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2-04-19苏惠杰
摘要:文章围绕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三个维度,对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学生写作的特点(错误认为“积累词句=会写作”;在感悟較浅的情况下写作,下笔无物且千篇一律;机械运用“写作技巧”,文章缺乏深度;“脑洞大开”之下的“笑话频出”等)进行了分析,围绕针对自然景物、情感、生活进行写作时,应该创设互动情景,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互动情景教学;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7-0042-04
一、 引言
写作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完成对事物的反映、情感的表达、知识的传递的过程。从“行文系统”的角度来看,写作过程可划分为信息采集、文章构思、文字表述三个阶段。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字词句积累、人生阅历、分析事物的能力都影响作文的质量,故需要在常规写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写作时能够真正做到“笔下有物,逻辑完整”的方式方法,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乃至语文整体成绩。
二、 作文互动情景教学内涵简析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双方能够平等交流,实现观点的碰撞与交融。此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自然而然地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最重要的“互动搭档”。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小学语文写作课堂迸发出新的活力。具体而言,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思维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找到创设教学情景的切入点,在语言运用、逻辑思维引导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完成“表达”。
(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除了教师与学生之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同样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影响。比如,父亲、母亲、父爱、母爱、生活中的小事等题目都是小学阶段不可绕过的题目。有些学生由于经常与父母沟通,对父母的一言一行、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有较为深刻的记忆,故在写作时能够将大量篇幅用于“描述(人物刻画)”,写出的作文十分“精彩”。而另外一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严重不足,甚至对父母的印象较为模糊,在写作时或者无法集中重点,又或者东拼西凑,导致作文质量较差。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形象绝不能是“模糊”的,故教师必须告知家长,围绕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学生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一个又一个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很多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特殊记忆,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记忆会逐渐转变为浓烈的情感,在看似普通的话语下,却能够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感受。总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必须予以重视。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伙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对于学生来说,同学、朋友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促使双方共同健康成长。比如,以“游戏”为题写一篇文章,如果学生有知心朋友,经常参与团体活动(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游戏”具有广义性,包含体育活动在内的多种形式。如男孩子之间组织进行一场球赛,女孩子分组跳皮筋等均属于“游戏”的范畴),那么在写作的过程中,只需将游戏开展的全过程跃然纸上,文章便会有“实际意义”,“层次感”必定会提升。基于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样重要,甚至在很多时候,由于同龄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能够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相关的内容都能够成为写作的素材。
总体而言,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的侧重点并不在于“教学”,而是在于“互动”。“互动”的开展并不应该局限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任何时刻,都可以进行互动,有助于在脑海中“积存”相应的情景,在写作时方便调用。
三、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学生写作特点分析
(一)错误认为“积累词句=会写作”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积累的词汇、语句较少,故想要“写好作文”,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词句。因此,小学语文写作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教师会准备大量的词语、句式,令学生抄写;其二,根据题目,将“自己的语言”与“教师提供的语言”进行妥善搭配,为作文“增色”。此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本末倒置”,从长远看,容易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的情绪。正确的写作流程为(以写自然景色为例):学生应该首先看到自然景色,对具体的环境、植物的外貌特征、整体景象等有所了解;之后在脑海中搜寻能够与自然景色“相匹配”的词句。如果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则教师可为其提供相应的词句。总体而言,在学生先产生感悟的情况下,后接触词句,才能加深记忆,才能“将教师提供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词句”。如果教师盲目地认为“积累词句”便意味着“会写作”,那么在机械地积累词句的过程中,学生因为缺乏感受在枯燥、无意义的积累过程中滋生厌烦情绪,最终厌恶写作。
(二)在感悟较浅的情况下写作,下笔无物且千篇一律
小学生缺乏人生阅历,针对“情感”进行理解时,或者只停留在“表面”,或者人云亦云,无法给出基于自身经历的情感体会。阅读与写作只是一种能力的不同体现形式,无法深入理解他人撰写的文章,意味着自己写的作文也不会有较深的情感表达。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写作仅仅是为了“凑字数”,也许写了很多内容,但大多缺乏逻辑性,不仅下笔无物,而且还千篇一律,毫无建设性。基于此,在运用互动情景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增强对情感、对现实事物的理解深度。但必须承认的是,“增强对情感的领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基于此,教师可采用如下形式与学生互动。以最简单的“记日记”形式为例。第一,在某一天,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写日记,但在字数方面没有任何要求,学生可以用一句话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概括。于是,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开始记日记了。”教师无须进行过多的评价,只需给出一个“好”字作为评语即可。第二,该学生第二天的日记内容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更换了几个字:“今天我又记日记了。”教师的评语可以保持不变,依然给出“好”字评价。第三,到了第三天,学生自己可能也觉得“仅仅是简单一句话的形式不太妥当”,但却真不知道写什么,故可以将内心真实感受作为内容,添加到日记中:“今天老师还让我写日记,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样写了。”至此阶段,教师的评语需要随之增加——从“好”变成“太好了”。上述过程便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知识积累水平、人生阅历之后,通过师生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写实”着手,使笔下所写的内容呈现出“进步”,逐渐具有“可读性”,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下,最终能够撰写出逻辑缜密、言之成理的高质量文章。
(三)机械运用“写作技巧”,文章缺乏深度
笔者了解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会告知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比如初级修辞手法的运用(小学阶段以排比句和关联词的应用为主,如“有的……有的……”,或者“不仅……而且……”等)。但与上文所述相同,修辞手法也好,词语句式也罢,都需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使单调的行文过程更加“丰满”。如果忽略了顺序,便会导致很多学生只会机械地运用这些写作技巧,甚至是刻意运用修辞手法,文章东拼西凑,依然缺乏深度。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依然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的思维发散方向出现偏差,在“脑洞大开”之下,造成“笑话频出”。比如,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涉及“寓言故事”这一题材。正常情况下,教师应该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告知学生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道理,最终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整理成一则寓言故事。但由于缺少了上述互动过程,部分学生直接将著名的寓言故事进行更改,令人感到无厘头式的啼笑皆非。比如,笔者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名学生将“自相矛盾”故事中的“矛”和“盾”改成了“刀”和“剑”,寓言故事的整体框架都没有改变。而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揭示了很深刻的道理——学生对写作本身尚无法理解,何谈围绕一个具体题材进行创作?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高质量开展策略
(一)针对自然景物写作时,应创设“自然景致动态变化互动情景”,帮助小学生加深感悟
景物描写是最令小学生感到头疼的写作题材,原因在于:写“景物”的过程往往是“寓情于景”,但在学生的认知中,“景物”与“情感”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如果教师无法引导学生将两者联系成一个整体,那么写出的文章必定空洞乏味,甚至只是最初级的句式堆积,毫无内涵。具体解决方法为,教师应该创设“自然景致的动态变化过程”情景,并在带领学生观看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感悟。比如,教师可以收集“花骨朵完全绽放成花朵”的过程,在课堂中播放。该视频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原因在于:在自然界中,花朵开放的时间大多在夜间和凌晨,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人们休息的时间。此外,很多花朵并不是瞬间开放,而是需要经历较为缓慢的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亲眼见过花朵开放的过程。在缺少此种经历的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很可能完全脱离现实情况,质量可想而知。而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会重点观察花朵一点一点绽放的全过程,脑海中可能“灵光一闪”,出现一些从未想到过的词汇和句式。比如,“花朵开放的过程中,在那么小的骨朵里,为什么会蕴藏着那么大的力量?”又如“花骨朵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那么努力的绽放后,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情承担即将到来的枯萎”。如果学生的脑海中能够迸发出上述句式,说明其感悟水平已经加深,即在与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互动程度得到了加深——心神已经沉淀至情景之中,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思考。至此阶段,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的目的便已经达到。
(二)针对“情感”写作时,应创设“轻松、愉快的故事互动情景”,引导学生灵活感受關爱之情
写“情感”同样是一个难题,难点在于:小学教师很可能采用“煽情”的方式开展教学。但这样做却很可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创设“轻松、愉快的故事互动情景”,从而引导学生灵活地感受亲人、朋友的关爱之情。比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章节中,章节内容采用了一种十分巧妙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思考:你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家庭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一些学生以绵羊形容妈妈,共同点在于:毛发都是“波浪卷”形式,都喜欢吃素,性格都很温柔,不乱发脾气等。实际上,学生在思考“亲人、朋友与动物之间的共同点”时,便会从内心深处回忆每个人的形象。而“心中的形象”不是“表面想象”,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这些情感必定有具体的事例支撑。对上述情景进行分析后可发现,学生在此种情境中进行思考时,心情全程保持愉悦,不会有任何的消极感。
(三)针对“生活”写作时,应创设“多元化生活互动情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验感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为例,可围绕该章节创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景。具体流程如下:科学使用多媒体设备。章节的导语为: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环境。课本中给出的讨论话题有两个,分别为:“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依靠课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新闻,给出“化工产排放污水”“电子产品无法有效回收,造成重金属污染”等答案。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给出的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们不能乱扔杂物”“化工厂应该停止排放污水”等。这些答案并不能视为“错误”,但却不具备“建设性”,且绝大多数学生都会给出类似的答案。教师可以提前收集我国为保护环境而制定的政策、近年来我国已经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等。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并组织讨论,可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而当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后,便可以在写作时运用,使笔下所言之物有深度、有建设性。
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环保”问题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原因在于:能够令学生感到熟悉,在初步获悉问题时便能够脱口而出,说明相关事物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而针对这类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进行写作时,教师创设的互动情景需要满足一个标准——情景需要与学生的记忆产生共鸣。比如,我国已经真正成为环保大国,在树木种植、治理沙漠等方面,我国的成就排名世界第一。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时(如“毛乌素大沙漠”在我国十分有名,解放战争时期,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便带领部队多次穿越毛乌素大沙漠,对该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印象十分深刻。但时至今日,毛乌素大沙漠已经不复存在,该地区已经成为生态旅游风景区,对提高当地经济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环境变好”现象进行思考。比如,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垃圾分类”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等。当学生能够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与自己曾经获悉的事件相互结合,则在写作过程中便会感到“笔不能停(能写的内容太多,写作期间的注意力便不会集中到‘字数是否超出’方面)”,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若要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性,并对常规语文写作课堂中出现的代表性现象进行充分掌握。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文“笔下无物且千篇一律”的现状。学生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无法同成年人相提并论,故教师必须在标准设定方面予以控制,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以发散学生思维为主,使其真正理解“什么是写作”“如何写作”。果能如此,则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便已达成。
参考文献:
[1]陈曼云.作文互动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1(5):33.
[2]国光影.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2):67-68.
[3]陈海燕.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6):47.
[4]王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读写算,2019(34):121.
[5]汪秀萍.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61):59.
作者简介:苏惠杰(1977~),男,汉族,福建龙海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泗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