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造影的表现

2022-04-19梁玉红吕亚萍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造影障碍口腔

梁玉红 吕亚萍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7

脑卒中临床又将其称之为“中风”,主要包含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属于大脑细胞以及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1]。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主要是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在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情况。吞咽障碍可对摄食和营养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对病患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易诱发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增加预后不良风险,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评估以及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是一项重要工作,既往临床所使用的吞咽功能评估方式无法直观判断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无法较好的为患者提供进食建议,因此需探寻新的吞咽障碍评估方式[3]。故而,我院为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吞咽功能造影检查。本研究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31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造影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现将研究相关内容作出以下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我院康复科的3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9~83岁,平均为61岁;病程8天至10个月,平均3.72±0.36个月。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在开展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脑卒中,并且出现吞咽障碍情况[4];(2)能够理解并执行医师发出的指令;(3)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稳定,神志清晰;(4)患者及其家属知情,自愿签署医疗文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的患者;(2)存在机体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情况者;(3)存在感觉性失语,无法配合研究者[5];(4)病情危急者。

1.2 设备

西门子数字胃肠机。

1.3 所需材料

造影剂(碘佛醇50mlX2瓶)﹑增稠剂(奥特顺咽)﹑温开水﹑杯子(50mlX4个)﹑勺子﹑纸巾﹑注射器(10ml)等。在临床康复师的帮助下配置成浓稠糊状(3号)﹑较稀糊状(2号)﹑浓流质(1号)﹑稀流质(即碘佛醇 0号),分别编号为3﹑2﹑1﹑0号食物。

1.4 检查程序

患者自然坐于数字胃肠机,调节好检查视野,首先将2号食物,由注射器定量3﹑5﹑10ml分别进行吞咽,同时进行录相观察,若发生严重误吸时,则停止检查。侧位相,观察病人口腔﹑咽喉﹑食管各部位的吞食情况[3],如口腔的控制﹑运送情况;咽期:吞咽启动情况,鼻腔是否有反流,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经多次吞咽后的清除能力,是否存在渗漏﹑误吸,当发生误吸时,是否存在咳嗽反射及咳嗽力量如何;食管期环咽肌的开放程度。正位相,主要观察会厌谷和梨状窦是否有残留。之后分别进行1-0-3号食物吞咽,其吞咽的量及观察内容同上。

1.5 吞咽障碍的影像评价[6]

①口腔期:口腔控制良好,运送欠佳,部分食物滞留口中(如图1)或溢出。②咽期:启动延迟,鼻腔无反流,会厌谷﹑梨状窦部分食物有残留(如图2),经多次吞咽后仍不能完全清除;当发生误吸时(如图3),部分患者存在咳嗽反射,咳嗽力量不良,则定义为显性误吸,无咳嗽反射则定义为隐性误吸。③食管期:环咽肌开放正常。

2.结果

31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经吞咽功能造影检查出28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各期均无障碍)。阳性均表现为口腔期:口腔控制良好,运送欠佳,部分食物滞留口中或溢出;咽期:启动延迟,鼻腔无反流,会厌谷﹑梨状窦部分食物有残留,经多次吞咽后不能完全清除,其中21例(67.74%)患者发生误吸,7例(22.58%)患者无误吸。当发生误吸时,9例(29.03%)患者存在咳嗽反射,咳嗽力量不良,定义为显性误吸,12例(38.71%)患者无咳嗽反射,定义为隐性误吸。其检出率为90.32%(28/31X100%)。

3.讨论

脑卒中主要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是由于血管阻塞引起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在全部脑卒中病患中约占60%至70%[7]。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吞咽障碍,发生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有[8]:(1)发生脑卒中后,会损伤患者皮质,当左侧大脑皮质出现损伤后,则会导致吞咽功能丧失和口腔功能异常表现,左侧大脑中前区有控制吞咽功能的神经,当该部位脑组织出现损伤后,会发生不同程度颜面﹑口腔作用丧失表现,同时也可出现症状轻微的口腔延迟,一般时间在4秒左右。当右侧大脑皮质出现损伤后,更加容易出现吞咽障碍情况,使得患者发生轻度口腔期通过延迟现象,时间一般是2秒至3秒,而吞咽延迟时间通常在4秒左右。因患者喉部上抬时间有延迟情况,因此容易在吞咽期间出现误吸现象。(2)皮质下损伤,当出现皮质下损伤后,患者吞咽运动和吞咽感觉通路出现负面影响,患者口腔期时间延长约4秒,吞咽启动时间延迟越4秒,患者咽喉神经肌肉控制难度高,在吞咽时出现误吸的风险较高。(3)脑干损伤,当脑干发生损伤后,若是对延髓吞咽中枢﹑孤束核﹑三叉神经核团﹑舌下神经核以及皮质延髓束等产生影响,则极易出现吞咽困难。因脑干损伤存在分散性特点,吞咽障碍通常是唯一且突出的临床表现。故而,科学﹑及时的判断脑卒中患者有无吞咽障碍情况出现,依据吞咽障碍类型以及程度实施个性化治疗﹑进食指导,在改善疾病预后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吞咽功能造影检查是对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和诊断的一种手段。在病人进行三期不同食物吞咽时,利用数字胃肠机在X线透视下动态观察出吞咽障碍的结构和部位﹑程度及误吸情况,从而得知患者进食何种性状和多少量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而误吸是吞咽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9]。本次研究中,经吞咽功能造影检查出28例为阳性,3例为阴性(各期均无障碍)。阳性均表现为口腔期:口腔控制良好,运送欠佳,部分食物滞留口中或溢出;咽期:启动延迟,鼻腔无反流,会厌谷﹑梨状窦部分食物有残留,经多次吞咽后不能完全清除,其中21例(67.74%)患者发生误吸,7例(22.58%)患者无误吸。当发生误吸时,9例(29.03%)患者存在咳嗽反射,咳嗽力量不良,定义为显性误吸,12例(38.71%)患者无咳嗽反射,定义为隐性误吸。分析结果可知,吞咽造影检查属于近年来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诊断检查方式,在诊断效果方面受到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好评,同时操作简便﹑可重复以及安全性高。将吞咽造影检查应用在吞咽障碍患者疾病评估中,一方面准确度高,另一方面还可准确提示患者病情,为后续康复治疗实施精确指导。在造影检查中,能够观察食物在患者口腔期﹑咽期以及食道期的活动情况,同时通过测量部分数据,协助医师发现吞咽障碍异常原因,以便制定相应治疗方案[10]。而通过进食固体食物﹑糊状﹑半流食以及流食等,能够对比治疗前后情况,进而判断治疗效果,并且还可检查出患者有无隐性误吸情况存在[11]。所以,尽早明确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提高康复疗效,缩短康复进程。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研究样本量较少,未能开展长期后续随访调查等,因此期待后续能够有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来对此结论进行验证。

综上,吞咽功能造影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诊断出误吸,且检出率高,作为诊断吞咽障碍的“金标准”,为临床康复师制定合理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案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猜你喜欢

造影障碍口腔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