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2022-04-21叶思露
叶思露
摘要:网络语言一般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以及人们在网上交际所用的语言,或者也可以讲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用的语言。它生动活泼,传递信息简便快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网络语言毕竟是一种在不断发展的不稳定的语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它健康地发展,有必要对它的分类及特点进行研究,对它的规范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学语文;教育
引言
网络语言一般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以及人们在网上交际所用的语言,或者也可以讲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用的语言。它生动活泼,传递信息简便快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但网络语言毕竟是一种在不断发展的不稳定的语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它健康地发展,有必要对它的分类及特点进行研究,对它的规范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语言文字教学中出现不规范用语
所谓网络语言,实际上就是指活跃在虚拟网络中的群体在交际时经常使用的词语,而这种语言与现今社会推广普及的规范性语言文字之间产生了一定矛盾。主要表现形式(:1)字母词语,如YYDS(永远的神)、NBCS(与我无关)、XSWL(笑死我了)等;(2)表意数字,利用数字的谐音表达意义和完成任务,如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514(无意思)等;(3)叠音词,如躲猫猫、范跑跑等。部分使用英文缩写、数字谐音等替代规范性的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与交流,更有学生将这些网络用语应用到语文作文写作当中,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语言表达上的牵强,这对规范化语言文字的使用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势必会造成规范化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大幅度下降。
(二)容易导致中学生自身价值观出现偏离
在网络背景下,中学生能够既轻松又容易地获取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这部分素材资源中可能会含有诸多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信息,这对于正处在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这会对其明辨是非、判断对错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中学生自身价值观逐渐偏离正轨,这与接受教育时需要塑造的正确世界观存在偏差,从而对中学生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以及社会产生影响。
二、网络语言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对教师队伍加强网络培训
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时期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丰富自身网络知识储备量,也可以详细了解网络知识,从而逐渐拉近自己与先进网络文化之间的距离,进而在语文教学当中大幅度降低互联网文化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自身网络水平的提升可以快速缩小师生、生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高度重视分析和纠正网络语言,可以有效解决和处理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现象。
(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随着近些年来互联网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所以,禁止學生与网络进行接触是不现实的,但是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以此来正确引导和影响中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单纯依靠教育部门并不可取,这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让其意识到引导中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重要性,进一步接受网络语言和文化。舆论媒体、教育部门和监督部门等通力合作,可以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以及法律等诸多方面来完成。
(三)利用互联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保持愉悦、愉快的情绪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其头脑清明。在网络背景下,开展互联网中学语文教学能够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强烈欲望,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自身学习表象,又可以强化中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网络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生动画面和和缓动听的音乐,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寓教于乐的动画,这可以为中学生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从而刺激中学生的多重感官,增加中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先进的网络辅助工具不仅可以唤起中学生的学习感知,还可以激发中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让中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当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四)运用多媒体提升语文课堂质量和效率
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美育因素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具备如此性质,语文学科才成为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正确指引下,中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够被激发出来。在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常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于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和古诗词相对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中学生理解诗歌等诸多经典文化。例如,在欣赏戴望舒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现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图景,并借此构成一个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让中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美好理想与对希望的追求与憧憬,进而对作品意义进行深刻的理解。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动静结合以及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来刺激学生感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借助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先进的网络条件开展教学。在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用相对客观的态度来应对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并采取较为理性的方式来应对。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将网络教学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在虚拟的广阔天地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1]侯荣燕.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天津教育,2019(14):167.
[2]邓桃芳.浅谈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