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革命文化传承现状的分析研究

2022-04-21向子煜张管浩燃

活力 2022年3期
关键词:问卷革命大学生

向子煜 陶 乐 胡 鑫 张管浩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 410000)

引 言

革命文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革命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革命文化为先进文化提供了文化自信的动力。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等方式,对湖南省内代表高校进行调查,根据当代大学生革命文化传承现状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地引导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的有效对策,最终使大学生增强自身使命感、责任感,并主动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通过参考其他研究者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研究者的观察、预测和了解,依据调查需要编制问卷。问卷由个人信息和调查内容两部分组成,分别从“革命文化的认知”“践行革命文化的方式”“弘扬革命文化的情感态度”和“凝聚革命文化的意志”这4个维度进行编制。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本次问卷发放范围广,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回收率达86.6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科学性、真实性、逻辑性与可行性,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小样本的预调研,结合预调研的结果分析后,对问卷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

二、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问卷数据,运用SPSS21.0及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结果如下。

(一)基本信息

在回收的30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比40.6 %,女性占比59.4 %;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管理类等专业大学生均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在学生政治面貌情况中,共青团员占比71.2 %,中共党员占比14.8 %,群众占比13.8 %。

(二)革命文化的认知

问卷调查结果见图1、图2。

图1 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兴趣程度的认知

图2 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了解程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总体认知较好,呈现出可喜的趋势。绝大部分大学生对革命文化持有积极进取的了解与学习态度,有91.42 %的大学生对革命文化有一定了解。这表明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受过一定程度的革命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将其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联系,从而将其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当中,并且他们都透露出了对革命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践行革命文化的方式

1.院校在革命文化教育中的表现

问卷结果显示,93.07 %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革命文化教育情况的评价持积极态度。绝大多数院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革命文化思想,在活动中善于让学生体验实践,将理论真正应用到了生活与学习中。

2.当代大学生践行革命文化的方式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践行革命文化最主要的方式是参与高校革命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学生对教育途径各抒己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开展校园普及革命文化活动是最有效的途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课堂中融入革命文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能够走出校园,走访革命圣地是最必要的途径,身临其境、融入感情的感受会更深刻。

(四)弘扬革命文化的情感态度

面对红色革命遗址遭到破坏的情况,接近半数的大学生会感到愤怒,并会及时去制止此类行为,在此类大学生身上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当发现红色革命文化慢慢消亡时,52.81 %的大学生会积极挽救。综上所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都会主动、积极地挽救革命文化与精神,整体而言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

(五)凝聚革命文化的意志

从表1可知,有72.28 %的大学生认为革命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认识到了革命文化教育在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方面的价值与意义。然而,也有3.63 %的大学生认为革命文化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重要。

表1 大学生对革命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所占有的地位的认知

?

三、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主体,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然而,根据前期和中期问卷调查发现,现如今大学生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理想信念有淡漠的情况,文化认同不够坚定,对于社会、国家建设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缺乏稳定的信念。因此,有必要通过对革命文化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当代大学生弘扬革命文化、传播革命文化的新路径,最终使大学生增强自身使命感、责任感并主动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结合本次调查结果,针对在革命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笔者做出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呈现出较好的态势

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宝藏,其能够在大学生集体中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清晰,多数大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能够达到明史实、晓世情、悟道理、传精神的目标,大学生对弘扬革命文化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各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有序开展

1.革命文化课程体系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融入以革命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设一系列有关于革命文化的课程,并采用专人指导、名师授课、评价多元、教学相长、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逐渐完善高校革命文化课程体系。

2.革命文化教育途径多元化

大学生革命文化的教育不仅借助高校的课程教育平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也在同步发展,对大学生的教育途径也日益精细化、多元化。大学生不但能从影视作品、红色音乐、文学书籍、报纸期刊中了解革命文化知识,还能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媒介终端在互联网上浏览、学习革命文化知识。与此同时,在校园开展活动会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以此让大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并且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学院官网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红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学习革命文化。

(三)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

高校所开展的革命文化教育从某种程度而言等同于革命历史教育,以老师授课或者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传递一些内容,但是这些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对大学生来说有些难以消化,使革命文化教育枯燥而又乏味。教学上缺少完整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无法衔接,学生不能完整地了解革命文化。

2.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化

以理论教育为主,革命教育主要以授课的形式展开。在调查中有学生提到,因为其学校是红色学校,所以有关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较多,有讲红色故事、进行革命文化的主题演讲、开展线下主题团课和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一味地开展固定活动却不进行创新,大学生的参与度也会随之下降。倘若活动能让大学生觉得耳目一新、兴趣十足,便会激起其好奇心,进而促使其积极参与活动。以红色理论为主要内容进行宣传时,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若以发现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效果会出人意料。

四、措施

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从社会层面拓宽途径

1.各地政府与当地旅游局携手加强红色革命文化圣地的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革命文化资源配置,促进革命文化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促使经济持续向上迈进,进一步实现革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实现革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核心。红色旅游产业主要以革命人物故居、革命活动纪念地、革命相关纪念物及所承载的革命文化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手段,吸引更多游客参观。

2.相关部门建设并完善革命文化资源平台

当代大学生了解革命文化的主要途径包括线下活动、网络媒体、书籍报刊、课堂讲座、红色旅游等。开设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网站,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网络阵地,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网络阵地的导向,把握舆论的主导权。除此之外,微博和日志是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革命文化传播的新形式,相关部门更需要把握在此类渠道中的舆论主导权。

3.相关部门保护、管理和利用好革命文物,为革命文化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革命文物不仅镌刻着一代又一代革命人赴汤蹈火、奋勇向前的英雄史,更蕴含着一份又一份爱国且无私、忠实且无畏、勇敢且无惧的情感。因此,革命文物承载着革命精神,包含着革命文化,相关部门必须对革命文物妥善保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物一档案、一物一记录的模式,清点革命文物的数量、品质,对革命文物进行定期检查,使用高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扫描、重塑,最大力度地保护文物。

(二)在高校层面加强教育

当前革命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中主要存在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淡化、革命文化共鸣性不强、革命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思政课融入度不够、革命文化宣传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传播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的工作。

1.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境陶冶与理论践行共同实施

革命文化精神对于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名词概念,在精神内涵的掌握上缺少深入的了解。结合时代背景,可以将革命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融入环节,挖掘融入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革命文化的发展过程,理解革命文化的实质,明晰革命文化的意义。除此之外,高校要“以点带面”,积极发挥大学生党员、团支部、学生会及红色社团的示范作用,将正能量、红色的革命文化学习活动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2.融入教育教学活动

革命文化融入新时代思政课是一直以来的主流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创新授课思路,可以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讲故事、唱红歌、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革命者报效祖国的情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丰富实践路径,引导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探究相关问题,助力课题小组参与社区、纪念馆等革命文化活动建设,将革命故事渗透每个大学生的内心。

3.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基础的试金石,要将革命文化精神融入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情况,适当地促使大学生加入社会各单位进行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成长,将精神贯彻基层工作中。

(三)从个人层面提升自觉

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代大学生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要能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正确对社会进行认知。当代大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传承革命文化精神,自觉地参加各类红色活动,去了解革命历史,从而发扬革命文化的内涵,为日后投身和谐社会建设铺平道路。

结 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从当代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认知、践行革命文化的方式、弘扬革命文化的情感态度、凝聚革命文化的意志4个方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传承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革命文化的传承情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由于数据和样本局限,因此当前研究只做了描述性分析,对于影响当代大学生革命文化传承的因素未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另外,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本研究并不能代表所有地区的状况。对于本研究中的不足,研究者将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改进。

猜你喜欢

问卷革命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中国的出行革命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