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04-20钱婷婷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作文素养

钱婷婷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能力以及写作综合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为优化与创新小学写作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对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效果,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并推广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结合作文教学实际情况,具体探讨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和意义。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综合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作文教学在语文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和融入,让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方法设计均能围绕作文教学的相关需求展开,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口语交际中、语言知识积累中,都能收获相应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目前“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未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创新“作文先导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基于“作文先导式”的写作技能训练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中最难的就是写作,写作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包括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语言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写作也是学生自身“听”“说”“读”等方面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写作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能根据题目、写作要求以及个人情感表达等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并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达到提升作文整体质量的目的。“作文先导式”教训模式,主要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写作的相关要求,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扎实的语言知识以及写作技巧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因此,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教师要以训练学生准确运用“字、词、句”等方面的能力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运用恰当的文字表达情感,阐明一定的思想或哲理。具体而言,可在“作文先导式”教学中进行如下写作技能的训练:

其一,进行造句训练。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准确读、写相关的生字和生词,理解字和词的含义,几乎每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都会学习新的字词,教师要利用好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造句训练,主要就是给学生出示一些零散的字和词,让学生自由选择和搭配,从而能够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在造句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合理选用字和词,确保所选的字词之间能够具备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完整的句子中应该包含哪些要素,确保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本节课重点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熟读、能写、准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如“吃、村、乡、井、战、席”等,还有“乡亲、面前、叫声、战友、亲人、主席”等,教师从本节课的生字和生词中挑选一部分,再结合以往学生学过的一部分字词,让学生自由选择几个,重新组合,构建完整的句子。通过这样的造句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能让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得到强化,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得到深化。

其二,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写话是指学生能完成的写出一段话,准确的表述内容或者情感,这也是学生写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能够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切入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找准时机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例如:在进行《太阳》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太阳”进行简单描述,看谁表达的准确且语言优美、逻辑清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篇,然后再生动地朗读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运用能力、表达技巧等会得到训练,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适当指导,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训练和提升,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主题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其三,对学生进行看图写作技能训练。看图写作是小学写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要求较高,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课文内容都有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看图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以及阅读理解中,能够提升自身的看图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并阐述图片中都能看到哪些信息,用语言进行简要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想象这幅图片中可能发生的故事,并让学生自己设置主题,完成对该主题下的看图作文的构思,列出写作提纲,理清写作的思路。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解读,在学生相互分享和探讨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这样的训练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具体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产生了好奇,同时对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进行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看图写作技能。

二、基于“作文先导式”的写作策略指导

学生掌握写作策略能够使其在写作中拥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能够在明确了写作的题目后,快速完成体裁的选定、写作顺序的确定等工作,也就是完成写作框架的构建,进而可以确保作文整体的完整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还能让作文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同体裁的课文,还有相同体裁不同表达风格的课文,都可以作为对学生写作策略指导的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要注重讲解课文内容以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同时,给学生渗透相关的体裁知识、表达特点,使学生在逐渐丰富相关写作策略理论知识以及不断的写作训练中,达到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将相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在课程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体裁进行了分析,学生在分析与探究中了解到这是一篇叙事体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叙事体裁应该具备的六要素,并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梳理,深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学生也收获了有关叙事体裁类作文写作的技巧,也就是在写叙事类的作文时,必须具备这六要素,才能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此基礎上,教师在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与感受叙事体裁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开阔,写作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规条的限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选择相同体裁不同写作风格的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养有重要意义。另外,还有一些课文内容结构比较规整,比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等进行描写,教师要对这些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先从理论层面掌握相关的写作技法,然后布置相应的写作训练任务,让学生在训练中、写作中实现对写作技法的内化,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下的写作素材积累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是“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创新要求,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好词好句的积累、写作对象的积累、写作灵感的积累、事例感悟的积累等。写作素材主要还是源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开展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猫》《母鸡》《白鹅》等的教学时,从课文的题目就可以明白,这几篇课文都是以动物为写作对象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动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写作主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学生虽然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小动物,在阅读学习中以及课外阅读活动中也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描写方面的文章和素材,但在自己写作时仍然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课文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动物外形特征的句子,并画出最精彩的几句进行认真分析,将这些好的词汇和句子摘录下来,这是一种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忆自己生活中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一些趣事,并通过语言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的形式分享,实现从学生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此外,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布置写作训练任务,比如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形式,对自己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进行描写。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认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和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面对写作这一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结合学生写作素养发展需求,再结合作文向导的相关要求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阅读、口语交际以及语言知识教学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与创新,实现作文教学在其他教学内容中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写作技巧、写作策略、写作素材积累以及作文的反思与修改等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猜你喜欢

作文先导式作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