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游戏 打造班级特色
2022-04-21李海云
李海云
班级特色是一个班级整体风貌、风格的展现,是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班级每个参与者智慧的结晶。针对幼儿而言,游戏的教育形式较为贴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基于此,我们以“跳房子”这一经典民间游戏为切入点,探讨打造属于班级特色的游戏活动。以“跳房子”这一经典游戏作为打造班级特色的有效切入点,探索“跳房子”的新花样,不断满足幼儿阶段性发展的需求。我们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民间游戏,结合幼儿的学习、活动特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鼓励他们自由游戏、自主游戏,在游戏中获得成长与快乐,弥补与其他同伴交往以及沉浸电子游戏的不足。
一、“跳房子”游戏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凝聚力,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以“跳房子”游戏为切入点,充分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幼儿个性得到释放。幼儿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升。更为关键的是,在游戏规则、玩法的制定中,我们也要鼓励幼儿想象与创新,融合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创新玩法,使其感受到被关注、尊重。幼儿既是游戏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和参与者。他们调动自身积极因素参与到游戏中,促成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自豪感,凸显班级特色灵魂。
(二)有利于传承精神价值回归,厚植班级文化底蕴
“跳房子”游戏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与民族集体记忆。在当前,很多孩子的游戏时间被电脑、电子游戏所取代。因此,要将跳房子的玩法重新挖掘与创新,让民间游戏重新出现在幼儿教育中,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彰显民间游戏育人价值、传承价值,使其在玩中乐、乐中学,提高幼儿的各种技能与合作技巧,使民间游戏中承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到幼儿的情感中,提升班级的文化底蕴。
(三)有利于发展幼儿多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跳房子”游戏既有互动性、竞争性,又有趣味性,唤醒了幼儿的游戏意识,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力。该游戏需要幼儿有较好的弹跳能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当然,适当的运动也能够促进幼儿大脑发育,使其充满活力。另外,在竞赛游戏氛围中,也能够促进幼儿形成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积极进取、不怕失败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形成合作、遵守规则等意识和行为,促进其社会能力的发展。简而言之,游戏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产生了很大帮助。
二、以“跳房子”游戏为切入点探索班级特色构建路径
(一)前期:玩法简单易学,发展身体水平
针对小班幼儿,他们动作发展较快,身体与手的动作能够运用自如。而且,基于这种动作发展需要,他们也普遍呈现出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因此,在前期游戏,我们主要以简单的游戏玩法锻炼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观察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带领他们到活动区域熟悉场地,引导他们观察地上的房子图案,让他们猜猜这些能够做什么。之后,我们以学会游戏方法为目标,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跳一跳”的游戏。当老师给出“1”的指令时,小朋友双腿张开跳一下;当给出“2”的指令时,小朋友并腿跳一下。这样的玩法简单易学,也能够锻炼幼儿他们的反应能力,更为“跳房子”做好了准备活动。接下来,我们带领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在以上环节中,他们熟悉了游戏方法之后,我们用小呼啦圈设置房子的样子,让幼儿跳呼啦圈,这样能够让他们形成惯性。当看到两个格子或两个圈的时候,他们会自然地将腿张开;一个呼啦圈的时候,他们会并腿跳。最后,由于幼儿们已经掌握了游戏规则,我们再请他们到地面房子上用呼啦圈的形式跳。有了上述游戏活动的铺垫,他们在玩的时候也很容易成功。这时,我们要给予鼓励,提高他们游戏的成就感、体验感,让他们对“跳房子”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中期:挖掘模式玩法,发展思维能力
伴随游戏的持续深入与幼儿们的能力形成与发展,加之“跳房子”这一民间游戏的创新性,我们可以在基础游戏模式之上搭建更多游戏的玩法与可能性,让幼儿们在游戏情境中体验更多模式的秩序、规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准备了各色的塑料圈、地面标识材料,然后请小朋友们看场地上的格子,让他们探索如何玩出新花样,并请他们示范新的玩法。与此同时,告诫他们不能相互碰撞,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与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不能踩到房子的边缘线。有的小朋友将房子按照“一个绿色圆圈、两个绿色圆圈、两个绿色圆圈、一个绿色圆圈、两个绿色圆圈、两个绿色圆圈”的规律排列,虽然只有一种颜色,但是每一层的房子可以是一个圈、两个圈或者是三个圈。通过改变圆圈的数量,打造出有规律的“房子”。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根据规律进行游戏。还有的小朋友想到“红色圆圈要单脚跳,绿色圆圈要双脚跳。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动作。”此外,还有的小朋友尝试在“房子”中加入“丢手绢”“木头人”等形式,设置多重障碍,增加跳房子的难度和趣味性,也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度。还可以在“跳房子”时增加音乐,鼓励幼儿根据节奏进行游戏。这样的游戏形式或多或少都会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我们也鼓励幼儿从“跳房子”这一游戏情境中挖掘不同的玩法与模式,锻炼思维能力。
(三)后期:创新游戏玩法,发展创造能力
当游戏发展到后期时,很多小朋友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单脚跳、双脚立定跳的方法。久而久之,简单的游戏形式难以满足他们对游戏的需求。所以,在后期,我们必须要创新“跳房子”的游戏玩法,增强游戏的娱乐性,满足幼儿多元的游戏需求。
例如,我們创新“跳房子”的规则与玩法,通过布置场地,再打乱数字顺序,让幼儿单脚从“1”跳到标有“2”的格子,再从“2”跳到“3”,依次往下跳。如果他们选错了数字或者是踩线等都算犯规,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跳的时候,再从跳错的数字继续往下开始跳。由于在格子中的数字并不是按照顺序排列的,顺序数字之间相距较远,不太容易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允许他们在跳完格子后选择一块方格作为自己的“休息地”,在这里,他们可以双脚着地,稍作休息。这时,其他幼儿就不能选择这个休息的方格作为自己的“休息地”了。这样一来,我们创新了跳房子的玩法,也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与趣味性。这样的规则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思考探索,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体验感。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争夺红旗”的游戏形式将小朋友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让他们接连完成四种不同的跳法,在同一时间内最先得到终点红旗的小组获胜。同时,也要求他们不能踩到边缘线。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失误,该小组内所有人必须重回起点开始跳,一种跳法完成之后,依次从旁边绕开,继续第二种跳法,以接力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潜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满足他们的创新欲望、游戏需求。
班级特色建设覆盖面较广,如精神文化特色、制度特色、活动文化特色等。而本文以传统的民间游戏“跳房子”为研究对象,游戏形式不仅迎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满足了他们的游戏与学习需求。幼儿的成长发展需要的是更广阔的成长环境与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挖掘行之有效的游戏资源,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发挥游戏育人的价值,打造独一无二班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