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2-04-20唐泽峰
唐泽峰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
引言
随着新课的推行,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也成了新课历史背景下的关键词。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老师要对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做法作出深入的反省,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根据化学课程的自身特性以及不同领域知识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现代化学课堂教学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更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够达到更显著的教学成效[1]。课堂上可以选择各种教学模式,如: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启发研讨式教学法、教育实践研究法等多种形式。应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事情产生强烈兴趣爱好,以便于更激发寻求欲,进而极大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通过运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首先应该针对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然后实现形式为内容服务,以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并且要进一步加强以化学教师为教育主体的能动效应,然后再根据化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高中生的特征,使化学课程形态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实现了学生自身主动性与积极学习的效果。通过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能够转变为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和谐民主交流的课堂气氛。既促进了学生建立积极和主动性的学习态度,也能促进学生积极、乐于探索,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以及把握利用学到的知识剖析提问和解答现实提问的技能。
二、加強师生互动
现代课堂教学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面活动教学方式。转而强调课堂教学的一门多方活动,强调教师相互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多方交往。现代课堂教学的多边活动论,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教育过程的根本特征,同传统课堂教学比较是一次重要的理论突破。由于传统课堂教学,虽然强调老师怎么讲,但对学生怎么学的论述较少,因之是一个由老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单面交流活动模式,而这种单面交流活动的模式又无法体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但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多向互动能够很大程度地充分调动信息相互作用的潜力,同时由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交流,构成了一种信息相互互动的立体网络系统,从而能够极大地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上课的主观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体现教育过程的多边合作互动性,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应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激发学主主体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也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主动精神为基础,并意识到教育过程是老师的主体引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人效应相互紧密结合的过程,是老师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然成为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创新的教育,终究还是要贯彻在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所以,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创新的具体方法,并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与学生能力之间的水平差距创造性地设定教学流程,并针对课堂教学流程中的具体相关情况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民主精神和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以及尊重学生个性是教师养成创新思想与能力的前提条件。当学生必须处在精神心理健康与心智独立的状况下,学生才会创新的活动。所以,老师就需要发扬民主精神,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自由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更加重视学生的人格发展,让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全感[2]。其次,老师们还需要形成一种比较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同样也要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放,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自我探索的生存空间。
四、重视教学评价
改变教育评估方式,注重过程评估,让学生教育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快乐为热爱学而教。但因为教育课程不同,每个学生的实际存在程度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偏差和出现不同问题,仅凭有效评估目标与方法单一,根本无法有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反而会削弱学困生的兴趣与激情。过程评估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心理状况、智力参与程度,当作重点的评估对象。老师们透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举手答问、小组研讨、动笔或用脑外的状态仔细观察,准确掌握每个学生在练习时的智力活动程度,并结合前馈信息,透过指导学生的自评、师评等形式了解学生自身的缺点和存在的偏差。老师通常采取肯定、表扬、鼓励等多种形式表现,让学生积极地去克服它,调整自己,振奋精神,并积极地再参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教育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师生互动、学生能力培养以及教学评价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苏永红. 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认识和感悟[J].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5(4):1.
[2] 李峥嵘. 基于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与转变途径研究[J]. 新智慧, 201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