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流密码

2022-04-21何建明

民生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流状态

何建明

双流,地处成都平原南边,是成都南大门。大多数外地人坐飞机入川的第一个落脚地,就是双流。

很多人读了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总是对进入四川的蜀道心怀恐惧。时间会改变一切。现在,到四川来,只需搭乘一架银燕,便可从天而降,轻松抵达。

比登天还难的蜀道不见了,展现在面前的是百米宽、百里长的成都市最宽、最长也最酷的马路—天府大道。曾经的蜀道变成了一条彩虹大道,它能让世界上很多城市大道为之逊色。

时空在变,概念也在变。康德说:“空间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而时间也因空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概念。”蜀道难行时,盆地中的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意思是这里“金池汤城,沃野千里”。今日,新蜀道不再难行,只需空中“一大步”,便可跨越千难万险之旧蜀道,滑翔至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天府之国。

而天府之国的新蜀道就在这个令人着迷的地方—双流。

双流古称广都,始建于公元前316年,与古蜀国成都、新都并称“三都”。至隋朝避炀帝(杨广)讳,改称双流(以江安河与府河汇流于二江口而得名)。

在最初的农耕社会,人们看到的广都,不仅原野广阔,而且“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真乃自然天堂也!

双流意自府河与江安河“二江之流”,其实细细考证,也不尽然。

首先是在原广都后双流的这块土地上,府河与江安河并非唯有的两条江流,还有鹿溪河、杨柳河、金马河和白河、清水河等。另外,南河和府河又合称为更长、名气更大的锦江。而除了后面几条较小的江河之外,包括锦江、鹿溪河、杨柳河在内,皆是由“川祖”李冰改造而成的都江堰渠系形成的江流。

故我想,古人并非刻意想随便“捡”条大江大河名换取一个新的县名,而是非常认真地在他们祖辈劳作生息的这片土地上寻找着留下的最重要的生命密码……后来他们找到了,找到了一个看似具有象征意义的“二江”之名。它其实就是这片土地永久生存与世代繁衍生息的生命密码,是支撑成都南大门永远繁荣昌盛的生存状态—不息的涌动、奔腾的流淌,并在这种不息的涌动和奔腾的流淌中实现发展与飞跃。

这就是双流的本质及其意义。

水,久不流动会死臭;地,久不耕作会荒芜。同样,人不劳动与活动,则离死亡不远矣。假如一个社会静止不前,预示着它行将毁灭。

这也是瞿上蚕丛等先祖们为双流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已铸制好的产生灿烂文明的密码。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它一直发挥着神奇的力量,推动着这里的人在生生不息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辉煌。

由此,也让人终于明白:双流,其实就是一种状态,一种对命运奋争而不息的精神状态,一种不甘落后、勇争一流的生存状态,以及一种敢为人先的昂扬向上的状态。

我们常说一个人如果不在状态,他就不可能干出什么有出息的事。在一个关键时刻,倘若一个人不在状态,那么他就失去了一种成功或赢的可能;而倘若一个人一生都找不到自己应有的状态,那么他的一生注定是失败的一生。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如此呢?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历史上,或者就在我们熟悉的这个时代里,同处一個地区、同处一个发展阶段甚至同样的条件下,有的地方发展气势如虹,越发展越有进步,而有的地方则停滞不前、毫无生机,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于其他地方。

这是因为,前者永远在状态之中,后者则始终不在状态之中。在状态之中的地方,人们永远在寻找机会、努力创造、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反之,不在状态之中的地方,人们则是左顾右盼、犹犹豫豫、朝三暮四,最后必定会落后。而一个民族倘若不在状态,那么国家将分裂、人民将受难。

可见状态是何等重要!

它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它是一个地方向前发展的动力,它是一个时代向前发展的支撑,它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崛起的主因。

双流从它最早被称为广都起,就进入状态。那时作为与成都、新都并驾齐驱的“川地三都”之一,它以“百谷自生”“鸾鸟自歌”的天然优势而傲立于成都平原之上。正是有这种“唯吾美富”的状态,让其一直在农耕时代保持着“天府之骄”的美誉。也正是由于有如此奋进的状态,才有了“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的蜀国创世大帝蚕丛在此建功立业—立国与兴建瞿上城。

历史上的双流,醉倒了多少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让陆游先生发出如此感慨:“好风吹我衣,春色已粲然。”

正因为双流“命里注定”有在状态下的随势而行、顺势而为的品格,所以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许多顶天立地的人物都曾在这里叱咤风云—蚕丛先帝“教民养蚕”“礼乐至富”而使他和蜀锦一起声名远播,于是也让双流这片热土有了农耕时代最为醉心的富贵景致:

嫩柳含金古路旁,效原一带尽农桑。

儿童竹马来深巷,都屋书声出短墙。

雨洗红尘春草绿,风梳翠陇菜花黄。

田家乐事予心乐,麦饭蔬羹味转长。

史学家从已知的考古和研究中告诉我们:蜀与蚕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说:“蜀,葵中蚕也。”

蚕丛,即蜀的第一位国王,而蚕丛在双流开创的耕地种桑,使得中国锦丝很早就传到了海外。据说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一次身着一袭蜀锦的袍子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整个罗马都轰动了。

那时,中国丝绸锦绣在罗马价格昂贵,一斤黄金才可换得一斤丝绸。双流对世界的贡献,可以说从蜀王蚕丛开始,而自蚕丛教民种桑起,这块土地便进入了从不落后、从不停滞、从不犹豫的奋进状态……从而成为华夏大地上一匹奔腾于前列的骏马。

所谓状态,它必须在所处时代和所处社会中保持永远不懈怠、永远不含糊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甚至是自悟自省……而非消极等待、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更非自顾自怜、置身事外、得过且过。

自然和物质的正能量“双流”,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行或正向的运动:你动,我动;你进,我进;你荣,我荣;你翔,我腾……这样的“双流”是聚合,是加法,是积累,也是攀向高峰与极致的力量。

双流的历史正是以这样的一种潮流与运动状态在抒写。

大自然恩赐了这里“百谷自生,冬夏播琴”的天府般的土地,智慧而勤劳的蚕丛躬下身段、挥汗播种,于是众庶民有样学样,开始植树种桑、养蚕织丝。这才有了瞿上城,才有了“旨酒嘉谷,可以养父”“嘉谷旨酒,可以养母”的繁荣与富饶。

想当年东汉之后,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各显雄威。据当地民间传说,三国中的魏国彪悍威武,吴国富贵强壮,相比之下,刘备的军队和实力颇有些“弱不禁风”,故他迟迟不敢登基封王。一日,军师诸葛亮视察双流南缘的锦江与鹿溪河的汇合之处,只见黄龙奔腾翻卷、气势非凡,于是立马向刘备呈报“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是称帝立国“好兆头”。这让刘备大喜,随即登基,从此开创了蜀国大业,并为日后形成的“三国鼎立”谱写了一段不朽的篇章。

“白日双流静,西看蜀国春。”难怪李白在“上皇西巡”时难忘蜀地风光而留下精彩一笔:“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蚕丛和诸葛亮的自发努力、自信自为,掀开了广都(双流)历史原初时代的恢宏序章。

“日月明明”,“不朽难获”。双流是中国农耕社会的发祥地之一。然而历史上的双流,并没有因此满足而停滞不前。它在种粮、养蚕与织锦的农耕锦绣图中挥洒自如的同时,审时度势,顺应工业社会发展的潮流而行,在货币交换的唐宋时代,就占据了造纸与造币技术的高位。“广都纸”名扬天下,而被叫作“官交子”的一种始于双流的纸币,则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历史上双流与华阳两县好似两江一水,总是分分合合。即便到了今天,双流大地上仍是“双流区”和“天府新区”之分,然而它们又都属于双流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如同“一个赛场的双跑道”。

双流密码里除了有自然属性和物质属性外,还有哲学意义上的“双流概念”和“双流行为”。这也是双流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的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和方向灯塔。

哲学意义上的双流,代表着事物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它时而是一对矛盾体,时而又是一个统一体;它时而成为运动的对立面,时而又是运动的合力源。

矛盾与统一、对立与和谐,总是相对的。成功者和智者,就是在这种矛盾与运动中不断寻找和创造新的前进动力和成功机会。

我记得第一次到双流,学历史和经济专业的区委书记鲜荣生说的两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句是“双流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一种使命。这种使命就是必须让这个地方永远保持一种生命的活力,一种前行和向上的活力”。另一句是“双流始终承担着一种区域责任。它必须为成都的崛起和发展不遗余力,也必须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竭尽全力”。鲜荣生书记还特意在这两句话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定语:“这种使命和责任还必须是无条件的。”

这是给双流存在与发展精准“点穴”,也是给双流做了一次有格局的“规定”。

双流能有今天的成就,其根本和核心也在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执政者们,懂得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运动中摆正位置、敞开胸怀、拓展格局,并趋利而避害、顺勢而有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符合双流发展优势的前景无限的发展道路。

“天上人间好景同,春光原在画图中。”清人刘沅的诗句,让第一次到双流的人,走马观花式地转悠了一圈之后,都会有如此感觉。而当你深入了解双流的人之后,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创一流的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后,我来到双流,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如热流一般激荡着我的心。干部和群众都拿着《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双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当读完这份关系到未来双流发展的文件时,我这个“外人”都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双流是蜀锦发源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更是新时代泛欧泛亚航空枢纽重大节点,处于成都中优、南拓、西控主体功能区交汇处。因“两场一体”融入东进,因多式联运协同北改,在成都唱好“双城记”、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到2025年,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达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GDP增速,走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前列,“四上”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0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力争综合实力挺进全国百强区前20位。

高标准建成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双流分区,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人才资源总量翻一番。

构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协同发展格局。到2025年,东升、西航港、九江片区城市功能更趋完善,杨柳湖城市综合型副中心能级提升,天府怡心湖片区成型成势,天府国际生物城生命科学创新区功能彰显,规划建设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牧山湖国际社区,“一场两翼、东西互济、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提升“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开放发展能级。力争培育1~2家全货机基地航空公司,构建20条以上覆盖全球重要节点城市的全货机航线网络,综保铁路货运站建成投用,基本形成“客货并举”精品航线枢纽、航空货运转运中心和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到2025年,空港国际商圈基本建成,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

突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共享发展实效。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咖啡时”和“企业幸福中心”成为全国知名企业服务品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趋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初见成效。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智能多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更加健全,三级甲等医院增至5家,享受优质义务教育学生达85%以上,建成全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到2035年,常住人口达到190万,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达到每平方千米50亿元,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构建起智慧引领型、消费驱动型和总部发展型产业齐头并进的现代适航產业体系,力争在全省、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行列!

这势不可当的发展势头,让每一个双流人都感到一种巨大的荣耀与自豪;同样让我们这些“外人”也为双流感到骄傲,投之以羡慕。

这是2021年初的“双流春潮”。

半年之后,当我再一次来到双流时,双流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我送来“滚滚热浪”:2021年上半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保障飞机起降17.3万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237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1%、49.0%、15.6%,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6%、86.9%、102.6%。其中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内仅有的两家突破2000万人次的机场之一。飞常准监测数据显示,双流2021年1—6月客运起降架次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七。

时间仅过半载,“飞”的双流已经飞出了几个全国第一!这可不是一般的数据和流量,它昭示着一种巨大的前景与未来的潮流。

今天的双流人,有理由有资格自信与自豪。因为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呈现着新发展、新状态、新格局。在他们的头顶,起落与飞翔的银燕让“航空经济之都”正以昂扬的态势迅速形成,并日趋彰显巨大潜能,宛如超级涡流,吸引和聚集着全球的高科技、大资金与高端人才。与此同时,勃发于双流大地上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经验,同样以万马奔腾般的态势传送与输送到世界各地,使得“天府门户”“中国双流”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这就是双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与进步的洪流;

这就是双流,人民的幸福与执政的实际高度契合下的美满与和谐的暖流。

这,也正是我深情抚摸双流之后所发现和感知的这块土地上千年不朽的生命密码。它永远青春永驻,活力四射!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本文节选自《流的金 流的情—双流纪事》一书,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双流状态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双流板坯侧面鼓肚与边角挂钢原因与对策
双流机场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极端的状态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无人履带装甲车双流传动系统研究计算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