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每课一新闻”分享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作用

2022-04-21沈春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分享共情新闻

沈春梅

摘要: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这个学科的教育以达到增强广大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目的。本学科主要功能体现为育人功能,旨在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青年。通过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的方式来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新闻;分享;共情;能力;习惯

根据2011版本的新课标总体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以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核心社会价值体系建设为教学导向,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分阶段和分层次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注重综合性地、有机地整合社会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知识和当代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等多方面的学习教育内容;与我国初中阶段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国际社会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引领学生主动关注社会事务、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规划人生,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好公民是这门学科的育人任务。

一、山区初中生对时事关注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合作联系的密切,初中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展,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日益增多。初中生身心发展有几以几个特点:一、好奇心浓厚,初中生对外界信息充满求知欲,但对媒介信息没能加以选择,并且相当一部份的山区初中生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及时的引导。二、处于青春期,对异性有憧憬、关注的信息倾向于偶像式信息、娱乐信息,如:游戏、抖音视频等。这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国家事务的关注程度不高给我们传授关于“我与社会、国家”这部分的授课内容时造成很大的困难。学生没有关注民生问题,因此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只有让学生去感受体验,从而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

二、分享引共情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一句关于与人共情的名言:“穿上病人的鞋子来感受与观察病人的体验”。共情表现为为感同身受、从而引起倾听者的共鸣。共情教育需要通过积极深入倾听、设身处地、敏锐观察思考、准确作出回应、引发自我领悟这几个关键阶段得以实现。抓好情感教育态度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工作是我校本学科三维课程教学发展目标建设中的首要的一个教学发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与落实并不是一天或者是一周能达到的目标,需要不断引导、纠正。

只有真正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这个目标,才能更好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实,仅靠思想上灌输、说教是永远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地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才能真正有效获得向上的、向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一些女学生分享神州十三号升空的新闻,立志要做一名众人像王亚萍一样的新时代女性;他们会以这些正面的事例、积极传播的正能量的人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樣和前进动力。虽然她们现在还不能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会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还会以负面的事例作为警示,知道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比如:传授“自立自强”这个内容,老师灌输知识的效果不如学生在分享奥运冠军全红婵的事例中得到自我感悟强。

三、分享促提高

分享新闻能够促进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1.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科学教育和个人才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当代这个经济迅猛发展和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变得日益频繁的社会,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也日益在增强。作为一个现代化新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具有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仅是要我们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更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让更多的千千万万的人以我们为导向。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同学精心的准备材料,组织语言,到讲台上勇敢的分享,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底。

2.概况、抓关键词语和有效信息的获取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3.书写能力;小学的时候接触道德与法治停留在听、说的阶段,但进入初中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要书写。在答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语言表达缺乏学科的术语,并且组织答案的角度比较单一。如:“材料:林如同学在校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请问林如具有什么品质”很多同学在答题时就写林如是一个好人,没能体现学科的术语。我们在分析林如同学的行为时可以从友善和自立自强这个两个角度进行评析。通过分享新闻活动,学生在获取新闻时可以从主持人的解说中扩展思考的角度,也可以在分享中通过各个同学的思维碰撞激发思路。

四、分享成习惯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在书中曾经有一段对人类行为习惯的经典哲理话语,那就是:“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关注国家时事、社会热点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种下了同学间分享新闻这种行为下收获了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国家时事的良好习惯,相信也会收获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个人情怀和主人翁性格。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与新闻分享相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能力的提高。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兴趣是的最好老师,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从而更好的落实课堂目标。

参考文献:

[1]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与依据

[2]共情的理论,网络资源

[3]最高级的善良,是学会共情,网络资源。

[4]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猜你喜欢

分享共情新闻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孩子,我们慢慢来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