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2022-04-20贾楠
贾楠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农村籍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其党史学习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封建落后走向强大辉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早已成为我国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号召,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农村籍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充满青春活力、斗志昂扬的农村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乡村振兴的主干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以及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党史观、明辨错误思潮的必备要素
农村籍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社会阅历往往不够丰富,加上他们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观念比较单纯,缺乏对纷繁复杂事物的辨别能力,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党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发生过的事件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才能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具有幸福感的时代,人们生活顺遂。农村籍大学生没有体验过老一辈革命者生活的艰苦岁月。现代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农村籍大学生缺乏对农村艰苦生活的认知。加之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各项发展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发挥。在这种多样化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极其容易受到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国际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挑战,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以各种方式向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党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农村籍大学生更好地增强民族认同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安全幸福的生活中牢记前辈们为创造新生活所经历的苦难,在随着国家进步发展的同时不忘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党史知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教育基地实践、专题学习、党史宣讲等各种形式,把党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英雄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对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归。农村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视、阅读红色书籍等相对欠缺。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相衔接,对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他们身临其中,感染这些坚定的信仰、大无畏的精神,加深对党、对社会主义、对国家的热爱,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加强农村籍大学生对党史中伟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延续红色精神,养成锐意进取、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力量。对于许多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回首党的艰苦岁月,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章程、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能够以史明鉴,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党派,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地建设家乡,推动乡村振兴。
二、新時代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分析
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和为乡村振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很多党史学习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忽略农村籍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该多方下力,不仅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学校等各部门也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和加大监督力度,为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便利。
(一)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首要条件
党史学习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党史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不仅要把所学的知识弄懂弄实,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把党史学习贯彻下去,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第一,学校要帮助农村籍大学生增强意识。增强他们党史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帮助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农村籍大学生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内在信念,把握时代脉搏,把党史学习与当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中去。第二,充分发挥党史的宣传示范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英雄模范以及先进事迹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力。农村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会对英雄人物产生崇拜感,会主动效仿。因此,要积极利用英雄人物事迹、红色影视作品等激发农村籍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在提升他们对党史学习自觉性的同时,激发他们与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情感共鸣。
(二)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新途径是重要环节
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催化剂,而且是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头羊”的作用。但是学习形式还比较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还需要积极拓展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新途径、新办法,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便利性。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大多通过课堂或者网络,实地考察的机会十分有限。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抖音等大众媒介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党史学习教育要抓住网络媒体传播快、影响范围广这些独特优势,将影视、影音等资料加入理论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的感召力。应建立专门党史学习的网站,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一些党史小故事,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提供平台,从而激发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党史教育队伍建设是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党史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农村籍大学生作为青少年是否可以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在认真研读有关党史的重要文献以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准把握党的发展脉络、深化党史研究、坚定政治力场和政治方向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对待教育的内容,在课程中融入党史有关内容。并时刻关注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不仅要传授给其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运用合理的方式向农村籍大学生传递正确的党史观、价值观。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发挥课堂教学的優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坚持史论结合,把理论解读与知识传递、个人需求以及情感激发有机结合起来。要关注农村籍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以适应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新需要,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模式。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是保障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在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系统思维,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利用乡村振兴的战略成果为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保驾护航,确保农村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效、顺利开展。第一,学校要深入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要彻查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不法行为,及时揭露各种错误思潮的真面目。要重视农村籍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乡村建设步入黄金期,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支持,能够帮助他们在融入集体、参加校园活动时增加自信心。农村的较快较好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让农村籍大学生了解到自身的特殊优势,能够激发他们为家乡服务、为乡村振兴奉献的信心和动力。
三、结 语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显得尤为重要。百年党史更是为农村籍大学生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上,农村籍大学生要认真总结学习党的历史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肩负时代重任,争做一名合格的乡村振兴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11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4-01(01).
[3]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02).
[4]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 10-14(01).
[5]叶福林.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N].党的建设,2021(3):83-87.
[6]曲青山.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遵循[N].人民日报,2021-3-24(09).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