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担当
2022-04-19张敏敏
■张敏敏
当下的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体现在创作上是一些作品热衷于书写生活的鸡毛蒜皮、展示人性的龌龊阴暗、暴露人类的欲望隐私。一些作品讥讽道德,解构崇高,态度轻慢,笔墨凉薄,多的是对胸中戾气的无度宣泄。影视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题材愈发稀少。荧屏上,到处充斥着仙侠、玄幻、后宫等题材的作品,“神剧”“雷剧”横行。还有一些所谓现实题材影视剧,要么是青春偶像,要么是婆媳家斗,要么是小品式的农村生活,这些也跟现实主义无关。现实主义创作最重要的是要反映真实的生活,表现真实的人生。真实是现实主义的特点和魅力。这些现实题材,表现的并不是真实的现实,而是作家臆想出来的现实。当然,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一个民族不能整天生活在仙侠、玄幻、后宫、虚假及戾气之中。创作小品《回家过年》缘起于春节令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应当是团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家中说说笑笑,这是一个普通人家的生活写照。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春节却不能与家人团圆,比如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春节是伤痛的唤醒时钟,本是团圆的日子,亲人却无法相伴身边,思念之情如何化解,生活如何继续是值得我们思索的。小品《回家过年》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过节不回家的社区工作者马主任和失去儿子的老乔夫妇这3个人物集中在一幕故事中。老乔夫妇是一对善良的夫妻,他们的儿子衫子在抗洪中牺牲。马主任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自愿到社区工作,信守与战友衫子的承诺,陪伴老乔夫妇过节,尽职尽力保障社区。小品从一开始巧妙地设置了老乔夫妇串通赶马主任回家过年的情节,并以此产生悬念——马主任为何照顾老乔夫妇,陪伴他们过节。马主任一直未向二老袒露自己和衫子的战友关系,却因为部队战友的一个电话暴露了,从而引出衫子抗洪牺牲的故事。小品中,老乔夫妇是善良的,马主任是诚信、真诚的,衫子是可敬的、孝顺的,每一个人身上都体现了小爱和大爱。《回家过年》这个小品正是从一个普通人家过中秋这一视角出发,用一个小“家”发生的一幕温情故事,把亲情、战友情、家国情怀融入其中,诠释着大“家”和大爱。
小品的整个创作过程历时半年,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确定小品剧本、导演、演员,抓紧时间排练。二是多方邀请专家进行改稿。三是积极参加演出和比赛。年初,我参与了重点完成了确定剧本、敲定导演工作。于4月初和相关领导及编剧多次沟通,确定将《回家过年》这个小品的重点放在突出“家”的含义上面,将原先30分钟的作品改编为15分钟内的小品。5月初,我们完成了小品表演的三位演员选定工作,并开始进行排练。从5月8日至10月28日,我们的排练工作基本完成,期间大大小小改稿有15次,克服了不少的困难。比如,5月份参加排练的女演员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比赛,9月份临时需要换女演员,虽然一起排练了20余次的女演员被换,但是演员们没有丝毫怨言。再比如,演员中有些同志需要正常上班,排练时间只能在晚上6点半之后,排练结束也要到11点,但是大家都能相互理解,互相配合。还有,疫情期间,虽然大家不能集体排练,但没有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演员们在家琢磨自己的角色,寻求身边朋友等资源群策群力,努力让作品的表演和内容得到提升。也正是演员们的默契配合、专业认真的态度让这个小品得以顺利完成。整个项目始终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涉及道具、化妆、背景、音效等工作,我们用心用力,寻找专业老师出主意、拿方案。小品中需要用到5块大的背景墙,运输非常麻烦,我们馆内负责的同志一直做好协调工作,提前和场地方沟通协调道具的进场搬运工作,在正式演出中,全馆同志齐心协力摆放道具、搬运道具。在整个项目中体现的团队精神也是我馆的生动写照。
6 月到9 月,我们多方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线上听取了省、市专家,专家提出了小品框架逻辑、军功章道具使用和老乔爸爸在本作品里状态的合理性等问题。后来,在剧院,省、市专家对本作品进行改稿,再次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细节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及时根据他们提出的建议作了相应的修改,一遍遍地打磨剧本,最终定稿,并根据剧本改动及时调整舞台表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在想方设法把作品搬上舞台,参加了一些演出和比赛。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在走台过程中不断研究讨论灯光和音效方案,把小品中温情的、有趣的、震撼人心的地方用最适宜的灯光和音响烘托氛围,在细节上努力做到准确把握。
作家格非认为,文学要反映现实,更重要的责任是去记录一个时代中各种各样的人,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记录这些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过程。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化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生活中并非到处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丑恶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现实主义不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作家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一部好的作品应当是有温度的,有深度的,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真正创作中要尊重生命,生命是最精彩的。不管是生命中的丑与恶等等这些东西,它都是人性中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我们书写的,而且将来留下来的可能就是这样一些东西。剧中的角色不必非要分出好与坏,评判他们的道德上的高下。如果一味地从道德上去评价人物、批判人物,就会走上一个非常平庸化的道路。在剧中我们可以展现出角色的造型之美、人性之美,同时也可以通过剧情看到美中不足的亦是人性。剧中的人物面对选择的时刻,正是对该人物的一次拷问灵魂的塑造,通过在观众面前展开的这样一种未知,写戏就有了余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用心写作品、用心排作品、用心抠细节,为的就是让大家看到一个饱含真情实感的小品。在大家的努力付出下,我们也得到了许多收获。优秀的作品应该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优秀的作品,应该把真、善、美熔于一炉,蕴含着博大的心与深沉的爱,充盈着道德的善良与人性的温暖。凝聚着作家深厚的思想感情,传达出作家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深刻的思考,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疫情当下,一个个由小家汇聚而成的大家,一份份由小爱凝聚而成的大爱温暖着这个社会,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传递时代好声音。文艺创作是个性化的劳动,但不能放弃精神担当,不能只关注杯水风波、一己悲欢。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过:“作家的工作不是手艺,也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