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母婴结局
2022-04-19韩法霞
韩法霞
(卫辉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卫辉 453100)
瘢痕子宫绝大部分是因剖宫产所致。虽然现阶段,医疗机构开始严格把控剖宫产指标,且随着群众医学认知的提升,对自然分娩有了正确认识,使剖宫产率得到降低;但女性分娩的平均年龄普遍较高,加之生活环境的改变与工作习惯的变化,使近年来产科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普遍升高,因此产科剖宫产率仍旧不容乐观。因剖宫产所致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问题,近年来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瘢痕子宫经产妇属于高危妊娠人群,关于此类产妇的母婴预后,应当提起关注。瘢痕子宫的瘢痕部位子宫壁薄,再次妊娠后随着胎儿生长发育,子宫被撑大,瘢痕部位将变得更加薄,分娩过程中较之正常产妇更易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等问题,严重影响母婴预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剖宫产难度也较之首次剖宫产更大,术中可能会导致子宫与盆腔损伤问题,甚至出现切口粘连、出血感染等情况。如何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科学、安全的妊娠方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讨论的中心。本次研究以82例无产科并发症的瘢痕子宫经产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此类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为更好地控制变量,所选样本也均源自剖宫产导致的瘢痕子宫经产妇。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间82例无产科并发症的瘢痕子宫经产妇纳入研究。根据本次分娩方式差异进行分组,其中41例经产妇接受阴道分娩,纳入阴道分娩组;余下41例经产妇接受剖宫产分娩,纳入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经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27.37±3.8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48±0.76)周;孕次2~4次,平均(2.79±0.37)次。剖宫产组经产妇年龄24~42岁,平均(28.03±3.96)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3±0.80)周;孕次2~4次,平均(2.81±0.42)次。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纳入标准:①阴道分娩组具备阴道分娩适应症,即不具备剖宫产指征,且前次剖宫产为下段横切口,本次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超2年,经影像学等系统检查排除多胎妊娠、胎位异常、巨大儿产妇,产前阴道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超3 mm;②剖宫产组符合剖宫产适应症,即经产妇方明确表示拒绝阴道试产,产前阴道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不足3mm,确诊子宫下段菲薄,不适合进行阴道试产;③经产妇相关研究资料保存完好;④二胎产妇;⑤足月妊娠。
(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②合并严重产科合并症;③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④严重全身性感染;⑤其他原因导致的瘢痕子宫;⑥明确子宫破裂史。
1.2 方法
回顾82例产妇的分娩资料,所有产妇均在孕36周后入院待产。产前进行一系列常规检查,例如胎心检查、宫高检查、腹围检查等;同时在产前做好产妇的宫颈成熟度、软产道、胎先露高低检查。定时予以阴道B超检查,明确胎儿与附属物情况;尤其需要重视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检查,针对瘢痕厚度超3 mm者,考虑进行阴道试产,反之制定剖宫产方案。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要严密观察经产妇的产程变化情况,为经产妇准备输血、抢救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分娩安全、及时。阴道试产产妇根据需要予以缩宫素助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母婴结局,主要为新生儿娩出1 min后的Apgar评分、新生儿不良结局(胎儿窘迫、窒息、湿肺),以及经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分娩时间及其他产妇不良结局(产后大出血、盆腔粘连、产褥感染、恶露过长)。其中Apgar评分包含对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反射、心博速率等的评估,共计10分,可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一般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预后比较
阴道分娩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分娩时间短于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住院费用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预后比较(±s )
2.2 两组产妇娩后不良结局比较
阴道分娩组盆腔粘连、恶露过长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娩后不良结局比较[n(%)]
2.3 两组新生儿预后与不良结局比较
两组新生儿娩出1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阴道分娩组胎儿窘迫、窒息、湿肺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预后与不良结局比较[±s ,n(%)]
3 讨 论
瘢痕子宫的出现,可能源于既往妇科手术史,亦有可能源于上次剖宫产分娩史。临床已经达成共识,瘢痕子宫产妇的分娩风险高于正常产妇,这是由于瘢痕子宫的瘢痕部位子宫壁薄,在分娩过程中若采取阴道生产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等问题,导致母婴不良预后。引用吴芳等学者所撰文献中相关数据,据统计,近年来产妇孕期子宫破裂发生率已达325/100万,足月分娩者子宫破裂发生率达778/100万,母婴预后问题较为严峻。因此临床早期有“一次剖宫产,终生剖宫产”的说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瘢痕子宫经产妇的分娩方式有了另一种选择,阴道试产。“试产”是考虑到瘢痕子宫瘢痕部位子宫壁毕竟较薄,受力可能会出现破裂问题,因此做好两手准备,试产失败即刻中转剖宫产。为保证阴道试产的安全性,临床制定有详细的执行原则,如本次分娩需距离上次分娩超2年(朱惠贻等指出若连续妊娠时间间隔不足2年,则子宫破裂风险将高出正常产妇2倍)、上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瘢痕厚度经阴道超声检查需>3 mm、非巨大胎儿、宫颈条件良好、有阴道分娩史等。关于阴道试产的禁忌症,学者们总结认为,若瘢痕子宫经产妇上次剖宫产出现切口感染问题,有几率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者子宫憩室,阴道试产更易发生破裂出血问题;若瘢痕子宫经产妇还存在人工流产史,可能自身子宫平滑肌弹性受到影响,同样面临较大的分娩风险。
关于瘢痕子宫经产妇接受阴道试产的种种优势,前人已经做出总结。如吕凯莉等学者所撰文献证实,瘢痕子宫经产妇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剖宫产,认为阴道试产是经济且安全可靠的再次妊娠选择。康秀真所撰文献提出,产后出血是瘢痕子宫经产妇的常见不良预后,产妇甚至可能因此面临死亡风险,而阴道试产者产后出血率低,技术安全可靠。不论吕凯莉等学者,抑或康秀真的研究结论,均与本文研究结果相呼应,且研究结论的得出方向具备一定一致性,即支持瘢痕子宫经产妇接受阴道分娩。详细分析本次研究所得结论:(1)阴道分娩组经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分娩时间短于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剖宫产组,住院费用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显著,表明阴道分娩在体验与经济性上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组经产妇盆腔粘连、恶露过长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显著,表明阴道分娩在产妇预后安全性上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组胎儿窘迫、窒息、湿肺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显著,表明阴道分娩在新生儿预后安全性上优于剖宫产。(2)两组产妇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但阴道分娩组上述产妇娩后不良结局表现略优于剖宫产组。两组新生儿娩出1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但阴道分娩组该评分略优于剖宫产组。总体而言,提示我们阴道分娩仍旧占据一定应用优势。而上述结果的出现,或许与本次研究样本量纳入偏少有关,导致数据间的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整体来看,建议瘢痕子宫经产妇在满足阴道试产条件的前提下,积极接受阴道分娩。
这里本文总结几点瘢痕子宫经产妇阴道试产的注意事项,供学者参考:(1)要明确阴道试产原则,在于追求阴道分娩理想预后的同时保证分娩安全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需要及时终止试产转剖宫产。例如当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异常产程、胎儿窘迫问题时。(2)不可使用米素引产,并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缩宫素,尽量规避子宫破裂问题;同时在阴道试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缩控第二产程时间,如有需要可使用阴道助产术尽快结束分娩,同时做好先兆子宫破裂的预防,加强胎心率监护,一旦出现胎心过缓,且产妇主诉子宫处压痛、腹痛加剧,伴阴道出血,需要及时中转剖宫产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等不良事件发生。
关于瘢痕子宫经产妇阴道分娩工作开展的展望,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快医疗设施建设,保障产房抢救条件契合要求,且医疗资源充足,能够满足各种紧急事件下的医疗救援需求;(2)进一步加大分娩宣教,告知瘢痕子宫经产妇两种分娩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阴道试产、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纠正产妇对某一种分娩方式的偏听偏听,能够客观看待再次妊娠后的分娩方式,配合医方助产工作;(3)加大医院内部培训力度,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能够胜任瘢痕子宫经产妇的分娩需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产房工作,保障母婴预后;(4)投入更多精力开展瘢痕子宫经产妇阴道分娩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大阴道试产的适应症范围,以新技术提升阴道试产的成功率,提高母婴预后。
综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经产妇面临较之正常产妇更高的分娩风险,建议临床进一步加大对此类产妇的产前宣教工作,提升其安全分娩认识,尽可能让符合阴道试产要求的产妇接受阴道试产,避免二次剖宫产,但也要随时做好中转剖宫产的准备。另外,缩减瘢痕子宫产妇基数十分必要,这就要求临床要继续严控初产妇的剖宫产指标,即使具备剖宫产指征者,也需科学制定分娩方案,考虑产妇再次妊娠阴道分娩要求,科学手术,且术后要加强二胎宣教,为以后可能的再次妊娠夯实基础。当然,本次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研究的样本量采集偏少、研究时间偏短等,可能导致最终的统计学结果欠客观。为改善上述不足,未来当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丰富研究数据,最终提升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更好地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