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
——以四川轻化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为例
2022-04-20骆前程谢再斌周亚宾
骆前程,谢再斌,华 进,周亚宾,2
(1.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四川轻化工大学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重点实验室,四川 宜宾 644000)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有学术型和专业型2种,前者侧重于培养科研型人才,后者旨在培养能够掌握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应用型人才[1]。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各行各业对全方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3]。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最早开始于美国,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培养经验[4]。我国自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和试办工商管理学位的几点意见》至1991年正式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5],迄今虽已有30年的培养经验[6],但是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还较晚[7]。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硕和学硕培养同质化等问题亟待解决。以四川轻化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在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思考。
1 现状
四川轻化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设有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向,在肉类加工等方面特色明显,现有2018级研究生41人,2019级研究生37人,2020级研究生40人,在读研究生总数共计118人。经过多年的探索,食品工程专业方向积累了大量培养经验,是学校“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中三大重点一流建设学科群之一。但是,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面分成3个方面进行阐述。
1.1 专硕和学硕培养同质化
当前,专业型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与学术型同质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除了个别课程上存在不同或个别环节有所差异外,在总体的培养模式上和考核标准上大同小异[8],专业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上专业学位除了多了一个实践环节以外,在课程学分要求上都是相同的。而在实践环节上,则存在用传统的科研或者实习代替实践的问题[9],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培养出的专业型研究生不具备专业技术的实际操作经验,也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体现出专业学位侧重实践的教育特点,与其他双一流学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例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大学)在学位课程上进行对比,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中实践课程学时的占比仅有4%,远远低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相应占比50%。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时占比见表1[10]。
表1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学时占比/%
1.2 实践教学资源和时间不足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开展也并不全面,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教学资源[8]。虽然已经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了实践基地,但在形式上过于单一,合作企业多为酒企,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求。同时,虽然很多研究生参与了实践教学,但由于学校对于考核标准设置上比较宽松,使得学生能在缺乏足够实践训练的情况下轻易获得相应的学分,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11]。而且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仅对专业实践做了6个月的要求,低于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学位实践至少12个月的要求[12]。
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对自身特色和优势把握不足。在肉类加工方面很有学术专业优势,自贡又是有名的兔肉和牛肉之乡,课程虽然开设有食品生物技术等基础科目,但是却未在此基础上设置肉制品相关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例如,像谭八爷、盐都食府这样自贡市有名的兔肉、牛肉制品公司也均未有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项目,学校在牛肉兔肉相关的科研上也基本没有这些相关企业人员的参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南大学(双一流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首先,在课程开设上,西南大学开设了畜产品加工技术等肉制品相关课程,还在研究生课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重庆火锅,在校园里举办了火锅文化节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西南大学抓住了地方优势,如西南大学李洪军教授团队与重庆有名的火锅企业德庄集团进行科研合作,开发出了李氏辣度的辣度标准[13]。因此,高校应紧抓自身优势,使之与地方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既能解决学生的实践教学资源的问题,同时又能推动高校专业学位的发展[14-15]。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未能对标食品产业发展需求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多为从事科研的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一方面要负责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科研工作,因此在行业一线的生产实践经验不足,偏重理论而未能紧密结合行业发展[8,16]。同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企业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都由学校制定和实施[17-18]。因此,在这种方式下培养的研究生大多得不到企业与社会的认可[19]。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着许多实际难题,如缺乏政策宣传和鼓励。另外,政府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在引导计划、资金资助、管理制度等方面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20],导致很多小企业有参与的愿望,却又受限于自身科研能力,而满足条件的大型企业又存在对研究成果归属和知识产权问题的顾虑而不愿与高校进行合作[21-22]。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企业才愿意参与到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中来,研究生不能对标食品产业的发展需求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 解决办法
2.1 内涵发展,提高质量
食品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当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推进、深化新时代农业专业学位的教育改革,逐步实现专业学位培养由量到质的提升,最终实现专业学位教育内涵式的发展;以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开展突出学院学科优势的优质课程,课程内容应当贴合行业发展,特别要对标学科前沿的问题。另外,还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革教学方法,在以往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强化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创了校外导师以录播课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授课,导师多来自泸州老窖等企业的行业专家;另外,在专业Seminar等课程上教师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选择课题学习,再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探讨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并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但是,在案例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尚未建立起案例教学库,因此在案例教学的建设上应加大投入,在案例教学的内容上突显特色,以真实的食品加工案例和成果为例,为学生出题[23]。由学生自主学习,给出解决方案。最终达到对学生团队合作、实践能力以及研究精神的培养[24]。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提高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毕业论文考核上也做出了严格要求。除了要求内容具有明显的创新型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或者显著的实际应用前景外,还要求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鼓励学生能够在实践基地或企业完成论文。在论文的评审环节,采取了双盲评的方式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在评阅人的选择上除了对全部评阅人具有副高级以上的职称要求外,还要求必须要是同专业,且至少要有1名是来之校外的行业专家。
2.2 促进产教融合
研究生培养需要着眼于需求,而要想满足行业需求就不能闭门造车,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方面学校需要了解行业需求,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企业急需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很多的市场和经济效益。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可以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同时,在企业建立起教学实践基地将专业硕士研究生送到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而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企业技术革新,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25]。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应当积极参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以项目的形式下达指标,企业与研究生达成协议,让研究生带着项目进入学校,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企业直接参与教学与考核。这样学校的培养便具有了目的性和高效性,企业也不用去招聘直接就能够获得符合要求的技术人员,研究生也同时获得了就业机会。
学院近来一直围绕产教融合进行改革,先后与五粮液联合创办了五粮液白酒学院,与自贡阿细食品有限公司牵手共建了盐帮菜美食学院。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与行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赢。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高校还可以与企业一起构建“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聘请企业在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与校内的导师实现学术与专业的互补。“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可以大大提升专业型研究生的质量。多年的双导师培养经验,与泸州老窖、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雪花啤酒等企业合作,从这些企业遴选聘请了食品行业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作为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自行选择校外导师。在多年的努力尝试下双导师制的模式比较成熟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2.3 加强过程培养,突出实践培养
专业型研究生注重于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将学硕与专硕进行区分,分类培养[26]。对于专业型研究生首先要加强过程培养,结合合作企业或者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实践时间。学校可以在学制上要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三学年进行实践学习和完成论文。甚至可以推出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提前或者延后毕业[27],以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践教学。在学制上施行1+1.5+0.5(即课程学习1年,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1年以上(含1年),专业实践不低于6个月),但是在学制要求的基础上又可以进行相对灵活的调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安排自己的实践时间,有的学生打算就业参加工作可能研二就跟随自己的校外导师去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而有的学生想要继续深造学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科研和论文撰写等方面。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与企业等统筹协调,加强校企合作,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协同创新”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资源。除了学校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外,学院还应当鼓励研究生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实践[28],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3 结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四川轻化工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8%以上,为全国食品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尽管如此,在今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如何健全产教融合和突出学校特色等问题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