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碱比色检测分析条件优化及在枸杞中的应用
2022-04-19张月蓉陈丽娟
◎ 史 蓉,张月蓉,陈丽娟
(酒泉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枸杞(Lycium barbarum)是药食同源茄科类植物,具有明目安神、补肾生精、保护视网膜和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12-13]。枸杞果、叶、茎中普遍存在甜菜碱,是植物果实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目前检测甜菜碱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但普遍存在仪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人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建立一种便于操作的甜菜碱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在枸杞产品中,对企业优选枸杞品种、提取产品有效成分、提高产品品质起到促进作用。
本试验的难点在于甜菜碱和雷氏盐的反应物是沉淀,要尽可能完整的保留沉淀而去除剩余红色试剂,使其不干扰比色反应。在试验了多种过滤方法后,选择0.22 μm的针头滤器滤去多余试剂,再用洗脱液溶解沉淀收集于比色管。整个过程不用更换反应管、损失小、能完整保留沉淀,结果准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枸杞(甘肃酒泉市场销售);甜菜碱标准品(99.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丙酮、盐酸(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雷氏盐(分析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1.2 仪器与设备
UV-800S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SP-756P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FE20型酸度、ME203/02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FT-100型手提式高速粉碎机(上海精胜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甜菜碱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甜菜碱标准品20 mg定容于10 mL容量瓶得标准溶液浓度为2 mg·mL-1。
首先是为客户端提供家庭服务,后面越来越清晰,叫“让家更美好”,58到家只做到家里提供的服务,这就是叫“到家”的根本原因。虽然后来美团等一些公司也叫“到家”,但是他们更多是把外卖“送”到家里,而58到家是服务人员去家里服务。
1.3.2 甜菜碱的检测方法
注射器式塑料取样管,下端连接夸克阀和0.22 μm的针头滤器,关闭夸克阀,吸取一定量甜菜碱标准溶液注入取样管,加入一定量酸性雷氏盐溶液,冷藏反应一段时间,打开夸克阀,滤除多余雷氏盐试剂,少量冰水淋洗至无红色试剂,加入丙酮溶液溶解甜菜碱雷氏盐沉淀,收集于10 mL比色管,用丙酮溶液定容,在波长525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值。
1.3.3 甜菜碱检测方法的优化
(1)雷氏盐酸性介质。称取1.500 g雷氏盐,加入90 mL蒸馏水,分别用硫酸、盐酸、硝酸3种酸性介质调pH=1.0,超声15 min,过滤,定容于100 mL容量瓶,得酸性饱和雷氏盐溶液。精确吸取2 mg·mL-1甜菜碱标准品溶液0 mL、0.1 mL、0.2 mL、0.5 mL、0.8 mL和1.0 mL,分别滴加雷氏盐溶液5 mL,4 ℃冷藏反应10 min,过滤、淋洗,用70%丙酮洗脱,定容至10 mL容量瓶,使甜菜碱标准溶液浓度为0 mg·mL-1、0.02 mg·mL-1、0.04 mg·mL-1、0.10 mg·mL-1、0.16 mg·mL-1和0.20 mg·mL-1,525 nm处测吸光度。
(2)丙酮洗脱液浓度选择。标准溶液梯度同(1),分别滴加pH=1.0的雷氏盐溶液5 mL,4 ℃冷藏反应10 min,过滤、淋洗,分别用30%丙酮溶液、50%丙酮溶液、70%丙酮溶液、90%丙酮溶液和100%纯丙酮洗脱沉淀,定容至10 mL容量瓶,525 nm处测吸光度。
(3)反应时间。标准溶液梯度同(1),分别滴加pH=1.0的雷氏盐溶液5 mL,4 ℃冷藏反应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和180 min,过滤、淋洗,用70%丙酮溶液洗脱沉淀,定容至10 mL容量瓶,525 nm处测吸光度。
(4)雷氏盐溶液用量选择。为保证雷氏盐与甜菜碱标准溶液反应完全,并微过量。选用的甜菜碱标准溶液浓度为 0.2 mg·mL-1和 0.6 mg·mL-1,分别滴加pH=1.0的雷氏盐溶液1~10 mL,4 ℃冷藏反应10 min,过滤、淋洗,用70%丙酮溶液洗脱沉淀,定容至10 mL容量瓶,525 nm处测吸光度。
1.3.4 枸杞中甜菜碱含量的测定
取7份枸杞样品按照优化后的条件检测。三角瓶精密称取枸杞粉末5.00 g,加纯水220 mL,沸水浴提取1 h,冷却定容至250 mL容量瓶,上清液用硅藻土过滤,吸取待测液1~3 mL,加入盐酸调pH=1.0的饱和雷氏盐5 mL,4 ℃冷藏反应120 min,0.22 μm的滤膜过滤掉反应液,保留沉淀,用70%丙酮溶液溶解洗脱沉淀至10 mL比色管,采用标准曲线测得枸杞样液的吸光度,计算枸杞甜菜碱的含量。
1.4 数据与处理
每组试验平行测定3次,数据为3次的平均值,用Origin 8.0绘制各个试验组的动力学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菜碱检测方法的确定
2.1.1 雷氏盐酸性介质的确定
甜菜碱和雷氏盐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生成沉淀,将饱和雷氏盐溶液用硫酸、盐酸、硝酸调pH=1.0,反应后测得甜菜碱浓度为0.04~0.20 mg·mL-1,硫酸雷氏盐吸光度在0.005~0.069,盐酸雷氏盐吸光度在0.027~0.155,硝酸雷氏盐吸光度在0.018~0.105。可知盐酸雷氏盐溶液吸光度明显高于硫酸雷氏盐和硝酸雷氏盐。这可能是因为硫酸、硝酸为含氧酸,在反应过程中参与了反应,盐酸是无氧酸,性质较稳定,只调节pH,不参与反应,因此选用盐酸为雷氏盐酸度调节剂。
2.1.2 丙酮洗脱液浓度的确定
用5种不同浓度的丙酮溶液洗脱收集测得吸光度。30%丙酮溶液和50%丙酮溶液洗脱后吸光度明显偏低,可能是因为丙酮含量低,洗脱不完全。甜菜碱浓度为0.1 mg·mL-1时,70%丙酮溶液、90%丙酮溶液和100%纯丙酮洗脱后,吸光度分别为0.055、0.065、0.058;甜菜碱浓度为0.2 mg·mL-1时,70%丙酮溶液、90%丙酮溶液和100%纯丙酮洗脱后,吸光度分别为0.145、0.137、0.138,基本无差别。从节约试剂、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选择70%丙酮溶液为洗脱液。
2.1.3 反应时间的确定
为保证反应完全,甜菜碱溶液需与雷氏盐冷藏反应一段时间,反应180 min后,标准溶液不成线性,反应管壁出现红色析出物,可能是因为雷氏盐不稳定,反应时间过长有结晶析出,影响反应结果。反应120 min后,2个高浓度标液 0.16 mg·mL-1和 0.20 mg·mL-1的吸光值达到最大,为0.129和0.157,说明120 min反应完全,因此选择反应时间120 min。
2.1.4 雷氏盐溶液用量的确定
为保证雷氏盐和甜菜碱充分反应,雷氏盐应微过量,选取甜菜碱标准溶液浓度为0.2 mg·mL-1和0.6 mg·mL-1,分别加入1~10 mL酸性雷氏盐溶液,反应吸光度见图1。0.2 mg·mL-1甜菜碱和5 mL雷氏盐反应吸光值最大,表明加入5 mL雷氏盐即可反应完全,0.6 mg·mL-1甜菜碱和10 mL雷氏盐反应,吸光值仍在上升,说明雷氏盐未达到最大值,因此后续实验中甜菜碱标准溶液最大浓度选用0.2 mg·mL-1,雷氏盐溶液用量5 mL。
图1 不同雷氏盐用量对甜菜碱溶液吸光度的影响图
2.2 标准曲线绘制与枸杞甜菜碱的检测
2.2.1 甜菜碱标准曲线
经试验测定,甜菜碱标准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浓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A=0.757 1C+0.024 4(A表示吸光度值,C表示溶液浓度),R2=0.999 94,标准曲线见图2。结果表明,甜菜碱含量在0.02 mg·mL-1、0.04 mg·mL-1、0.10 mg·mL-1、0.16 mg·mL-1和0.20 m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2 甜菜碱标准曲线图
2.2.2 枸杞甜菜碱的测定
按照1.3.4优化过的方法测得7份枸杞的甜菜碱含量分别为640 mg/100 g、210 mg/100 g、850 mg/100 g、520 mg/100 g、1 100 mg/100 g、1 090 mg/100 g和920 mg/100 g,RSD值在3.2%~7.5%,说明该方法适用性良好。
2.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 mg·mL-1甜菜碱标液0.2 mL,按照1.3.4优化过的方法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6次,测得RSD=0.011%,小于2%,表明精密度符合要求。
2.4 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5份不同浓度的枸杞待测液,分别加入一定量甜菜碱标准溶液,混匀,其余步骤按1.3.4枸杞中甜菜碱的测定方法操作,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由表1可知,该方法的回收率为87.5%~110.0%,平均值为95.83%,RSD=9.31%,说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
表1 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表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采用比色法检测枸杞中甜菜碱含量,研究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最终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即用盐酸调饱和雷氏盐溶液pH=1.0,在甜菜碱含量0.02~0.20 mg·mL-1,雷氏盐溶液用量5 mL,反应条件为4 ℃冷藏反应120 min,洗脱液为70%丙酮溶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好、时间短、灵敏度高,样品回收率在87.5%~110%。枸杞提取物中除含有生物碱外,还含有多糖、黄酮、总酚等活性物质,选用雷氏盐法,利用雷氏盐只和生物碱类物质反应的特性,排除了其他干扰物。整个反应过程不更换反应管,利用离心和0.22 μm针式滤膜完整保留反应沉淀,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测得枸杞样品的甜菜碱含量为210~1 100 mg/100 g。检测方法方便快捷、准确可信、成本低,适合中小企业枸杞加工企业优选品种、提高枸杞深加工能力,为枸杞产业功能性成分提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