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

2022-04-20陈媛婷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融通

陈媛婷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本文探究二者在学理层面和理论特质上的耦合性,主张立足于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文化形式,推动政府机关、高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参与到推进二者融合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文本研究,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实现路径

明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概念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可能性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的可能性

(一)理论根基——学理层面的融洽性

“马克思主義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认识论上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理层面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二者融通的理论根基。

1.二者融通的根源——世界观层面的融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批判以往哲学家的上帝创世说、原子论,不断形成系统理论,揭示出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以物质为起源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尽管把世界起源当作气,但这一定意义上是对世界的物质性本原的肯定。中国早期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已经具有马克思所讲的物质统一性的意谓。

二者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起点。

2.二者融通的关键——方法论层面的和谐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引人们的社会实践。辩证法是马克思通过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抽象出来的最普遍的规律,广泛适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为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引。

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虽未成体系,但已经产生萌芽。比如在《道德经》就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辩证思维观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实践中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几百年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许多见解一致的地方。

尽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思辨法存在直观片面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论证,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就其理论意义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辩证法萌芽,成为二者融合的关键所在。

3.二者融通的立足点——认识论层面上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辩证统一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科学性只能通过实践来确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也是对于认识与时间关系的体现,强调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真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从“知行统一”到“格物致知以求真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在知行合一境界中提升自我的观点。

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秉承实践出真知的基本原则,这便成为二者融通的立足点。

4.二者融通的实践指向——价值观层面的一致性

马克思创立学说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他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表达了其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幸福的价值旨归。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对未来社会进行过深刻的思考,一部分借助书籍的形式描述未来社会的构想,还有一部分革命家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社会进步,期望达到理想王国的状态。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和”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理想社会,这是基于民族特色的丰硕果实。

无论是西方文化土壤上面生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我国东方文明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都在未来社会的建构中秉承着“大同”的精神,这一旨归为二者融合提供了现实指向力。

5.二者融通的重要推动力——人民观上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观集中体现于其人的本质的思考、对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视以及人类的发展层面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终极价值的实现和人相结合,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和思想家都高度重视人民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的作用。关注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获得政治统治的稳定和延续,是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民为邦本,人民观这一观点的耦合,不仅点明融通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的最终目的,而且高度强调人民群众在二者融通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

(二)重要推力——理论特质的耦合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强调结合实际不断进步,指出理论最终是以人民为目标,理论特质上的耦合性成为二者融通的重要推力。

1.不断发展革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开放的,在与各国的国情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品质和基本观点。发展性特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体系和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获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不消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整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不断的整合与凝聚中实现创新性的发展,生生不息地流动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系上共有的开放性与发展性架起了二者融通的桥梁。

2.以人民为旨归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主体地位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的原则,做到向人民群众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关心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管理经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是人民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人民,是人民群众在进行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之中产生的,经过系统化、理论化成为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力量的形式指引人的社会交往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相似的人民性的理论特质,一方面使其绵延不绝的发展下去,另一方面使得自身与其他文化融合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重要介质——文化差异的非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所创作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农业文明,二者属于文化体系的不同序列。

文化的非时代性差异是不同文化在自身歷史脉络内传承时保留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是一种可以促进文化融合、同时又不失文化多样性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虽是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生长起来,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比较,二者之间存在基于自身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的基础而形成的非时代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给二者融合方式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的是不同的话语体系,在交流借鉴的同时,可以规避传统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单调感,借助传统文化元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元素,使得沟通更加有效。同时,非时代性的文化差异可以为各自文化体系的创新提供思想资源。传统观念中,文化交流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这种差异可以为二者创新提供方法的指引,将传统文化的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可以更好地讲中国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逻辑性的观点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成果,助力中国梦实现,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心灵滋养。基于对二者融合可能性的分析,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借助以下有效的路径:

(一)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融通主体之用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二者融通的有效进行。

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主体,在物质、政治、文化实践中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有效介质,并且能够及时反馈出此介质的融合效果,因此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选择融合点,是促进融合的有效途径。

不同文化的融通要历经接触、碰撞、整合三个过程的检验,才能实现。为了避免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出现激烈的文化冲突甚至文化抵触心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的融合提供灵感。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结合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的探究,不断丰富自身的时代价值,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依然散发出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光芒,实现二者的融合。

(二)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发挥机制之用

政府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力量。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进程中,政府最为突出的作用就是给予理论研究以相应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花费大量心血和社会资源。政府作为社会调节者,应在融合过程中给予政策保障或者财政支持,将融合作为一个国家工程给予指导或者支持。

高校应当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作用,鼓励相关学术带头人开展相关学术工作,培养相关人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通。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是专门人才,应主动寻求融通的路径和契合点以期拓宽融通视野。

(三)深入推进经典文本研究,占据融通阵地

文本是思想的载体,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研究,也是二者融通的实现途径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载体,它以文本的形式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各国的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保存下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本途径。首先,要注重研究其中的科学性。只有挖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科学性才能将其转化为精神力量,让中国的人民群众信服,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奠定群众基础。其次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释能力的研究,促进理论更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蓬勃、健康发展。如何在目前的世情国情之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和指引社会变革,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应有之义。最后,要深入探究二者契合的部分,以此为起点,从多个学科角度促进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合。

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的研读,目的是在明晰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寻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合的创新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中包含着敬畏自然的观点、宣扬人民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存在一致之处,只有深入加强传统文化文本的研读,深刻感悟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包容性,不断创新沟通方式,找出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突破点,促进二者的融合。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需要借助文本,已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被中国文化所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说好中国话的目的。

三、小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理层面、理论特质以及学理层面都具有融通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之力,深入推进经典文本研究,助力二者的融通之路。

参考文献:

[1]贾桠钊.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科学社会主义,2018(05):36-41.

[2]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0.

[3]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22.

[4]殷瑞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多维向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6.

[5]陈辉,孙传寿.教育理论文章要通俗易懂[J].中国教育学刊,2001(04):63-64.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融通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