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分析
2022-04-21谢学福
谢学福
摘要:近些年,玉米种植产业发展尤为迅速,为了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收人,需要不断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玉米高产奠定技术基础。因地制宜选择玉米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良好的适应性等特点,是优良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玉米品质和产量不稳定,影响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在当地大力实施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引言
为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需严格把关玉米种植的各个阶段。不仅要选择适合种植区域、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在播种时还要科学拌种。在玉米生长阶段,科学定期的田间管理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只有严格把控玉米生长的每一个步骤,才能确保玉米真正实现丰产。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玉米品种的选择与种子处理
对玉米培育种植相关工作来说,选择种子是最重要的环节,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到玉米的质量及产量。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播种情况,选择适合的玉米种子,采用有效的玉米播种管理方式,力求最大化地挖掘我国玉米播种产量的潜能。在选择优质玉米种类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质量高、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同时也应尽量选择种子饱满、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害的玉米种子,然后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培育出一批质量较好的优质玉米种子。一般来说,种子处理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关乎到种子的成活率。在正式开始播种前必须认真做好种子的筛选工作,去除质量不达标的玉米种子。通常,玉米种子晾晒处理的时间不能少于24h,充足的晾晒能将种子表面的各种病毒和细菌全部杀死,以此提高种子的利用效率以及通透性,从而提升玉米氧化酶的活性。由此可见,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种子的处理环节对于整个玉米栽培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相关人员应该对这方面的问题加以重视。
1.2栽培要求
首先,要掌握玉米生长的整个过程;其次,要研究玉米的生长环境;再次,并不是所有的玉米生长环境都是理想的。因此,还需不断改良玉米种子,改良玉米的抗旱、抗洪能力及生长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更多采用杂交、基因改良的方式研发新型的种子。播种前要晒种,其目的是灭杀种子表面的寄生菌,也可以选择浸泡的方式灭杀寄生虫。泡种是为了让种子的发芽率得到保障,使种子预防病虫害的能力有所提升。
1.3重视土壤选择
相对于其他的土生农作物而言,玉米属于土壤根系较为发达的土生农作物,具有较强的土壤适应性,对土壤没有过高的施肥要求,但是对含水量及生物肥料的用量有较高的要求。虽然我国玉米具有很强的土壤适应性,但是必须要全面深入地做好玉米土地播种的有关管理工作,力求提升我国玉米土地产量及播种质量。需要对整个玉米土壤体系做好严格的玉米播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选择土地时,应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良好、具有较高土壤通透性的土地。因此,重视土壤的选择对于玉米栽培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4加强对玉米生长的管理
完成玉米前期种植工作后,需要对其整个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升玉米生长的成活概率,确保玉米的产量。最主要的幼苗管理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管理阶段,分别是玉米的发芽幼苗管理阶段和抽穗阶段。玉米的发芽幼苗管理阶段是玉米幼苗植株叶片及叶系根茎生长周期分化的关键阶段,直接影响玉米植株根系生长,对玉米植株根系发达成熟程度的级别高低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应不断强化对玉米的幼苗管理。除此之外,还需第一时间将杂草清除干净,选择适合的生长肥料,结合幼苗生长的实际情况确定追水和追肥的时间等。以适合的方式、合理的追肥形式,确保玉米种植产量得以提高。第二阶段是抽穗阶段,这个阶段必须要注重玉米培育土壤工作,最大限度为玉米根系生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经过不断改进,用良好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因此,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以良好的管理技术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2玉米田间管理措施
2.1间苗、定苗
播种一个星期后,检查玉米种子出苗情况,如果发现坑穴内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需要及时补苗。通过带土移苗补栽的方式,减少植株之间的差异,一般补苗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可以提高幼苗成活率。间苗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病留壮”等原则,在间苗的时候,尽量拔掉弱苗、杂苗,以免造成玉米植株大小差异。间苗、定苗一般在晴天午后进行,经过上午光照后,病苗、虫苗、弱苗等生长不良的幼苗,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2.2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对玉米进行水肥管理。根据玉米不同时期水肥需求,及时进行追肥。定苗后到拔节期,需要追肥一次,苗期追肥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叶的作用。苗期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少,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适当灌溉少量的水,帮助植株吸收肥料。穗期是玉米拔节到抽雄这一时期,一般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是玉米生长最快的阶段,直接影响到穗花数、果穗大小、穗粒数等。因此,玉米穗期需要壮杆、促进果穗分化,实现玉米高产。穗期植株生长旺盛,太阳辐射大、植物蒸腾作用强,需水量比较大。因此,在抽雄期间遇到连续干旱天气,需要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到玉米花期授粉,造成玉米空杆率比较高。穗期浇水两次,一次在大喇叭期追肥时,配合施肥浇水;另外一次施在玉米抽雄后,茎叶生长速度比较快,这个阶段玉米种植地需水量比较大,以免影响到玉米抽丝、授粉,降低玉米结果率。籽粒期需要追花粒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强玉米的千粒重。
2.3病虫害防治
在不同阶段,要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玉米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造成的一种病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容易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主要通过农业防治措施,选择抗逆性比较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发现感染植株立即处理,调整玉米播种周期,避开病毒传染高峰期,可以降低粗缩病发生概率。夏季气温比较高,降雨量比较集中,空气湿度比较大,是玉米纹枯病高发期,玉米纹枯病是由于立枯丝核菌造成的玉米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果穗及包叶。纹枯病采取农業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通过选择抗病强的玉米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水分管理和中耕除草等措施,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玉米害虫防治坚持生物防治技术为主,通过投放赤眼蜂、白僵菌、七星瓢虫等益虫或者生物制剂,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玉米栽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只有充分做好玉米栽培技术与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才能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怀龙.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乡村科技,2020,11(24):102-103.
[2]吴锐.玉米栽培新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20(14):66.
[3]支慧.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1(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