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2-04-21刘学坤
刘学坤
政治建设是促进党的团结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政治建设作为促进党的团结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通过政治建设确保党员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把政治意识、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作为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能力和政治文化等对于团结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政治建设这一管总管根本的建设实现的。为了实现政治上的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涵养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和提高政治能力等要求。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10]。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10]100
增强“四个意识”是加强党内团结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路径。这一论述构建起了团结与“四个意识”之间的逻辑关系。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國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11]2016年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些重要论述和党内法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通过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党的领导,尤其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党的团结水平。通过增强“四个意识”促进和保障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这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方法论层面上的统一。增强对“四个意识”的认同和践行,是新时代提升党的团结水平的重要路径,在党的实践中正在形成更多的经验和理论积累。
制度建设是促进党的团结的重要保障。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党的团结的一项重要实践。维护核心是促进党的团结的保证,这是百年党史形成的重要经验。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保障。202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认为,百年党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党在重大时刻凝聚共识、果断抉择的关键,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团结和带领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现实对党的团结和领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要性所在。特别是,“两个确立”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同时把全国各族人民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
对破坏党的团结的风险进行治理是推动党的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风险是破坏秩序和团结的重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着力防范化解党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2]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都是能够从根本上破坏党的团结的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不断提升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团结对于党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了威胁党的团结的因素及其治理路径,提高了党应对自身风险的能力,化解了党的团结面临的一系列风险。
二、民族团结:保持团结的重要方面
民族团结是我国保持团结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宗旨,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动形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立足国家安全战略和中华民族利益高度看待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新时代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民族团结和通过民族团结凝聚力量的重要性,强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团结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规范,将团结作为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维度。其重大理论成果是着眼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一最高利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民族团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的战略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最重要的创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0]29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依托形态。西方一些国家的民族政策侧重保持身份差异、文化差异,试图以此解决族裔冲突问题,但其结果通常是强化了种族差异和对立,乃至滋生种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我国着重强调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指引。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中华民族团结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正是对民族团结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各民族携手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理想信念,构筑起了民族团结的牢固的精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14]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话语体系的理论关键词。
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共享发展等理念,是巩固民族团结的系统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14]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成功探索和牢牢把握团结凝聚和发展繁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关系进行了阐释:“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10]300新时代,党进一步掌握了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规律,探索出了以发展改革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策逻辑。
重视精神文化认同因素对民族团结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等维度上的团结,从文化、经济、情感和内生动力等角度揭示了民族团结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4]這些重要论述揭示,各民族在历史上不断交融,最终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既是社会性亲缘关系的演化结果,也是政治和文化的建构结果。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共同的血脉、文化、连结、梦想,成为民族团结的理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重视同根同源这一共同的血脉和连结,重视历史情感对于民族团结的作用,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13]。
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强调民族互嵌。城市化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新的聚集形态和人口流动对新时代民族团结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提出了针对性要求。他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这些论述指明了基层社区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具体路径。二是强调依法加强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法治框架进一步完善。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15],强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凝练出了“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这一宝贵经验[14]。进入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深化。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历程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推动、实现和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1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领导民族团结工作中,要把抓民族团结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14]。
三、社会团结:保持团结的坚实基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团结语境下的社会团结包括党与人民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政党之间的团结、军政军民团结等。在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辩证关系、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团结成为一种“大团结”,即融合政治性团结和社会性团结。人民利益和目标的一致性是我国社会团结的重要优势。党与人民的团结是我国政治团结的核心形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形成不可割裂的团结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民是集体范畴,人民团结既包含公民个体的团结,更包含个体联结为人民整体的团结。我国的人民团结与社会团结是统一的,人民当家作主政治理念中的政治团结与公民团结也高度统一。同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建立政党之间的团结。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第一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党与人民团结的目标,也是社会团结的重要维度,还是党领导全部团结事业的根本方法论。
人民至上立场是党和人民团结的坚实政治基础。“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这一立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形成了以团结为重要内容的脱贫攻坚精神和团结抗疫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16]。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新时代各项伟大斗争中,党与人民的团结关系得到显著加强。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发挥了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的团结功能。党领导整个团结事业,需要通过科学执政和群众路线等来保持与人民的团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处理与社会关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重要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7]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为人民服务,赢得人民信任,接受人民批评监督,通过这一内容和过程形成党与人民之间团结,这也体现群众路线的科学性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党员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推动群众路线适应新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18]。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发挥群团组织的团结功能,提出要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19]。
系统治理脱离群众现象以保持党与人民的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脱离群众的现象进行了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仍有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是影响党群关系的核心因素,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通过整治纠正“四风”问题有力促进了党与人民的团结。
第二是人民的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维度。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文化血脉、民族自信等形成的团结,是激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同样是人民团结的重要维度。在革命时期,团结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通过团结革命力量实现革命目标。在建设、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通过现代化的团结理论进行协调。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化解了影响社会团结的风险,人民团结实践在新时代得到极大创新发展。由于人民的范畴与统一战线成员的范畴高度重叠,新时代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际上也最终指向促进人民团结。
新时代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建设是党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路径。党提出要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民生促进民心凝聚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逻辑。团结与人民的实际生活质量保障和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保持团结的一条重要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满足,人民获得感的增强促成高质量的社会团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团结。新时代的社会建设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的状态,共享理念的贯彻增强了团结的自觉性。在中国特色反贫困过程中,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使贫苦群体、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重大改善,社会团结意识显著提升。
社会治理机制与团结机制形成协同效果。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凝练提出了新时代“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使团结的社会基础更为扎实,深化了对社会团结规律的认识。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创新,有效地发挥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作用,起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元协同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团结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中国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社会治理和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团结。户籍制度改革、流动人口教育、社会保障问题等不断得到破解,这些实践为社会团结的生成提供了社会结构的支持。城市和乡村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夯实了城乡社区社会团结的社会结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每一目标都在客观上对乡村社会团结具有保障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以保持社会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20]。这对新时代处理人民利益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社会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是政党的团结。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促进政党团结。这一制度是基于政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制度,也是促进各政党、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大团结的重要制度。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联系人民并促进人民之间的团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具有团结的内在取向。政党团结既促进政治上的团结,也促进社会上的团结,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政治团结促进社会团结的内在机理。
多党合作是发展社會主义民主与促进各政党团结奋斗的重要形式。一方面,我国的多党合作形成团结的民主政治,各政党间形成团结的政治关系。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团结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21]。另一方面,多党合作提供团结共事的政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21]。
第四是军政军民团结。军政军民团结是新时代社会团结的又一重要维度。团结的军民关系是我国国防能力的最重要保障。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培育和形成了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军民团结。始终坚持发挥军政军民团结这一特有的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军政军民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不断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22]中国共产党推进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基础是军政军民团结,同时这一体系和能力又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通过提高法治化水平以及军民融合体制改革等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成为通过科技协同和军民团结提升国家国防整体实力的重要实践。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体制机制不断成熟。
四、国际团结:保持团结的外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是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问题和挑战的目标和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团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成为促进国际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全球性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国际团结理念和目标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一个促进国际团结的体系,包括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等。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相关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制造了分裂和矛盾,阻碍现代世界体系成为一个团结的共同体。我国对国际团结采取了极为务实的态度,倡导国际团结的价值理念,同时通过具体实践促进国际团结在意识和行动上的深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团结的核心论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人类团结的科学主张。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全球性问题、威胁和挑战的判断和解决路径的探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层面的运用与发展。针对国际社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关于国际团结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路径,为全人类团结勾画了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新型团结观,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团结观的当代实践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团结观与当今世界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团结实践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推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到共识的形成,也是促进国际团结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国家所鼓吹的压制差异、制造依附关系的小圈子式、旧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促进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这一倡导及其实践推动国际社会形成更大程度的团结共识。在促进国际团结的具体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一系列重要路径。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2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所唤起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国际团结的重要集体意识。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促进国际团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愿景和最大化价值共识,是激励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共同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有助于凝聚国际社会的团结意识,更有助于激发世界各国的合作行动。国际团结首先需要平等与合作。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平等处理强弱不同、大小不同和贫富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合作是我国在国际团结实践中的主要政策主张和话语。“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23]成为国际团结的生动描述。
和而不同是促进国际团结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尊重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提出国际社会和平和睦和谐理念。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近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再次证明,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23]尊重差异有助于促进国际团结,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应在平等尊重理念下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这种国际团结观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国际团结的智慧。
推动政党的国际团结。同国际上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重要原则,团结国际民主政党也是中国共產党在百年团结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政党的国际团结。在2017年11月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政党应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强调政党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团结目标的责任。“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24]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提出:“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25]。这些论述为政党的国际团结和政党推动各国家的团结贡献了智慧。
发挥国际团结的经济社会人文效能。首先,全球团结抗疫的倡议和行动是中国国际团结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团结抗疫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关于抗击疫情的基本政治主张。2021年5月,习近平在全球健康峰会上提出了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26],提出全球应团结抗疫、同舟共济,反对对病毒和疫情的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在2020年6月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提出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在2020年11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锅、推责,干扰的是全球合作抗疫大局。我们要推动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扫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国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27]其次,中国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人类面对共同特殊挑战背景下国际团结的又一重要范例。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推国之交、民相亲,在全人类渴望共克时艰、团结向前之际,为世界携手直面挑战注入了信心、带来了动力。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全会表决通过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这是在体育文化交流层面对国际团结的践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欢迎宴会上,习近平阐释道:“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应当‘更团结。各国唯有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才能有效加以应对。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28]
五、理论贡献和实践特质:保持团结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团结话语体系日益成熟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是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体现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巩固团结的经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彰显鲜明的实践特质。
(一)理论贡献
第一,发展了团结的内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团结概念走向成熟。团结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共同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话语中,团结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其价值构成也更加丰富,联合、凝聚、融合、友好、包容等都是团结的价值诉求。我国的公民团结是公民权利保障下的团结,而不是西方主张的割裂国家与社会、试图建立对抗国家的所谓“公民社会”的“团结”。我国的政治团结是为巩固政治制度和秩序服务的团结,而不是如西方社会基于政治抗争逻辑的“团结”。中国共产党的团结观正获得日益广泛的国际认同,这种认同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傳播和实践而不断得到提升。
中国共产党的团结观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团结观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团结观区别于同时代的西方团结观及历史上的其他团结观。《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是对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第一次公开宣示,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团结的重视。这里的团结主要是联合的意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团结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继续拓展了团结的内涵。党的团结、民族团结、党与人民的团结、人民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和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社会大团结,以及国际团结,共同构成新时代团结的主要类型,建构了新时代团结的基本内涵。不同范围的团结支撑了大团结,不同类型的团结构成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大团结。大团结的共同体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充分保障。
第二,发展了团结的目标和价值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团结是为了凝聚力量,更加强调团结一心,更加强调团结奋斗带来伟大力量,赞扬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新时代的团结是描述和评价中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关键标准,也是评价国家治理体系和效能的重要标准。团结产生向心力,产生推动性、发展性和建设性的社会力量。我国的团结具有强调秩序尤其安定这一秩序的传统,“安定团结”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团结主张,这种大团结的秩序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
今天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凝练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时代的团结观更加强调巩固团结,这是对团结的时代条件、目标和重要价值的实践回应。《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弘扬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思想和观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进一步突出了团结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地位。
第三,进一步总结了团结的科学规律。高质量的团结需要先进团结理论的指导,先进的团结实践为提炼团结理论、总结团结规律提供了经验。十八大以来,党重视团结理论研究和团结政策的探索,促进了团结规律的总结凝练。情感、梦想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我国团结的最重要基础,这种基础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保障。先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是社会团结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系培育温暖积极的社会情感,自信就是这种社会情感的重要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论述,揭示了自信对于团结奋斗的作用。社会制度创造的社会发展成果和意识形态工作模式,不断激发和引领人民追逐新的伟大梦想,有力地促进了团结。团结也巩固了制度和信仰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所塑造的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我国保持社会团结的巨大制度优势。在多样的团结路径中,政治路径和文化路径是核心,保证了团结中的情感、梦想和利益机制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还不断强调“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和促进团结的方法论。
第四,以融合性理论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促进团结理论创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人民政协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中都获得了深化和发展,这些理论指导着新时代的团结事业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政党实践、政治实践以及人民政协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和社会治理的团结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这些治理层面的团结实践,促进形成更加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框架。国家制度对于团结的支撑日益成熟,团结的制度和文化基础更加浓厚。新时代大团结顶层设计为团结的巩固提供了充分保障,为马克思主义团结观贡献了最新经验。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念创新推动团结理论发展。团结是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共同体是促进团结的组织和体系保障。在新时代的团结实践中,各方面的团结推进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念,促进了团结的现代化和时代化。各种团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联合主张的内涵和具体实现形式。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理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在国际团结和国家团结层面的灵活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共同体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理论,建构了新的共同体理论和实现路径,推动更高级共同体的形成。
(二)实践特质
第一,强调保障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12]12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与基于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团结共同构成保障团结的精神机制。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梦想在促进团结中作用,中国梦是促进各种团结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对于党的团结来说,初心和使命更是促进党的团结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12]161。梦想、机会和信心是巩固团结的核心要素。以团结凝聚实现美好生活和梦想的力量,以实现美好生活和梦想促进团结的机制正在建立起来。中国梦作为意识形态论述,其理论和实践诉求是全体人民的命运相连和团结奋斗,体现着为了共同理想而凝聚联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团结观,中国梦对于铸牢共同体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注重通过认同体系提升团结水平。党在领导团结事业中发展了一套认同体系,这一认同体系包括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一认同体系在各项团结事业中均发挥根本性精神家园作用。在这一认同体系中,团结通过一套核心价值体系来实现:人民至上、忠诚、担当等是党的团结所需要的核心价值基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维护社会团结的核心价值,平等、团结、互助、包容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核心价值,信任、尊重、包容、友爱是维护社会团结的核心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维护国际团结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核心价值体系重视道德建设,道德性的社会团结是我国团结的重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在日常生活场域发挥团结的作用,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团结美德。“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29]認同体系不仅具有道德建设意义上的内涵,更具有国家建设意义上的内涵,彰显了团结价值。
第三,健全促进和巩固团结的治理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将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作为巩固各方面团结的基本框架。党不断健全和创新推动团结的体制机制,重视通过政治制度促进团结。团结已经成为人民的政治共识,内化为人民的政治心理和信仰,成为人民的品格和道德理性选择。同时,团结在宪法和其他各级法律系统中已经成为法治价值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促进和巩固团结的治理框架,回应了“为何团结、何以团结、以何团结”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推动、人民参与的全覆盖的大团结格局。
第四,重视通过体系性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巩固思想上的团结。党中央将教育和引导作为促进团结的重要路径。“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2]15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党校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全国性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在关于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包含着丰富的以宣传思想工作促团结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强调精准思维,重视做好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群众更紧密地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推动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认同,重视发挥文化对于团结的提升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推动国内团结和国际团结的效能更加显著。
第五,重视用制度和法治保障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团结能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构成了我国特色的促进团结的主导因素。新时代团结事业有日益牢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制度基础。通过制度实现社会关系塑造是促进现代团结的核心因素。民生的不断改善、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满足,使人民的身份认同不断增强,进而带动社会团结的巩固。团结的法治路径是新时代团结实践的重要发展。在新时代法治实践体系中,团结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大量关于以法治促进团结的论述,团结的法治路径获得更高程度认同。以法治保障团结体现法治文明与团结文明的结合。
第六,加强党对团结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更加强调通过党建引领各方面的团结。党是团结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党的建设是党领导团结事业的前提。“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12]3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对团结的追求摆在执政的重要位置。党建引领各方面团结成为党领导团结事业的重要路径,这种引领通过组织渠道、思想渠道等发挥综合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制度化规定,为通过理想信念巩固大团结提供了制度保障。党中央更加强调党支部在团结群众中的作用,提出“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29]300。党团结带领人民、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之间团结关系的基本实践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系统解答了当代中国和世界“为何团结、何以团结、以何团结”的重要课题,形成了中国内部共同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30]。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奋斗所塑造的大团结的国家品质和制度特质,要在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背景下继续得到坚持和巩固。要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统一战线的宝贵历史经验[31],增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中国力量;要坚持胸怀天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国内国际两个范围的大团结理论与实践,将为人类社会探索更好的治理提供大团结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