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2022-04-19梅良风

考试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物理

摘 要: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物理课堂上有几种常用的情境创设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等。文章通过对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几种情境创设方式进行分析及思考,以期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与教师交流互动,打开思维,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从而更好地确立知识架构,掌握对应的重难点知识,也希望能够帮助城郊接合部中学的初中物理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尤其在“双减”政策实施的当下,课堂效率显得尤其重要,要提高每节课的效率,每个环节的情景创设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郊接合部;初中物理;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1-0131-04

一、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思想等都有一定的成长,但他们普遍在心理方面有着一定的逆反性,性格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闭锁性等。而城郊接合部中学的初中一般远离城区,受地域的限制,城郊接合部的经济、文化处于不发达与发达之间,导致这些区域的初中硬件条件优势不明显,这些区域的学生主观意识不够,自身刻苦能力不及同年龄段的农村学生,心态开放程度不及同年龄段的城市学生,因此这些区域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存在接受知识比较缓慢的现象。

而初中物理学科又是主要讲授力、热、声、光、电与磁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物理现象有的相对抽象。因此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没有及时阐明课堂的知识点,后续只依靠学生自行补习,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物理知识的断层,同时也打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自信心,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他们失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不但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这对于学生而言,系统地掌握课堂上的物理知识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教师而言,则可通过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吸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理解、关注及思考,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也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学生和教师获得双赢。

二、 课堂情境创设的背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物理课堂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起后,教师立马走上讲台,直接语速较快地讲解物理课本中的知识点,学生们在台下一边听课,一边按照教师提到的知识点匆忙地记笔记,甚至有时候学生们还来不及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完整记录下来,这节课时间就到了。从开始到结束,一节物理课绝大部分时间只有教师讲课的声音,学生们是否学到了这节课讲解的物理知识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记录的笔记是否完整详细。

在课外时间学生们则通过背诵及其他记忆方式,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强行记录在脑子里。一些物理现象及规律则一方面通过记忆,一方面又通过反复做题才能逐步理解。

这种课堂情景下,师生们互动很少,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重点放在记录上。在教师讲解时,学生们脑子里并没有及时理解消化,如果学生们的记录稍有遗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要私下用很多时间才能弥补回来。因为在课堂上没有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只能在课后疯狂地刷题,通过题库来扫描、覆盖这些知识点,用这种辛苦的方式才能加深对这些物理知识的印象,进而才能理解、消化它们。

一旦所选用的题库有一定的侧重点,某一知识点没有编入相应的题库中,如果恰巧在考场上碰到这个遗漏知识点的相关题目,学生们在考场上很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有把题目中的情形与记忆中的知识点进行搜索、匹配,才能慢慢地打开自己的思维。如此一来,一方面导致学生上学期间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另一方面物理教师有时候也为教学任务焦躁、迷茫,甚至错误地认为学生资质不好,学习能力不强。

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导致部分物理教师对学生失去耐心,部分学生也对物理学科失去信心,最后都放之任之。

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没有和学生良好地互动,就不能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及时主动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课后的题海理解、思考对学生学习也是事倍功半。这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有影响,还可能会让部分学生对物理产生疲劳感。

通过上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在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还是要重视课堂的导入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索物理知识;教师也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有活力的物理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单纯以教师讲为主,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主动、感兴趣地学为主;同时教师也要转变观念,物理课堂对学生最重要的是讲授和引导,而不是只有讲授。

因此,在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的物理课堂上一种好的课堂导入方式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

三、 课堂情境创设的常用方式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广,很多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情境创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非常用心地去设计相应的课堂情境,尽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在城郊接合部的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采用的几种课堂情境创设方式,本文据此进行小结和分析:

1. 用一些轶闻趣事作为开头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如讲解重力的时候,很多教师会用课堂前几分钟讲解牛顿是因为恰巧站在苹果树下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头部而发现重力的故事。

这种课堂情境创设方式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结合教师温和的语气及节奏,一方面能够在课堂的开始就迅速地把学生的情绪从课间休息的亢奋状态中平静下来,同时也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便于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过渡到知识的讲解上。

课堂开始的故事虽然比较轻松,但是部分教师要确保完成课堂的授课任务,所以课堂余下的时间还是会重点讲解物理知识。把课堂前后阶段内容进行对比后,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后部分的物理知识和课堂前期的内容比较起来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在课堂刚开始时很认真,过了几分钟或者在课堂后期注意力迅速转移的现象。

2. 有些教师习惯用课堂前几分钟带领学生分析上一节课设置的疑问点,兼顾带动学生先温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为情境导入新授内容的方式,如在串并联电路这一块。

用这种以旧带新的方式的教师一般认为,对于同一大类的物理知识,在带领学生们思考并解决了上一节课设置的悬疑问题后,也能简单地温习上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有了这个过程做铺垫后,再逐步开始讲解这一节课的知识点,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逐步学到新知识,也能同时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共性和区别,减少学生对新旧知识点的模糊风险,从而降低课堂前期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也便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但是结合约瑟夫·特雷曼的研究数据,根据人类大脑的记忆规律,一节课开始的前15分钟时间里学生能记住课堂所讲解内容的41%;当学生持续听课30分钟后,能记住前15分钟内所讲解的内容的23%;随着课堂剩下时间的继续,很多学生大脑状态也逐步进入疲劳状态,能记住的内容会更少。

而且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课堂氛围一开始是否积极也与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大关系。虽然部分学生很容易与教师在解疑、温习过程中立即建立起积极的互动,但必然会给部分记忆能力略差的学生带来一定程度的焦虑感,从而让这部分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平淡乏味,无法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主观思考及创造力。

同时这种情境也把一节课的黄金时间段的很大部分用于温习上一节课的旧知识,这节课备课计划讲解的新知识点则不得不安排在课堂的中后期时间段,既无法保证学生在课堂的中后期时间段里能够持续地认真听课,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试验演示的情景方式。比如凹镜或凸镜的成像规律。有些物理规律如果仅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和书面板书,很多学生会感觉物理知识很抽象,但是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又不足以支撑学生完全从理论的角度系统地弄明白这些现象。所以对于初中的物理规律,大部分教师也只能给学生讲解定性规律,而很多学生也只能依靠记忆力来记住这些物理规律。同样是凹镜或凸镜的成像特性,学生虽然能够记住成像和焦距有关,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记忆还是会比较模糊和混乱。

这种情况下,物理演示试验则可以很好地把抽象的物理特性或规律转化为人为可见、可感知的信息,让学生更好地去认识、理解这些物理现象及规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激发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等。

但是这种实验情景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演示试验大部分是教师在讲台操作,如凸镜成像,如果蜡烛成像亮度不够,靠近讲台的学生可以看清楚,但后面的学生就不一定能够看清楚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干脆不理会教师的试验,以致试验整体的参与程度不高。

2. 演示试验中部分现象不明显,比如振动与声音的实验,音叉发声时振幅一般很小,靠近讲台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够通过眼睛判别出来音叉发声过程中是否真的有振动,导致物理可视性不高。

3. 演示试验大部分都是教师自己做,学生主要以看为主,独立动手程度不高,比如天平称重的实验。在后续的考核中,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合理地称出物体的质量,这些都是教师无法把握的。

4. 有些教师在讲完物理的某些知识后,才进行演示试验,从而证实所讲解的物理知识,导致学生只是停留在演示试验的观看阶段,无法主动地通过演示试验去总结对应的物理规律,从而降低了物理试验的目的性。

5. 演示试验过程中,如果教师对试验操作步骤关注度不高时,导致试验结果受外部干扰因素较多,如测不规则的固体密度时,一旦先用量筒中的水测出干燥的石块体积后再取出浸湿的石块称重,虽然测出来石块体积参数是正确的,但是吸了水的石块质量就不一定没有变化,这样也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科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的逻辑。

6. 演示试验器材不完整、缺失或老旧,造成教师试验效率不高,时间延长,导致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无法完成新课计划等。

由此可知,演示试验的方式如果稍微有些欠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们授课计划、目标等都有很大影响。

四、 课堂情境创设的思考

针对上述种种课堂情境创设情况,结合城郊接合部中学初中物理课堂的多年实践经历,文章对物理课堂的情境创设有几点体会和总结:

1. 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体现,不论是讲故事,还是其他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风度、语音、语速都要进行自我把控,用亦师亦友的状态,缩短师生心灵距离,教师要理解、甚至前期有必要切换成学生的思维方式,融入学生中去,再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到自己的课堂安排上来。

2. 轶闻趣事的内容素材需精简,占时需控制好,备课时有必要多搜集些与该物理知识点相关的故事素材做备用,当发现学生情绪有下降时,立即穿插讲解其他相关的故事素材,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避免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前后波动幅度较大。

3. 在创设的情境中疑问的设置可以灵活些,如非复习阶段,建议只温习结论点,不作系统回顾。只要与知识点相关,疑问设置可以在课堂上的任意时候,疑问设置次数也可以为多次。

如讲完凹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时,可立即让学生讨论下汽车后视镜用哪种镜合适,并陈述理由,甚至可以在讨论完成后不急于公布结论,让学生自己放学后去观察汽车后视镜实物。

通过频繁的疑问设置、思考、分析、探究实际场合物理知识的应用等组合方式,瞬间、频繁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加深学生理解讲解的知识点,更好地认识物理知识。

4. 演示试验器材尽量完备,避免因器材的不准确、缺失等,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确,占时不合适等。同时教师演示操作步骤需合理、严谨、符合逻辑性,确保演示结果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5. 对于可视性效果不高的演示试验,可以通过实际试验操作、结合数字化素材等组合方式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操作步骤的逻辑性、严谨性等,但要確保有科学性的结果,只是把这种类似的科学结果以视频等数字化素材形式在多媒体设备上清晰地显现出来。从而通过两者结合、辅助、相互印证的方式,提升演示试验的可视性。

6. 对于参与程度不高的演示试验,比如凸镜成像,务必让学生都有独立动手操作、完成试验的机会,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

7. 演示试验也可以放在新知识讲解之前,在用课堂前期的试验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物理现象有个初步认知及总结,然后再讲解课程内容,在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也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8. 物理是一门对自然界认知的课程,教师的情境创设形式及内容应不分课堂内外,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尽量发掘其中的物理原理,顺势引导,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别、思考、归纳、拓展,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文章通过对平时课堂及旁听其他教师物理课程过程中常用的一些物理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常用的物理课堂情境创设方法进行思考,以期望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物理课程的注意力,便于理解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情境创设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种良好的引导。希望广大教师都能在课堂中重视每个环节的情境创设过程,在“双减”的政策下,能够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获得更高效的物理课堂,为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颖.浅析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2021(11):165-166.

[2]肖希英.多种导入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8(6):53.

作者简介:梅良风(1980~),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南京市花园中学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物理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