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2-04-19李桂莲
摘 要: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着眼于学生成长,能够将思想道德的知识授受过程转变为情知交融的、充满生命的灵动与活力的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应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探索思想道德教育渗透策略。文章从立德树人教育背景出发,结合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求,从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情感体验、引导深入思考、组织实践活动、构建审美情境等角度给出建议,希望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1-0005-04
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的健康行为。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和践行者,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塑造和发展人。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抽象的道德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它需要具体情境作为依据,因此通过情境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思路。所谓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就是依托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与发展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 目前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现实相分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相比,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就目前的教育形势而言,国家下发使用的小学教材蕴含着许许多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作为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元素,采取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但是从小学教学现状来看,思想道德教育和现实相分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脱离现实,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二)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即班主任所选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依然停留在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之下,这种讲述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主动接受,并没有体现出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没有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一部分教师没能采取现代化手段,依然以传统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内容,从而导致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效果欠佳。
(三)小学班主任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认识
当前依然有一部分小学班主任对思想道德教育抱着应付的态度,并没有深刻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特别是课堂教学时,只是反复讲解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也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兴趣缺失,教师精力也被消磨殆尽。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改为其他学科教学,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益处。
二、 小学班主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源于生活,我们不能脱离生活抽象地阐述道德,而培养道德是为了稳定生活秩序,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大多采取讲述式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逐渐对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失去兴趣,使思想道德教育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而言,生活是最大的、最真实的情境,同时也是最能够激发人的真情实感的情境。在小学阶段,单纯抽象的道德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如果以生活为背景,学生则可以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获得参照,此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会将具体的道德行为与抽象的道德品质建立联系,从而提高认知,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小学班主任应了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设计思想道德教育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体验情感、探索道德品质的立足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
例如安全教育,班主任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常见的生活场景,并构建问题情境:是否可以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去玩耍?是否可以去建筑工地上玩耍?刚下过雨,小明想约小伙伴一起去河里游泳,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去吗?如果不去,你会如何劝阻他?马路上有几名小朋友在玩耍,被警察叔叔阻止并教育了一番,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一连串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调动起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回答。这些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回答,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危险行为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指导学生的安全行为。
(二)通过强化情感体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基础。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為目的,利用情感纽带,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学生与学生建立联系。目前,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一些班主任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重视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忽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拉大了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学生难以主动地投入学习。对此,班主任应以情感为纽带,构建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渲染温暖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如临其境,调动感官,在情境中彼此交流,相互沟通,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的熏陶,强化情感体验。
例如进行普法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不同的案例进行讨论:①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车。一位坐在爱心专座上的青年视而不见,没有让座。后来,刹车时老人摔倒了,青年人受到大家的谴责。②小俊和小礼是朋友。在高考体测过程中,小俊代替小礼考立定跳远。后来,法院裁定小礼、小俊犯代替考试罪,分处罚金2000元。在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区别道德和法律,通过对比认识法律的权威性,增强法律意识。
(三)通过引导深入思考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启蒙阶段,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情境实现抽象思考,进而提高思维品质,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所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学生带着热烈兴奋的情绪去思考生活,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在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中应利用教育主题为学生构建情境,设计可供思考的问题,预留思考的空间,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班主任以“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为主题为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课堂上班主任结合近代史资料,为学生讲述英勇的中国人为抵抗外国侵略而做出的种种抗争以及在抗争中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回顾了老一辈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通过厚重而严肃的历史文物感受爱国主义,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赴后继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思考了近代中国人不断抗争的原因,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逐渐走出课文阐述的局限,通过厚重的历史文物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为国家献身的高贵品质,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四)通过构建审美情境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向往美是人的本能,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性美的一种体现,也是人对自我境界的一种追求。美好的情境能够激发人的智慧、调动人的情感、培养人的道德。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教育,感受生活中的美,进而完善人格。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中应整合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美德,激发学生对美德的追求。
学生是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基于此,班主任应根据小学生的情感认知发展特点,结合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挖掘美学元素。例如低年级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计,班主任应以学生自我成长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认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生活、学习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美景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家人相亲相爱、一同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是一种美的体现;与同伴在一起互帮互助是一种美德……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生活中的美,班主任在准备课程时应注意挖掘、构建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促使学生分析人的行为,启发学生思考平凡的生活中存在的美的事物,重点思考人的美德对于自我发展的价值,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真切地体会美的存在,提高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阐述生活教育理论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即利用“實践”在“班主任教授”和“学生学习”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符合自身发展要求、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条件。思想道德来源于生活,终究要回归生活,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于小学生而言,回归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能够在道德行为中再次提升道德认识、道德信念,进而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道德境界。小学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利用社会生活构建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而实现主动发展。
例如劳动教育,班主任组织小学生参观农村种植基地,要求学生与农民接触,了解农业基本知识,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参与除草、浇水等工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感悟意识到科技为农业带来的生机与效益,激发起热爱农业、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进而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优良品质,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接触真实的情境,与真实的人进行交流,获得真正的知识,形成真实的感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启发学生对照课堂的理论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认识到道德理论对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进而内化理论、外化行为,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除此之外,在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心理教育的关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之产生幸福感,最终发挥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价值。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进一步增强。教师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幸福心理状态。比如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接受自我、欣赏自我,调节自身的情绪以及压力,处理自己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成长以及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真正地认识幸福、感悟幸福,主动地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六)营造幸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
基于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整体工作的核心理念形成正确的认识,以此保证整体工作的稳步推进,夯实工作基础。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自然在于幸福。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时,班主任需要找准教学要点,设定合适的班级主题思想。例如,要侧重于让孩子们幸福成长。基于这一主题思想,班主任合理地调动班级文化氛围,营造充实的班级幸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并不断丰富、调整。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张贴与幸福教育、幸福成长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想说的话。班主任也可将自己对于孩子们幸福成长的寄语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耳濡目染,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以幸福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教室或者宿舍为主要场所。必要时,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鼓励学生以幸福为主题表演小品或者演唱歌曲,以实践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于幸福的认识。
幸福不单单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快乐和价值的完美展现。在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中,主体需要用心努力。幸福的来源并不单一,所形成的展现方式较为多样。例如,在顺利解决一道难题时,学生会产生幸福;在完成劳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会产生幸福;当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得到了尊重,被他人认可时,会产生幸福。幸福是爱,幸福是责任,幸福同样是奉献。
提出人的需求理论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幸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读,认为幸福是质和量的高度统一。所以,在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转化学生的思想,利用班级的幸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让学生对幸福形成正确的理解。幸福并不难以获取,其可能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幸福,主动地追求幸福,在幸福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七)开展幸福阅读
班主任需要注重阅读活动的开展。自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教育的人文性价值逐步提高。教育工作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需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众所周知,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孕育出了不尽的文化宝藏。将国学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入幸福情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既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素养,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在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感知到文字的温度,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例如国学、名著、美文、散文阅读等。阅读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报告会,鼓励学生在彼此交流、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养成良好的品质,塑造个人品格。对于产生了较为独特感受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加以适当的鼓励,将其树立为典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產生更大的动力,体会到思想道德教育阅读的幸福,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幸福成长,快乐成长。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达到社会的要求,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判断一个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否已经达到要求,需要将其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进行考察。基于此,情境教学自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班主任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应重视情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化道德品质,外化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世晓.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2020(9):161-162.
[2]罗国凤.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195.
[3]曾美婷.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创新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167-168.
[4]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40.
作者简介:李桂莲(1972~),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大同镇中心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