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组织转型,不可能现实数字化转型
2022-04-20陈春花彭剑锋穆胜
陈春花 彭剑锋 穆胜
在未来,财务、人力、法务,甚至是生产、采购、研发等职能会彻底被数字化变革击穿吗?万科虚拟员工揭示了什么趋势?大厂拆中台、建中台是什么战略?数字化转型成功的3个锦囊是什么?来看看3位专家的观点是否对您有所启发。
在上一期文章《数字化应该为产业做“增量”,而不是吸“存量”》中,3位老师提到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转型问题。那么数字化转型和组织转型到底有什么关系?数字化转型能否穿透组织,带来组织转型?组织转型又能否释放企业对于数据的渴望,推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应该以哪个转型为主呢?
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业务转型,然后需要组织转型来支撑。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业务系统的全价值链转型,而体现在组织系统中,就是实现管理重构,即企业的组织转型。在我所观察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能够穿透组织,带来组织转型,或者说数字化转型一定伴随着组织转型。在實践中,以业务转型为主。
例如美的独特的全价值链“端到端”数字化转型,具体是要实现数字化基础上的消费端带动生产端,产品、订单2条价值链拉通的端到端管理重构。美的先借助数字化为业务系统赋能,随后完成数字化的智能制造,再之后开始转型赋能供应链和渠道,最后完成端到端的全价值链协同共生。即产品生产是从客户下订单提出消费需求开始,而非仅仅从工厂进行生产开启,实现了以“需求”来拉动“生产”的巨大转变。
美的首席信息官张小懿指出,“美的数字化转型脉络非常清晰——以数字化连接研发、计划、制造、采购、品质、物流、客服等全价值链各个环节,打通制造与生活的接合点,实现全价值链端到端的全面协同,将制造与生活推往新的高度。”
其实,陈老师提到的美的案例,应该是业务转型与组织转型同步进行。或者说,应该是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引领组织转型,组织转型落地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因为,我很难想象,业务系统变了但组织系统不变。尤其是用数字化连接如此多的职能,这几乎改变了组织原来条块化的运作方式,一定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所以,数字化和组织转型之间不是谁主谁辅的问题,而是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
我还是要强调前面的观点,这种组织转型并不是随着业务系统进行简单调整,而是由金字塔组织向平台型组织转型。数字化转型要实现组织敏捷、柔性,只能通过组织转型来达成。
同意。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需要有顶层设计、系统思维、整体推进。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该思考一系列“组织问题”:例如,如何从金字塔式的科层结构转向客户化、流程化、扁平化的网状结构?组织如何去中介化、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如何打造敏捷、高效、灵活性组织?如何让组织方向正确,且始终充满活力?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要将企业的能力共享,就需要建中台,而中台是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地。中台究竟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建中台?
未来的组织变革方向与主流的组织模式是“平台+自主经营体(项目)+生态”。中台作为组织平台的重要表现形态,毫无疑问是一个战略要地。组织要构建3大能力:核心资源集中配置能力(包括人才、技术、资本、公共关系等)、专业赋能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没有基于数字化的强大中台,这些能力是难以发育出来并实现组织共享的。一线要呼唤炮火,总部平台就要聚集资源,为一线赋能,从而提高一线集成作战能力。
对。中台,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能力共享的模块。一方面,这应该是一个组织模块,英文翻译是middleoffice;另一方面,这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系统模块,英文翻译是middlePlatform。
具体形式上,应该有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前者实现各个职能条线的能力共享,这个是组织设计的一般操作;后者通过数据化、算法化来实现这种能力共享的效果,这个是数字化时代的红利所在。之所以把中台称为“战略要地”,是因为这里有点像是杠杆解,做好了中台,数字化转型也就有点迎刃而解的意思。
同意两位老师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中台可以被理解为组织共享能力的集散地,也是前后台以及部门之间协同的基础。在传统组织中,内部管理最困难的就是前后台协同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如果没有这些协同效率,就无法真正获得组织的系统效率。如果没有协同,也无法真正实现后台对前台的赋能。
中台建设的目的是为前台提供共享的能力,但标准化的能力往往与前台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出现了有段时间说某大厂在“建中台”,有段时间又说他们在“拆中台”的消息。标准化的能力输出与市场的复杂环境之间显然存在矛盾,如何解决?
你说的应该是阿里。阿里一直被认为是中台建设的标杆,也是最早喊出中台口号的企业。但有段时间,他们被传出在拆中台,这直接动摇了很多中台用户者的信心。2021年,字节跳动也开始拆掉原有的“大中台-小前台”,将业务归类重组,采用BU制。
后台标准化与前端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永远存在,还是要依据平台的大数据、算力、算法来解决。阿里和字节所谓“拆中台”,都是在这种矛盾下的调整,但我相信,这类互联网公司不会放弃通过大数据、算力、算法来解决问题的原则。
对,这是他们的基因。数字化的中台有点像是转化器,基于前台的作战需求,高效匹配后台的资源和规则,调节了这种矛盾。他们看似在拆中台,但实际上只是把“大中台”部分拆掉并前置,建立了匹配BU的“小中台”。
以字节为例,他们在拆掉大中台的同时,也细化出来一些“个性化中台”,比如抖音设立的相机中台、直播中台和市场中台等等。这个中台建立,那个中台消失,其实都不重要,都是基于不同阶段业务的调整,但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逻辑是不会变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有另外一个视角来理解,无论是“建中台”,还是“拆中台”,其核心都是回归到组织的基本功能,那就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与业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去理解一家企业的业务逻辑,以及业务与战略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理解组织被调整的根本原因。
当然,组织永远跟随战略,但反过来组织也可以影响战略。
数字化转型似乎是天使,为企业带来效率和更多的可能性;数字化转型似乎也是魔鬼,让不少专业都失去了生存空间。日前,万科财务部门的虚拟员工崔筱盼拿下了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据说,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高达91.44%。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传统专业了。未来,财务、人力、法務,甚至是生产、采购、研发等职能会被彻底击穿吗?3位老师是悲观还是乐观?
我对于数字化转型持积极态度,并鼓励和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根本价值是在于赋能于每个人,所以不是数字化给人们带来挑战,而是数字化给人们带来新的可能性。只要我们真正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借助于数字技术,会有很多创新与创造的价值释放出来,所以我对此乐观,并乐见其成。
我赞成陈老师的积极态度,同时也要给实践者吹吹冷风。数字化转型,首先冲击的是业务部门,随后马上会冲击职能体系。
企业的生意,其实就是追求业务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三流”一致,即根据业务流的推进来配置人才流和资金流。那么,这种配置原则是什么呢?如果人力和财务拿不出自己的专业认知,数字化部门就可能用数据逻辑来洞穿专业。同样,在业务体系里,如果某个环节缺乏专业度,数据逻辑一定能够总结出更好的专业规律,并且完成对人的替代。
《三体》里面有句话,“高维世界的文明毁灭你,与你无关。”现实可能就是这么残酷,企业内的大量职能,可能并没有那么专业,他们在数字化转型的“强光”下,都会显出原形。反过来说,真正专业的人,他们能够驾驭数据和算法,如陈老师所说的释放出自己创新和创造的价值。
对数字化的未来前景,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首先,虽然目前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功率低、推进困难,但作为一个大趋势,企业都必须顺势而为。这就像当年企业引进ERP,有个说法是“引进ERP找死,不引进ERP等死”。甚至,刚开始推进效果都不好,有些企业还成了先烈。但趋势还是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同时,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对传统职能部门的工作与技能的替代是必然的,但数智化底层逻辑的设计还是人,最终还是服务于人,人是起决定作用的。机器人再聪明,永远比不上人类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永远比不上对不确定环境的灵活应对与自适应。
当然,数字化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天使,用不好,是魔鬼。这是我一直比较警惕的。
的确如此,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人。我们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如果数字化是趋势,那么,人性就是驾驭这种趋势的关键。人性中的“创造力”和“向善之美”,是拥抱数字化时代的两个最大筹码。
最后,如果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可逆,那么,请3位老师能否总结一下,你们各自认为的关于数字化转型的3个成功要素?
一是从业务切入。我们探讨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其核心还是要为顾客创造价值。对于企业而言,为顾客创造价值,直接体现在业务端,所以,数字化转型也应该以业务端为切入。
二是有专门的预算。数字化转型需要持续的投入,如果没有专门的预算,很难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是有协同共生的文化。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是企业发展逻辑的变化,也是企业构建内外部新能力成长方式的变化,所以,需要企业能够与内部、外部的相关方展开广泛合作,并共创共生新的价值。如果没有认知的改变、共生的理念、协同的文化,是不太可能成功的。而新文化的打造,也意味着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亲自参与和推动,是最高领导者的责任。
其一,企业家及高层领导重视并亲自推动;其二,要加大对数字化的资金与人才投入,对数字化要舍得投、连续投;其三,要有基于数字化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优化软件平台。
一是企业家的数字化认知水平较高。这是真正的动因,不建立在高水平认知上的转型需求,都是昙花一现,属于“找特效药”式的投机。这个条件不能强求,企业家领悟到了就有,没领悟到,就没有。
二是战略优秀。优秀的战略让企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事大了,人的格局才能大,企业才能够容纳更加剧烈的改革。
三是组织到位。也就是企业要转型平台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上下同欲,平台型组织和数字化转型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