意图信号都在引起资源拥有方注意力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应对处于不同关系中的资源拥有方采取以一种信号为主、另一种信号为辅的信息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以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应对资源拥有者的甄别机制,能够更好地捕获有价值资源,对抗资源拥塞,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

(责任编辑 王建卫)

猜你喜欢

突破性抱团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山西快递企业“抱团”进村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NASA突破性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升空
中老铁路建设再获突破性进展 超百米四线铁路特大桥成功合龙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严秀兰 抱团取暖撬动茶叶大市场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