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9陈静媚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围术排气肌瘤

陈静媚

岑溪市人民医院 广西 岑溪 543200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疾病中常见病之一,该病多发于三十至五十岁女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于各种因素产生,导致子宫肌瘤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根据调查显示[1],该病发病率已达到30%,该病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较不明显,随着病情延长,临床症状则会越明显,常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或胀痛感,同时患者会出现流产﹑不孕或继发性贫血等情况,对其身心健康形成严重影响[2]。临床对于症状较轻以及肌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常采用保守治疗等措施,但对于症状较严重者,便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常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且效果较为显著[3]。但部分患者因存在个体化差异,对手术认知较少,术前极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手术效果欠佳,影响术后病情预后,鉴于此,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加以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20.1-2020.12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年龄28-50岁,平均(39.48±1.47)岁,病程1-8年,平均(4.12±0.14)年,类型:黏膜下肌瘤﹑单发肌瘤﹑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各有8﹑5﹑5﹑6﹑6例;试验组年龄28-50岁,平均(39.41±1.27)岁,病程1-8年,平均(4.16±0.16)年,类型:黏膜下肌瘤﹑单发肌瘤﹑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各有7﹑6﹑7﹑5﹑5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盆腔核磁共振与B超检查被确诊为子宫肌瘤[4];(2)患者存在白带增多与尿频﹑腹部包块﹑月经失调等症状;(3)可见或未见点状血流信号;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或环状﹑长条样信号;(4)患者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5)符合手术治疗指征。

剔除标准:(1)伴有其他妇科疾病者;(2)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者;(3)妊娠期后哺乳期者。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伤口护理﹑体征监测等围术期护理。

试验组额外加以快速康复护理,涵盖内容如以下几点:(1)组建护理小组:由一名妇科主管护士﹑两名康复科中医主治医师﹑一名康复科主管护师﹑两名康复科治疗师成立六人制的护理小组。(2)抗组训练:由康复治疗师在术前指导患者开展上下肢抗组训练,嘱患者两手握住弹力带两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伸展运动,在其两侧足踝处使用弹力带环绕,开展下肢伸展运动,运动时间30min,1d/1次。由妇科主管护师陪同训练,患者需掌握动作要领,以此得到康复治疗师的认可。在患者术后肢体感觉恢复后,妇科主管护士可指导患者开展上下肢抗住训练,注意结合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训练,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伤口裂开﹑大汗淋漓﹑气促﹑心悸等情况。(3)呼吸功能训练:由康复科主管护师担任呼吸训练指导师,指导患者在围术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在安静环境下,指导其闭上双眼,引导其由深到慢的呼吸,经鼻吸气,在吸气时,隆起部位,用口呼气,呼吸时放松腹部,训练时间15-20min,1d/2次。(3)足三里点揉:由主治医师担任按摩师,在患者围术期点揉其足三里,点揉时间15min,1d/2次,按揉力度以患者感受到酸胀为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含有腹胀﹑出血﹑发热以及恶心呕吐等。

(2)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主要含有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

(3)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5]和(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疼痛评分标准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加以对比,GQOLI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3分:轻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可忍受;7~10分:疼痛难忍,影响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两组并发症(腹胀﹑出血﹑发热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中,试验组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26.67%),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2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在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对比中,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s)

表2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s)

?

2.3 GQOLI评分与 VAS 对比

护理前,两组GQOLI与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GQOLI评分比参照组高,VAS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GQOLI与VAS评分(分,±s)

表3 比较两组GQOLI与VAS评分(分,±s)

?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妇科肿瘤疾病中属于常见良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发病原因暂未十分清楚。该病虽属于良性肿瘤,但后期同样存在恶化趋势,该病可根据病程延长导致肌瘤发生癌变,从而对广大女性群体身体健康构成危害。据相关文献报道[7],临床对于该病常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方式进行治疗,利用腹腔镜对肌瘤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便于手术治疗的开展,不会对其生理功能形成影响,可有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另研究表明[8],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术后病情康复及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临床传统护理方式仅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入院宣教﹑对于术前术后的护理,护理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实效性,无法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患者常因难以忍受的疼痛拒绝进行相关运动锻炼,导致自身肌张力下降,加快肌肉萎缩。快速康复护理选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且优化传统护理中的不足之处,对患者进行术前疾病知识的讲解及消除患者心理负担﹑顾虑﹑紧张。术前及术后早期采取功能性锻炼,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提升康复速度[9]。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帮助子宫肌瘤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其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有利于其尽快恢复。研究中所开展的足三里点揉与腹式呼吸联合抗组训练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通过研究发现,阻抗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活动能力,帮助其胃肠功能快速恢复,极大程度的缩短住院时间。而腹式呼吸主要原理在于,通过提高机体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膈肌与腹肌运动,温和与按摩胃肠道,促进患者排气。另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试验组GQOLI高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间接表明,快速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为患者术后恢复奠定牢靠基础。为患者开展足三里点揉,能够达到一定的益气润肠之效,可促使胃肠蠕动规律且有力,同时能够提升气血运行的效果,帮助患者术后更好排气。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为术后恢复提供一定安全保障,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围术排气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