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研究
2022-04-20郭艳青王新
郭艳青 王新
摘 要:首先对河南省全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对六个中部省份44家国家高新区从创新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投入、创新发展产出及贡献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到其影响最大的公共因子,并计算出因子得分,最终对各高新区进行综合情况分析。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加强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交流合作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2)5-0154-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05.035
Research on Index of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Henan High-Tech Zone
GUO Yanqing WANG Xi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First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n it constructs and studies the index system of 44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in six central provinces from three aspect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pu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utput and contribution abilit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find the common factor with the greatest influence, and factor score is calculated, and finally the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of each high-tech zone is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rational guidance of industrial polic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Keywords: high-tech zone;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actor analysis
1 河南省区域创新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耀眼的亮点。从2019年高新区整体情况看,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共上缴税费1.9万亿元,占国内税收收入的11.8%。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看,企业研发支出8 259亿元,占全国企业整体投入的50%;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占全国的37.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44.7%。从产业发展看,集聚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万家,占全国的35.9%;科技型中小企业5.1万家,占全国的33.6%[1]。这些都说明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国家整体经济重要的战略支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
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2020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在国家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浪潮中,河南省也积极作为,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高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目前,河南省拥有7家国家高新区和31家省级高新区,实现了省辖市全覆盖,高新区总数位列全国第4位,中部第2位。这些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已不断辐射所在城市和区域,为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整体来看,2019年,河南省研发投入共计793亿元,比2015年增长82%,居全国第9位、中部六省第2位;研发投入强度由1.18%上升到1.46%。政策层面上,202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高新技術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从高新区的认定、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应看到,河南省高新区整体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河南省仅有7家,不到5%。此外,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中低端制造业偏多,高技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不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间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开放程度不够高,区域间协同创新能力不均衡;体制机制建设尚不成熟和健全,战略政策研究有待加强等都是河南省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2 河南省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1 样本选取和指标数据确定
本研究结合各高新区所在地域以及实力规模等因素,选取了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份的44家国家高新区作为研究对象。
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从创新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投入、创新发展产出及贡献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选取。根据数据收集情况,创新发展基础选取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净利润、出口总额、年末从业人员、高企数量等6个指标。创新发展投入选取大专以上人数、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大专以上人数占从业人员比例等6个指标。创新发展产出及贡献能力选取技术收入、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技术收入占R&D经费内部支出比例、高新区上缴税费占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等4个指标。
在统计学中,通常用变异系数来描述指标鉴别能力的大小,变异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用公式表示为:Vi=Si/[X],其中Si为标准差,[X]为平均值。根据上述原理,计算得出所选指标的变异系数,选取临界值0.5,大于0.5的指标保留,小于0.5的指标去除。根据数据结果,删除“大专以上人数占从业人员比例”此项指标,其余指标保留。
2.2 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所有统计指标数据均选用高新区内的数据,界定标准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有关规定。为消除因数据量纲不同导致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在进行分析之前,应对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得出所有变量相关系数都大于0,且大部分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3,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因样本数据太多,故相关系数矩阵暂未列出。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是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在假设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因子分析的概率P值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水平,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之间有显著差异。且KMO值为0.843,比较接近于1,由此可判断此次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3 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各指标初始共同度和提取公共因子之后的再生共同度,显示所有评价指标再生共同度都在0.7以上,丢失信息较少,与被提取的公共因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
表2为公共因子的方差和方差贡献率,初始特征值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提取的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572%,分析效果较理想。
运用最大方差法将矩阵旋转后,各个因子的意义更明晰。第一个因子在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净利润、出口总额、年末从业人员、高企数量、大专以上人数、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收入、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技术收入占R&D经费内部支出比例上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个高新区创新发展方面的总体实力,可将其命名为创新发展总能力。第二个因子在高新区上缴税费占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上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个高新区上缴税费对地区的贡献程度,可将其命名为创新贡献能力。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运用回归法,将每个因子的系数和对应的指标数据相乘之后再求和,得到最终的因子得分。通过对15个指标按对应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出44家高新区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后,选用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到每个高新区的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综合得分为正的在平均水平以上,综合得分为负的在平均水平以下,从得分情况看,武汉、合肥、长沙、郑州、襄阳、南昌、太原、株洲、洛阳、宜昌和湘潭11家高新区在平均水平以上,其中河南占两家,分别为郑州和洛阳。从成立时间上看,这些高新区基本都是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时间较长,基础较深厚。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高新区基本都是省会城市或者本区域内发展较好的高新区,其中排名第1位的是武汉,综合得分较高,因为武汉区位优势明显,整体实力也比较强,特别是创新发展能力,武汉在全国一直排名靠前。河南省中郑州和洛阳高新区发展水平较好,排名也较靠前。而排名较后的高新区主要是一些整体实力不太强的地区,基本都是2015年之后才確立的高新区,发展时间短,整体基础薄弱。
2.4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新区整体创新水平处于中等位置,在中部六省所有国家高新区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只有2家,其余高新区创新能力均在平均水平以下。创新发展总能力方面,郑州和洛阳高新区发展较好,得分较高;创新贡献能力方面,洛阳和安阳高新区排名较靠前。总体来看,在创新投入方面,河南省高新区整体实力都有待加强,不能较好地把科技投入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些都是河南省高新区在以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和加强的。
3 提高河南省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创新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各高新区应解放思想,主动求变,积极关注市场变化,牢牢把握市场规律,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深化改革,科学部署,务实推进。强化高新区企业和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进一步鼓励高新区有条件的单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支持高新区科技型企业进行技术再创新,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3.2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特别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南省高新区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3.3 细化支持政策,健全引导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鼓励支持创新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从具体措施、实施条件、优惠力度方面进一步细化加强。围绕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重点推进资本、人才、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让优质项目、实力企业、高端人才都能为河南省高新区发展创造价值。
3.4 加大各高新区的对外交流合作力度
特别是东南沿海整体实力较好的高新区,河南省高新区应主动加强联络,实地参观学习,将其优秀做法融入河南省实际。河南省内部各高新区也应加强合作,产业结构类似的高新区之间应加大融合力度,地域临近的高新区之间应深化协调合作,各高新区之间应打破壁垒,共享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争取将各自的产业优势发挥到最大,将高新区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徐南平.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讲话内容[EB/OL].(2019-06-12)[2022-02-12].http://www.gov.cn/xinwen/2019-06/12/content_5399665.htm.
[2]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2020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3]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20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4]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20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5]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20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6]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2020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7] 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20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8] 湖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2020湖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