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士杰:好使的“烧火棍”怎样炼成
2022-04-21孙佳丽俞永均
孙佳丽 俞永均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竺士杰(右一)
离地近50米、8平方米大的桥吊驾驶室是竺士杰工作的地方。只见他熟练地操作着桥吊起重机,稳钩、着箱、闭锁、拉升、落箱、开锁等动作一气呵成。仅一分钟,一个集装箱的装卸工作就完成了。
春风拂过桥吊,架上的锁链来回晃荡,惊不起竺士杰脸上的一丝波澜。干脆利落地装卸完一船集装箱后,竺士杰活动了一下手指,望向身后的港口。这个他奉献了20多年的宁波舟山港,已在2021年成为全球唯一年货物吞吐量超12亿吨的“超级大港”。
竺士杰的父亲是位高级电工,一有空余时间就在家摆弄电焊枪、电容、电路板之类的器件,让竺士杰从小对技术工人充满崇拜。
5岁那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整套汽车模型玩具。他最喜欢的是其中一辆红色大卡车,用来装载他的童年“宝物”。“我那时的想法很简单,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一名大卡车司机,载着我的货物满世界地跑,那一定很幸福。”竺士杰说。
怀揣对大型机械的好感,竺士杰走进了校园。初中毕业后,他人生中第一个选择题来了:上高中还是读技校。
“这个选择的内核,是我以后该做别人想要我做的事,还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我选择了后者。”于是,竺士杰去了宁波港技工学校,学习港机驾驶专业。
真正点醒他的是技工学校语文老师的话:“人在社会上分‘栋梁’跟‘烧火棍’,那些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的是‘栋梁’,你们考上技校的就算是‘烧火棍’。但‘栋梁’有‘栋梁’的用途,‘烧火棍’有‘烧火棍’的用途。为社会作了贡献的,都是人才!”
竺士杰从此有了人生目标—成为一根好使的“烧火棍”。
1998年12月,他被宁波港北仑国际集装箱公司录取,并被分配至龙门吊岗位。竺士杰至今仍对首次爬上龙门吊的情景印象深刻。
“龙门吊的驾驶室距离地面20多米,我跟着师傅徒手攀爬进入驾驶室,入目就是一大排按钮。龙门吊底下堆的5层高的集装箱和眼前一直在晃动的吊具,让我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师傅告诉竺士杰,龙门吊的工作是在码头集装箱堆场里,用吊具将集装箱吊起,摆放在不同位置、叠放成不同层高,或者在堆场与卡车之间进行集装箱装卸吊装作业。
看着一脸茫然的竺士杰,师傅拍了拍他的肩:“就是让你在空中用龙门吊‘穿针引线’。”竺士杰恍然大悟。
“穿针引线”的背后蕴含着无数的“门道”:在操作中,龙门吊司机需要通过调整吊具的位置和角度,将吊具上4个锁头对准集装箱上仅手机大小的锁孔,全部对准后,再将这4个锥形锁头同时插入到集装箱锁孔中,完成着箱闭锁,随后才能将集装箱吊起来。
一根好使的“烧火棍”该如何炼成?竺士杰的答案是苦练。
第一次操作龙门吊,竺士杰花了整整5分钟,终于吊起第一个箱子。不服输的他从此“扎根”在驾驶室内拼命练习,有问题就向师傅请教。终于在3个月后,竺士杰顺利出师,师傅有些吃惊,一般熟练掌握龙门吊,最起码需要6个月。
“被分配至龙门吊岗位后,我在开心之余还有点小遗憾。要知道,码头上个头最大、操作要求最高的机型,是桥吊。每次看到桥吊司机,我总会心生羡慕。”竺士杰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99年,宁波港集装箱装卸业务开始快速增长,公司提倡一岗多能,倡导年轻司机特别是起重类工种的司机多学一门技能。
人生的第二次重要抉择摆在竺士杰面前。选择龙门吊,他技艺熟练,可以拿着稳定的收入开始带徒弟。选择橋吊,意味着要重新从学徒干起,收入锐减。
竺士杰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跑去报了名。他知道,这是他转型桥吊的最好机会。
“尽管都能用来起吊集装箱,但桥吊和龙门吊截然不同,单是离地高度就翻了一倍。”竺士杰说,别看他现在能“如履平地”,当他第一次进入离地49米的桥吊驾驶室,只会盯住脚底下铺满的镂空网格,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不仅离地高度翻倍,桥吊主要针对船上的集装箱开展作业,竺士杰的操作环境从静态变为动态,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高了好多倍。
“师傅介绍完桥吊的操作要领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后,就放手让我试试。我握着操作手柄全身使劲,身体弯腰下匐,脸都快贴到下视玻璃上了。但操作了10多分钟,晃动的吊具依旧不听指挥,最后还是师傅出手,不到两分钟就吊起了那个箱子。”竺士杰回想着当时的场景,无奈地笑了笑。
一根好使的“烧火棍”,是不能服输的。
为了更快学会桥吊,竺士杰白天跟着师傅学,休息时间就找优秀的桥吊司机“取经”。依旧只用了3个月,竺士杰顺利考取桥吊操作证,成为同一批学习桥吊学徒中的第一人。
从一小时起吊20个集装箱,到一小时起吊30个集装箱,6个月的练习,让竺士杰跻身桥吊班“老师傅”行列。两年后,他的名字成了“龙虎榜”上的常客。要知道,只有每个月操作水平排名前十的师傅才能上榜。
“得心应手只是表象。其实随着操作水平的提升,我的疑问却越来越多。”竺士杰坦言,因为他很难把小车稳钩定位一步做到位。
尤其在“靠箱”操作时,竺士杰容易“缩手缩脚”,生怕挡位推过头,导致吊具晃动控制不住,与被靠的箱子碰撞,发生安全事故。每当这时候他都会想,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
为此,竺士杰跑遍了整个桥吊班。有一次,他抓住手机吊坠,将手机从口袋里拉出,手机像钟一样在眼前来回晃动。顿时灵光乍现!对,可以运用钟摆原理,通过控制驾驶室平台的加、减速,稳定被吊物体。
第三次选择出现了:放弃操作效率,一遍遍试验全新的操作方法,还是按部就班,守住“龙虎榜”上的排名。竺士杰没有多想就选择了前者。
磕磕绊绊近一年,竺士杰终于能自如应用新方法,每小时轻松起吊40多个箱子,同时使用不同国家生产的吊机都能做到精确稳钩定位,连桥吊的机械故障率也下降了不少。
他的名字重新回到了桥吊班的“龙虎榜”,又因多次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达飞突击队队员。同事们还送了他一个绰号—“救火队队长”。
2004年6月,24岁的竺士杰被派遣到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支援穿山半岛上新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同时承担起了传、帮、带的任务。
很快,他被提拔为桥吊二班工班长。担任工班长后,竺士杰的任务对象变成了20多名班员。手把手教学的效果虽然好,但是范围小、进度慢。于是,这个从小讨厌写作文的人拿起了笔杆子,花了3个月,手写完成了8000字左右的操作法第一稿。
出乎竺士杰的意料,他以为的“小打小闹”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公司专门抽调经验丰富的操作司机及写作人员,将操作法逐字逐句进行推敲、完善。2006年12月,“竺士杰桥吊操作法”诞生。
在操作法的推广过程中,公司的集装箱作业量从2004年的11.5万箱,增长到2014年的470万箱,来往船舶变得越来越大,新型空箱吊具等新设备以及新船型陆续出现。每次试验好新方法后,竺士杰都会记录下来,补充到操作法的培训推广中。
这些年,竺士杰获得的荣誉有很多:“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大国工匠”……
他攻克的技术难关也很多:在全国率先试行“集卡双拖平板”,提升新型空箱吊具作业效率,提高桥吊一次着箱率,提高桥吊故障间隔率等。他所在的码头还成为单体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二的集装箱码头。
“很多人说我懂创新,其实创新就藏在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每一颗心中。只要肯动脑、多钻研,任何人都能創新。”竺士杰说。
2019年以来,竺士杰和他的团队继续完善、丰富桥吊稳关技巧和前、中、后的作业要领,将“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升级到了3.0版本。令人惊喜的是,3.0版本还被编进《大国工匠》系列丛书,命名为《竺士杰工作法》在全国发行,并配套拍摄了视频课程《竺士杰工作法—减速稳关操作法》。
显然,竺士杰这根好使的“烧火棍”,已经成长为充满匠心的“栋梁”。
尽管众多荣誉加身,竺士杰依旧忘不了那天。2020年3月2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浙江之行的第一站来到了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劳模”,这是总书记在离开港口前,留给竺士杰的嘱咐。这是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我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心无旁骛钻研技能的工匠精神,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去引领、带动身边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为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贡献自己的力量。”
竺士杰在方寸空间,笑出了对未来的远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