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途径研究

2022-04-21李全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青少年农村

李全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种新媒体蓬勃发展,互联网工具的使用也在农村青少年当中逐渐普及,农村青少年所接触到的信息内容呈现广泛化、多元化的特点。本文将对新时期甘肃农村青少年接受的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和全面呈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从而给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

农村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是作为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是具有特殊代表意义的群体。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甘肃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生对于信息获取的途径相对单一,因此甘肃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变,予以解决。

一、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概述

认同,即主观感受和精神世界内在化的归属。在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中,因为所属群体不同,所属环境差异,造就了认同的多元化。国家认同教育,就是学校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潜移默化的培育受教育者的国家认同感,打造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公民民族自豪感的一项教育活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明确要求,作为农村青少年,一方面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少,另一方面在农村初级中学,升学的这个终极目标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国家认同教育工作,因此只有增加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增强他们的爱国感情,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时刻体现出对于祖国的深厚感情,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得益于每一代人的言传身教,以及教育事业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今天,当农村青少年在学校这个基本的教学单位中,系统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各项内容,通过日常教育行为的一种灌输,潜意识之中便会对祖国多一份热爱与认同,当这种对于国家的情感演化为一种行为的自觉,就会拥有努力奋斗的动力,激发出身处农村地区渴望走出大山的梦想,并且为这个梦想不懈努力,在这一系统过程中无形提高了素质,有利于农村青少年自身的成长成才。将国家认同教育贯穿于农村青少年日常思想道德教育修养教育的全过程,是宣传教育和继承发展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与表达。加强国家认同教育,能进一步激发农村青少年的国家情感、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面对国家民族大义,社会大是大非之时,能够从大局出发,共同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甘肃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的途径

(一)创新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方式

1. 借助重大节日庆典仪式进行爱国教育

仪式,作为一种典礼过程中的秩序和形式,仪式教育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化功能。观看阅兵仪式、庆祝祖国华诞、举行升国旗仪式等种种活动,皆为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时刻,每一次声临其境的参与,让青年一代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进而激发国家自豪感,自觉地产生国家认同的效果。甘肃省作为革命老区,天然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应当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

2.尝试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联动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尝试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联动教育,在整个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显得十分必要。课堂上的老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社会为国家认同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和环境引导,再由家庭将三者协调联系起来发挥合力作用,让国家认同教育更好的深化。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大量西北地区农民工不再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也增加了一份与家人相处,受到家庭教育的机会。

3.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工具

在“互联网+”基础上融合发展的教育形式,也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一种新的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多媒体手段可以加强吸引力,激发学习探索的积极主动性,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入脑入心,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和开阔视野。网络扶贫工程也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农村“三通工程”的推进,让有线宽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得网络教育成为可能。

(二)提高对于农村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视

1.加强乡村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主体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农村地区因为自身经济文化水平不高,在整个义务教育链条中处于末端位置,硬件设施的匮乏和软件设施的落后,很难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加入乡村教育的进程,也很难留住已有的优秀青年教师。扎根西部留守乡村的往往是久经磨练的老教师,却跟不上新时代教育前进的步伐。甘肃地区公职人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教师行业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困境与尴尬时常被媒体报道提及,因此,无论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方面,还是对于农村教育的重视度而言,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更新关于国家认同教育的认识观念

爱国,本身就是可放大化又可缩小化的,在实际情况中,更多的是泛泛而谈,以至于让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略显空洞。农村所处教育环境的偏僻,因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和年龄的客观限制,让国家认同教育停留在说教和被动灌输的层面。如何让国家认同教育成为如同到校早读这样一件简单又自然的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更新改变关于国家认同教育的认识观念是必要前提。思想观念的贫穷落后比经济物质的匮乏更为可怕,所谓“要扶贫,先扶智”。

(三)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统一

1.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

理论灌输,原本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拥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的农村教育过程中,理论灌输的一个负面影响是越来越看重分数而非能力。如果课堂只是一味的进行灌输教育,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排斥心理。其实,对于初中生而言,培育内心深处对于国家认同的接受程度,远远比掌握多少关于爱国的知识更重要,因此,怎样跟随时代特点,结合学生自身,创新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才是问题所在。

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方式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长远影响。可以看到采访时,校园里的文化墙上,已经出现了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标语,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让更多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活动走进校园,以此来让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基于农村文化资源,应该主动地去寻找和传承,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赵菁,廖健太,宋秉武.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村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研究——以合作市、夏河县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5(07):56-60

[4]尹东江,刘铁.农村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19):23-26.

[5]陆秀青. 初中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8.

[6]巩刚军,马进.西北地区高校“五个认同”[M].民族出版社,2013.

[7]王瑞萍,赵国军,董捷.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美]塞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扼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青少年农村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