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2022-04-20范海珍蒋段林
范海珍 肖 斌 蒋段林
(粤北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省韶关市 512026)
口腔种植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口腔修复技术[1]。近年来,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口腔美观度需求的增加,口腔种植术的应用率不断提升。口腔种植技术能够恢复牙周病、牙齿缺失等疾病患者的口腔美观度以及功能[2-3]。常规翻瓣技术是口腔种植术的常用技术[4],效果较好,但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等不足,术后会出现肿胀、疼痛等情况,影响患者对口腔种植效果的满意度,因此需要选择更加理想的种植技术[5]。本研究探讨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 200例口腔种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1)符合口腔种植适应证的患者;(2)脏器功能正常、未患有全身系统疾病的患者;(3)牙龈状况、口腔卫生状态良好的患者;(4)自愿进行口腔种植修复术的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牙周、根尖组织炎症者;(2)存在口腔恶性肿瘤、近期有口腔手术史者;(3)存在口腔种植术禁忌证或对麻醉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4)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5)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6)因骨量不足需要进行植骨术者。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22~64(43.71±4.60)岁;患牙位置:上前牙区15例,下前牙区11例,上前磨牙22例,下前磨牙52例;牙周生物型分型:薄-扇贝型20例,厚-平坦型80例;附着龈宽度3.2~4.3(3.70±0.22)mm。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3~65(43.77±4.65)岁;患牙位置:上前牙区16例,下前牙区12例,上前磨牙21例,下前磨牙51例;牙周生物型分型:薄-扇贝型20例,厚-平坦型80例;附着龈宽度3.3~4.4(3.73±0.25)m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手术由同组医护人员实施。术前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金属过敏史。术前7 d两组患者接受全口洁牙处理,应用浓度为0.2%的氯己定溶液漱口,在口服抗生素的同时对面部、口腔进行消毒,应用X线测量牙槽骨高度并进行骨质检查,借助探针明确植入点。两组患者均采用意大利B&B系统行骨膜下浸润麻醉。所有治疗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完成。
1.2.1 对照组 种植过程中采用常规翻瓣技术。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做一个横切口于牙槽嵴顶,再做一个牙龈沟切口,向唇侧将切口翻开,后翻黏骨膜的全层瓣,充分暴露牙槽嵴,利用球钻从牙槽窝骨面钻至牙槽嵴顶,根据术前设计进行钻孔,在植入点放置种植窝。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种植区域和窝洞,确保植入孔干净。在直视下探查种植体及周围组织情况,确保种植体唇侧均有2 mm或者2 mm以上的骨组织。使用愈合帽进行密封处理,关闭切口。术后1周拆线,期间予以抗生素治疗,进食流食。术后3个月进行二次手术安装愈合基台,对上部结构进行修复。
1.2.2 观察组 种植过程中采用微创不翻瓣技术。术前应用锥形束CT了解口腔内状况,根据扫描结果设计种植体和确定种植部位,制作临时牙并戴上,使用含有刻度的环形切龈刀于植入点做1个环状切口,将环状牙龈去除,充分显露牙槽嵴顶,对黏骨膜瓣厚度进行测量,应用球钻平整骨嵴,后续操作与对照组一致。在术中注意对窝洞、种植区域进行反复冲洗,将种植体的平台放置在距离邻牙>1.5 mm、唇侧平骨平面的位置。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术后7 d的疼痛程度:用VAS评分进行评价,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3)术后3个月的口腔种植美学效果:应用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软组织质地(2分)、软组织颜色(2分)、软组织形态(2分)、牙槽嵴缺损(2分)、边缘龈水平(2分)、近中龈乳头(2分)、远中龈乳头(2分),均与邻牙或相近的牙进行对比评价,0分表示差异大,2分表示差异小,总分为14分。(4)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修复术后7 d内复诊发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x±s,h)
2.2 VAS评分和PE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7 d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和PES评分比较 (x±s,分)
3 讨 论
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义齿的过程逐渐简单化[6],且可提升美观效果和固位效果。口腔种植技术在牙列缺损或缺失等疾病中应用广泛。以往的口腔种植术中采用常规翻瓣技术,术中需要将牙龈、骨膜组织切开并翻开黏骨膜瓣,形成一个合适的种植窝,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等不足[7],且术后抗生素类药物的长时间使用会影响邻牙[8-9],引起牙齿肿痛,导致口腔美观性降低。另外翻瓣会影响唇侧骨板的吸收[10],进而影响牙齿美观度。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患者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以及美观性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选择更加理想的种植技术。
微创不翻瓣技术与翻瓣技术均为口腔植入术的衍生技术[11]。微创不翻瓣技术在术中无需翻瓣和全部剥离骨膜,不会对患者牙齿外部屏障造成损伤,且术中采用打孔的方式制作切口,有助于维持切口平整性和口腔美观度[12],应用环形黏膜切口进行手术,可使口腔种植术操作时间缩短。同时微创不翻瓣技术能够有效保留种植区域的骨量、软组织结构[13],促使局部血液运行通畅,提升术后口腔修复效果,且能够减少术后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防止邻牙敏感情况的发生。另外,微创不翻瓣技术不会损伤牙槽嵴顶,可避免出现牙龈炎症,促使牙槽嵴骨吸收量减少[14]。微创不翻瓣技术对于患者基础条件以及术者操作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适用于牙槽骨量充足的患者。
在正常情况下,牙槽骨及周围软组织结构、牙间骨嵴形态和高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对口腔种植美学效果产生影响[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激素使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微创不翻瓣技术具有较高的疗效,且美学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术后7 d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不翻瓣技术的安全性更高。分析原因:(1)同常规翻瓣技术相比,微创不翻瓣技术能够更好地减少牙槽嵴的吸收[16],维持牙槽嵴的形态;(2)根据锥形束CT检查结果设计方案和定位术区,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可使种植体更符合生物学要求;(3)微创不翻瓣技术的创伤更小,术中无需翻瓣,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出血风险[17],促使种植牙的美观性提升,故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美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巩固口腔种植术的效果和提升种植体成活率,患者在术后还应做好口腔卫生工作,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止因出现并发症而影响牙齿种植效果[18]。
综上所述,微创不翻瓣技术的口腔种植效果比常规翻瓣技术更加优越,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