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编辑第一本“无用之书”养成记
2022-04-20杨欣露
文|杨欣露
在科普图书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如何在选题、设计等方面做得新颖?
科学向来是严谨的,但是科普却可以活泼而有趣。近年来,科普图书市场走势一路向好,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在科普图书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如何在选题、设计等方面做得新颖,跳脱出传统科普读物,给读者更好的用户体验?
《寻蜂记》是我走出校门、成为新人编辑时策划的第一个选题。在发现国内以“蜂”为主题的科普书领域接近空白之后,从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英文样稿,到付梓出版,中间经过了三年时间。回顾与它携手同行的时光,既是一本高品质博物图书的诞生记,也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编辑摸索前行、不断成长的历程,更让我实现了将生活里“奇奇怪怪的小美好”的理念更广泛地传递出去的心愿。
选题缘起
2018 年初,一则不起眼的书讯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本书的作者戴夫·古尔森是英国皇家昆虫学会及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曾于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学,现在是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教授。“为了寻找世界上最‘高深莫测’的蜜蜂,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凭借对自然深沉的热爱,从英国索尔兹伯里的平原一路追寻至萨塞克斯的灌木丛,从东欧的波兰追寻至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但是,一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却发生在人们居住的地方而非人迹罕至的野外,自家眼皮子底下或许就是最不为人知的蜜蜂隐匿之地:被废弃的工业园区里,冠欧螈闲庭信步;奈颇城堡无人的庭院中,泰姆华斯猪拱出一片片泥地,还有心碎的夜莺整夜歌唱。”简短的介绍让我不禁好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蜜蜂,能够吸引这位昆虫学家走遍世界去寻找?在他找寻蜜蜂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找到自己苦苦寻觅的蜜蜂了吗?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惑,我申请了英文样书审读。原来,作者戴夫·古尔森要寻找的是一类叫“熊蜂”(bumblebee)的昆虫。在作者的眼中,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不仅是帮助植物传播花粉、结出果实的重要功臣,更是监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参考标志。为了弄清这些熊蜂的生存状态,他考察了各种截然不同的生境,并在这本书里记录下自己在这些地方找寻熊蜂的见闻。在过去的军事训练区索尔兹伯里平原,他看到被农业发展遗忘的荒野成了杂草和珍稀濒危的熊蜂物种蓬勃生长的天堂;在巴塔哥尼亚,他发现高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导致了外来物种的入侵和本土物种的消失;在奈颇城堡的庄园里,他体会到“再野化”的生态尝试让自然重新发挥出自我调节的作用。作者以丰富的昆虫学和生态学知识为基石,用他的机智、幽默以及对自然深沉的热爱,将自己在每个地点的寻蜂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探寻历史的演变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解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奇妙的自我调节能力。它不仅是一本游记,更像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思考深度的科学考察报告。在生态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其中强烈的求知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值得读者尊重学习。
在接触这一选题之前,我从未听说过熊蜂这一庞大的生物种群,更没有想过它们在自然系统中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了更深入发掘该选题的价值,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熊蜂的资料。熊蜂属(Bombus)属于广义上的“蜜蜂”,和电影《变形金刚》里的汽车人大黄蜂同名,因此也经常被误译为“大黄蜂”。这类昆虫物种数量庞大,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不同环境中都有分布,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全球已知的熊蜂属有250 多个物种,种类要比狭义的蜜蜂属(Apis)多得多,而且遍布在各个主要大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相比狭义的蜜蜂,熊蜂的体形更大,看起来更像“熊”。作为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传粉者, 熊蜂在维持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这些传粉昆虫的数量和状态变化也能够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为人类带来有意义的提示。如果没有这些传粉昆虫的高效授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繁衍生息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一些野生植物资源可能减少甚至灭绝,进而导致整个植物群落和生态体系的改变。根据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记录,由于化学杀虫剂的滥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自然授粉昆虫锐减。近年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蜂群崩溃紊乱症”,一些地区蜂群损失高达90%,造成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引发农业及生态环境深层次问题。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警告世人:“若蜜蜂消失,人类只能活四年。”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爱因斯坦真的说过这句话,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却真实地说明了熊蜂等传粉昆虫与人类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然而,当时国内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却寥寥无几,没有从生态系统的宏观角度出发书写昆虫世界的优质选题。我以“蜂”为关键词在开卷和当当网平台上进行搜索之后发现,与蜜蜂有关的选题多为少儿绘本和蜂类养殖指南专业著作等。以昆虫为主题的图书虽然品种较多,但更多的是各类自然图鉴、经济学或社会学专著,强调昆虫的生存技能、对人类的启示等。选择以某类昆虫为切入点的,也主要以蚂蚁为主题(比如译者冉浩老师的《蚂蚁之美》)。作者戴夫·古尔森恰好是熊蜂保护基金会的创始人,为熊蜂保育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他的独特经历定能启发国内的读者,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立意深远的主题、别具一格的视角、动情轻松的语言让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本值得出版的好书。更为难得的是,它与译林出版社初创的科普新知类图书产品线“天际线”书系选题方向十分契合。“天际线”丛书重在探寻那些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新知、自然、科普类选题,题材涵盖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学等方方面面。这些书均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一个侧面为切入点,凭借广博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使看似平凡的事物成为一段丰富的历史、一条联系自然世界与人类文明各个层面的纽带。于是,我以“寻找蜜蜂的旅程”为名申报了这一选题,并顺利获得了中文简体出版权。
追求细节上的极致
买到版权之后,我开始着手寻找译者。这本书文笔轻松幽默,但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昆虫和植物名称,英文专业的译者恐怕难以胜任。在时任《博物》杂志的编辑也就是后来拥有千万粉丝的知名科普博主张辰亮老师的帮助下,我联系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撰稿人冉浩老师担任本书的译者。冉浩老师是文津奖得主、动物学者,有丰富的昆虫观察和研究经历,并撰写过大量与昆虫相关的科普文章。他与搭档王红斌老师合作多年,出版过多部作品,翻译本书再合适不过。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查阅文献准确翻译物种的名称,对一些未曾有中文译名的物种,通过作者描述的生理特征和生境特点推敲拟定中文译名,比如将作者提到的一种会发出独特高频嗡嗡声的熊蜂shrill carder bee(Bombus sylvarum)定名为“尖叫熊蜂”,让不了解熊蜂的读者也能对其特征一目了然。两位译者还专门整理了书中主要物种的中文名、英文名和拉丁文名对照表,方便感兴趣的读者以它们为关键词,继续检索有关的内容。
《寻蜂记》内文实拍图
《寻蜂记》外版封面
初步梳理完稿件后,我整理出全书提到的316 种生物的英、拉、汉对照表,邀请昆虫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三蝶纪老师审定。三蝶纪老师严谨细致,为全书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思虑再三,我们都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缺陷就是英文原版书中没有插图,读者实在是难以体会作者口中所谓“可爱到让人想要拥抱”或是“帅得像泰迪熊”的熊蜂到底是什么样子。在仔细核对物种信息之后,我最终挑选了十余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插图全彩印刷,希望能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对于这本书的译名,我也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寻找蜜蜂的旅程”虽然与内容比较贴合,但实在是过于冗长,并不是一个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眼球的理想书名。“Bee”一词如果译为“蜜蜂”,虽然广义上也能涵盖熊蜂,但这本书毕竟讲的是熊蜂,与狭义的蜜蜂还是有明显区别,这样一来难免不够准确。这时,我了解到冉浩老师刚好出版过一本原创科普图书《寻蚁记》,便以此为参考,将书名定为“寻蜂记”,并补充副书名“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既生动还原了作者的原意,也能更直接有效地吸引到目标读者群体。
随着稿件的一点点完善,一位发自内心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昆虫学家形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说:“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喜爱昆虫的时光,而我始终没有从中走出来。”这句话放在作者的身上同样适用。在不足300 页的正文中,序言就有20 多页,远比一般图书的作者自序要长。序言看似啰唆,却道出了作者义无反顾踏上寻蜂之旅的真正原因。在序言部分,作者从带着儿子观察昆虫的经历写起,深情回忆了青少年时出于好奇饲养昆虫、无拘无束探索自然的体验,其中的许多行为有些危险,甚至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作者在善意提醒读者不要随意尝试的同时,也一再表达了对自己的父母鼓励他亲近自然的感激之情。正是童年时代对昆虫、对未知世界的热情深刻地影响了他此后的职业兴趣,这种热爱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希望为自己的子孙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还能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编辑工作越是深入,我对作者的期待、失望、兴奋、无奈、叹惜等情绪就越是感同身受,也越能够理解他对读者身体力行参与自然保护的迫切呼唤。
《寻蜂记》的装帧设计同样费了一番工夫。考虑到《寻蜂记》本身内容轻巧活泼,我希望它能够与作者内文的写作风格保持一致,成为一本读者在亲近自然时,愿意放在包里带出门阅读的轻巧图书,因此确定为32 开的平装形式,选择轻软柔和的进口北欧蒙肯纸印刷,同时采用舒朗简单的版式,还原自然的原始本真。在设计封面时,我希望能表现出一位充满热情与好奇心的昆虫学家形象,在与设计师单筱秋老师商定后,决定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轻松明快的色调展现一位昆虫学家头戴宽檐帽、手持捕虫网观察昆虫的画面,通过远方隐约可见的雪山森林、蓝天白云展现环球寻蜂的主题。明黄色的内封不仅呼应了蜂的形象,也凸显了本书较低的阅读门槛和极强的可读性。
《寻蜂记》上市后,得到了许多自然爱好者的欣赏和赞誉,上市三个月便已发货4000 余册,获评“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1 年12 月十大非虚构翻译好书、入选“凤凰好书”2021 年11 月榜,并得到《中国科学报》《南京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评论。探照灯好书评委、《中华读书报》资深编辑丁杨老师评价本书时提到,在这本书中,“蜂不只是供科学研究的物种,也是有着独特个性、特质,需要被尊重和保护的生命,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始终是这本书中流露的思考”。巧合的是,《寻蜂记》出版后,《追随昆虫》的作者、昆虫爱好者杨小峰老师无意中发现这本书在翻动时会发出如同“电闪雷鸣”的声音,还一度引起不少网友争相购买尝试,让这本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一曲真正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