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教学策略
2022-04-21王瑞雪
王瑞雪
摘要:社会性是个性特质的一部分,通过在游戏与生活中与人交往逐渐习得。混龄游戏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共同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大量有关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经验,进而实现社会性发展。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混龄
引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社会领域的学习尤其如此。社会性是指个体人格中与集体关系有关的特征,具备社会性的个体能够更多地实施有益于外界的行为,同时因和环境形成紧密联系而提升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游戏化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一)满足幼儿的社交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有社交的需求,期望从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爱,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這是个体基础需求的一部分。幼儿园大多实行同龄分班的制度,但是幼儿具有与其他年龄幼儿交往的内在需求。年龄稍大的幼儿期望与年龄小的幼儿接触,感受自己“大孩子”的地位,体会因成长带来的身心优势;同样,年龄小的幼儿也期望与比自己大的幼儿相处,他们往往将哥哥姐姐们视为成长的榜样。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玩,是一种交往常态。混龄游戏可以顺应幼儿的内在需求和行为模式,让幼儿回归真实的儿童交往环境,满足幼儿的社交需求。
(二)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混龄游戏在开展过程中充满了多向度的互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遵守规范的意识等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混龄游戏对幼儿而言是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形成与生活本体相融的教育样态,让幼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关于社会交往的经验。一方面,混龄游戏打破了不同年龄段之间的阻隔,幼儿的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能够丰富幼儿的交往体验;另一方面,混龄游戏能够以“小学大”的独特优势,引导年龄小的幼儿向年龄大的幼儿学习,在观察中模仿年龄大的幼儿的社会交往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幼儿户外混龄游戏教学策略
1.幼儿户外活动,同一目标不同发展层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游戏教学法受到了幼儿教师的青睐,其中,户外混龄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中的盛行活动。这种游戏要求活动目标和整体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以此满足幼儿的多层次需求。在户外混龄游戏开展之前,可以通过教学项目组对相关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锻炼活动,以此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强化幼儿的运动技巧。
例如,在开展“小蜗牛学本领”的活动时,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幼儿的钻爬能力。为此,教师可以依照现有的幼儿园设备,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类型的钻爬道具。同时,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计划。小班的要求可以适当放低,引导幼儿以半爬式的方式钻爬过短距离的透光隧道。而中班的幼儿可以匍匐前行一段距离,再钻过一段较长距离的半透明隧道。针对大班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直接爬过一段较长的黑暗隧道,并且保持一定的速度。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提示选择适宜的游戏器材和游戏方法,钻爬过不同的障碍物,以此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引导幼儿克服怕黑的恐惧心理,在游戏实践中探寻到新的钻爬方式,以此强化幼儿对钻爬活动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2.鼓励交流沟通,促进思维发展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不同性格的幼儿,不同幼儿有不同的成长轨迹,教师应该正确把控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开展思维引导,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强化幼儿的思考能力,让幼儿能够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世界。在户外混龄游戏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还需要重视游戏的思维启发性,确保幼儿能够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活跃思维。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游戏内容和开展形式,以便于幼儿能够在嬉笑玩闹中收获知识,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碰碰球”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混龄游戏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聚集起来,对幼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分别发放两个小皮球,一名幼儿负责一个小皮球,两个幼儿面对面站立蹲下,分别将自己手中的小皮球推出,若是两个小皮球撞到了一起,则计一分。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会思考“如何让两球相撞”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能够启发幼儿的思维,实现思维的碰撞。
3.游戏材料投放,设计趣味游戏
游戏教材是游戏教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户外游戏趣味性和多元化的重要途径。对户外混龄游戏的游戏材料进行创新化投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诱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引导幼儿立足于实际生活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游戏材料。
例如,在开展“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幼儿进行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动植物的食物链是怎样形成的吗?大家一起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大鱼会吃小鱼,小鱼会吃浮游生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下面,我们一起制作大鱼和小鱼的模型,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材料呢?”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会自发地思考问题,寻找制作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工作分配,让大班的幼儿负责剪刀的使用,让中班的幼儿进行绘画和涂色。不同阶段的幼儿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游戏材料的制作,有利于提高游戏参与度和幼儿的动手能力。
结论:总之,混龄游戏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互动起来,可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要注意混龄游戏的整体设计,为幼儿提供能玩到一起的环境,促进幼儿自主的混龄交往,并实施适当的教师指导,让幼儿在快乐互动中得到成长,积累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社会化经验。
参考文献:
[1]茅松娟.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成长中的价值[J].启迪与智慧(下),2020(07):33.
[2]孙巾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现状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0(07):38-39.
[3]柯宝莹.幼儿园混龄式户外活动区创设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60):161-162.
[4]张莉.多元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20(3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