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可以参与碳交易吗?

2022-04-20于成峰

环境 2022年3期
关键词:配额交易所账户

于成峰

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修改稿)》)并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该《条例(草案修改稿)》中提到,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之一,可以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也就是说,碳交易将以一种金融投资方式,让更多的普通公众参与进来。

开设CCER交易,

市场有望重启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主要包括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所谓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交易则是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根据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相关规定,我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可以申请开设交易账户;我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的可以申请开设配额账户;我國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机构团体可以开设CCER账户;我国境内登记注册且同时在上海环交所开立交易账户和配额账户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可以申请开设远期账户。

截至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备案CCER交易机构有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等9家。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将在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之后河北省也提出,将积极组建中国雄安绿色交易所,推动北京与雄安联合争取设立国家级CCER交易市场。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綦久竑介绍说,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经走过了三个里程碑,未来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要走,即CCER市场的重启和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

2021年8月初,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公开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进行招标。生态环境部10月底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并组织有意愿使用CCER清缴的单位抓紧开立CCER注册登记账户和交易账户,尽快完成CCER购买并申请注销。

这些举措让市场对于CCER重启落地有了进一步预期。对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目前CCER已经纳入了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相关机制已明确,企业可以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比例不超过自身应清缴配额的5%。这就意味着,企业通过新能源项目等产生的减排量,可以出售给全国碳市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筹备重新启动CCER项目的备案和减排量的签发,全国CCER市场有望在2022年重启。”

个人参与交易,

2月获利10万

在地方碳市场中,个人参与碳交易已有不少先例。自2011年起,全国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在内的8个地区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其中,深圳、北京、重庆等地均允许个人参与碳交易。

2013年7月2日,全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碳交易市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迎来了“深圳碳交易获利第一人”,这位名叫史成的小伙子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便获利10万多元。

尽管还不到30岁,但史成对投资已有十五六年的兴趣,他在澳大利亚留学时,就了解到在当地有资源税和碳税。之后在得知深圳有了碳交易市场后,他也想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情。

9月26日,史成来到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请工作人员将其交易账户暂时冻结,没卖完的碳排放配额,他要捐出来支持深圳的碳减排。

“如果按当时的价格将这1800吨剩余配额卖出,他可以多赚10多万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服务部高级经理谭彬说,“我们也会积极帮他联系愿意购买配额做‘碳抵消’的公益会员或NGO企业,帮他达成心愿。”

原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运行之初,便开创性地设立了“公益会员”账户,公益会员只能在市场上买配额但不能卖配额。这意味着,公益会员们每买一吨配额,那些管控企业便少一吨配额可供排放,从而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根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统计,深圳2013年上半年有一半以上的成交来自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类似于股票交易,个人参与碳交易首先需要向排放权交易所提交申请,经审核后开立交易账户,再领取席位号、绑定银行卡、网银签约等一系列操作后,投资者便可通过网上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与股市的不同之处在于,炒股者只需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空间即可,而现行的碳交易入市规则对参与碳交易的个人资产有一定要求,并要求个人有足够的知识及分辨风险的能力。如《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开户指南》中指出,自然人申请投资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投资者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投资经验,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三是金融资产在10万元以上;四是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的确,当前个人参与碳市场交易仍属于“小众”投资。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投资渠道,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仍较为陌生。由于碳市场流动性较低,二级市场价格很容易被小额交易所影响。例如某些排放物交易所每天的交易量可以低到几吨,只要几十块钱便可以操纵市场价格。

“只要影响市场价格的成本足够低,仍然有可能进行市场操纵。”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表示,由于各个排放物交易所均是以二级配额市场为建设主体,因此在价格机制设计时,一般采取了其他市场价格跟随二级配额市场价格的方式。但如果这一价格机制本身比较脆弱,则给潜在的市场操纵者带来了套利机会。

有业内人士认为,碳市场作为一项支持碳减排的政策工具,从政府角度来说,并不希望碳价波动过大,而是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因为对于个人来讲,碳交易只是买进卖出的投资,但对于排放企业来讲,是需要履约的碳排放任务。

搭建普惠平台,

种植“蚂蚁森林”

近年来,国内的不少地市都纷纷“试水”搭建碳普惠平台。如广州搭建了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将涉及20多种生活场景的减碳量进行核算。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电节水、旧物回收等低碳行为,均可通过量化转换成相应的碳币,进而换取商业优惠、兑换公共服务,也可进行碳抵消或进入碳交易市场抵消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

北京也于2019年11月推出了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鼓励和引导市民在生活中践行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当用户的碳减排量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各种福利,如视频平台会员、代金券等。

此外,重庆、深圳、青岛等地也做了类似的探索。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碳排放监督技术科科长简高武说:“‘碳汇+’作为一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公众通过购买‘碳汇+’普惠产品,助力‘资产’变‘资本’,形成开放式、流量式‘碳普惠’。通过个人低碳行为,以实现碳汇消纳。未来重庆将提供更多的‘碳汇+’产品,激励更多元化的方式实现个体碳中和。”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蚂蚁森林,从2016年至今,该项目参与人数已突破5.5亿。进入“蚂蚁森林”的界面可以看到,每名用户都有一个“碳账户”,这个账户与资金账户、信用账户一起构成了支付宝的三大账户。

蚂蚁金服负责人表示,蚂蚁森林初期通过公益基金会购买个人碳账户积累的“绿色能量”,将其转化为植树行为,未来将参照国际上一直通行的自愿减排(VER)交易机制开展VER项目交易。用户每天的低碳行为,都可以折算成碳减排数字,累积到个人碳账户中,而这5.5亿用户未来有可能成为个人碳交易的潜在用户。

简高武也表示,碳市场作为一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投资而建立的投资市场。

所以对于每位普通人来说,现在可以做的就是提前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低碳行为,开始学会核算和计量自己的碳排放,养成低碳习惯。在不久的未来,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一笔隐性的财富,同时也是为地球生态环境作贡献,何乐不为呢!

链接

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京都议定书》第17主题规定,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可交易的配额制度,以议定书附件B所列承诺的减排和限排承诺计算的配额为基础。

例如,全球限定100单位的碳排放量,A國获得15单位的指标,B国获得10单位的指标,其他国家则获得其余75单位的指标。如果A国只排放了10个单位,而B国排放了12个单位,那么B国就可以从A国购买2个单位的碳排放量。

在推动碳排放交易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制定了在欧盟地区适用的气体排放交易方案,通过对特定领域的万套装置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认定,允许减排补贴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2021年7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公告,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星期五)开市。

猜你喜欢

配额交易所账户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父亲的股票账户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