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领航构五彩小镇 减负加能助学生成长

2022-04-19戴志程杨志云杨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家长学校

戴志程 杨志云 杨妍

2021年,“双减”与“课后三点半”服务成为牵动很多家长心弦的话题。服务开展虽不难,但怎样切实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校园教育质量,却并非易事。根据《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和《包河区三点半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学校在校长的亲自主持下,各部门商讨、各级教师齐心协作,以多维度视角构建起“‘5+1+N’课后三点半服务平台”。

全方位+全面化,双重落实提供保障

“课后三点半”服务的本质是为解决职工家庭接送孩子难的问题。当下社会,普遍职工家长为五、六点下班,而年幼的孩子多是三点半放学,“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成为很多家庭面临的重要难题。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同样是合肥师范附小早做谋划的问题。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5000多名学生的背后是5000多个家庭、一万多名家长的关注。如何为这些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三点半”服务?如何切实缓解家长接送难题?如何组织数百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提高校园教育质量?都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议题。

为此,合肥师范附小多次围绕包河区政府发布的《关于印发<包河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专题会议,从校党委到各部门、各级任课教师,都认真研读文件精神,探寻“课后三点半”服务方案。从召开校长办公会到成立“课后三点半”专项领导小组,从制订详细方案到筛选个性化课程,教师们自上而下、通力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校一案”。与此同時,学校十届二次教代会的分组会议,学期结束会议的政策宣讲,也让教师更加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育人责任,从而进一步形成教师100%参与的效应。

家长知道学校政策,学校更需明白家长需求。2021年2月初,学校即面向所有家长组织了线上问卷调查,并收到3733份有效问卷。“孩子怎样参与选课?”“课程的收费标准是什么?”“孩子的参与地点在哪里?”作为民生教育新探,学校密切关注家长牵挂,通过微信及时推送学校课后服务预报名指引,指导家长参与线上平台预报名,做到家长知晓率达100%。

不错过一位学生,做人民满意教育。初探的路上,学校以全方位参与、全面化管理视角,关注每一位学生,育明理少年。

校内+校外,融合服务搭建平台

独行快,众行远。想让“课后三点半”服务真正长久地在校园落地生根,开出适宜学生成长的花朵,高效的服务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

学校通过微信平台招募托管志愿者、联系高校和社区发布招募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指导志愿者工作……构建学校与社会融合的服务体系,也成为学校一次史无前例的实践。人员引进来易,但社会力量与学生成长的真正融合,则需要扎实专业的指导:持证上岗保障学生安全、“岗前培训”了解服务内容、“双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家长、学校、社会的携手合作下,普惠教室里萦绕着孩童的歌声、朗朗的诵读声、游戏时的嬉笑声……

与此同时,党团员教师也以身作则,承担起更广泛、更深度的课后服务和管理。社团教师坚守至六点,为孩子守住离校的灯;心理教师开放心理小屋,为孩子排解磨合期的不适;体育组教师风雨无阻,携手孩子磨炼意志强健体魄。

融合服务打破校园壁垒、资源壁垒,以开放、共享的视角,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也为家长和学生的回家路点亮温馨的灯。

普惠+个性,“五育”并举赋能成长

“课后三点半”肩负着看管孩子安全的重责,但是否仅仅为照看孩子安全的单纯服务?多次研讨后,学校开启“5+1+N”的服务模式,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放在首位。

“5”指的是周一至周五的在校学习日,学校提供全时段的服务,为家长灵活接送孩子提供有效“兜底”;“1”指的是学校向自愿报名的学生提供每天一小时作业托管服务,教师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内容,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书面作业;“N”是指学校提供的个性化课程和普惠托管。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其性格兴趣、擅长领域千人千面。学校根据育人目标开发了以“健、乐、尚、思、博”为主题、以“红、黄、蓝、绿、橙”为底色的“五色五字”个性化课程,从传统茶艺到田园耕作;从乒乓球、篮球到人工智能;从民乐、管乐到啦啦操、黄梅戏……学校的20个社团、50门个性化课程,每日惠及近千名学生,在满足家长接送需求的同时打开学生视野,提供“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课后服务,真正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开启一扇亮窗。

智慧化+专业化,创新学校治理模式

学校积极引入智慧校园管理系统,打造专业的课后服务教室,为学生的课后校园生活高效赋能。

合肥师范附小拥有南、北两个教学区,针对低段和高段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学校特在暑假部署“‘课后三点半’小镇”教室改造:南教学区利用大连廊打造创意空间,北教学区重新装修个性化教室19间,以趣味性的校园文化和专业化的环境布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学校将学生的安全置于首位,引入电子班牌,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显示每位学生“课后三点半”课程的时间、地点,学生只需简单的面部识别,即可了解自己的课程信息。同时,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都可以及时接收到课程信息,信息技术解决了多校区、大规模课后服务的管理难题。

公益普惠、自愿参加、完善服务、透明公开,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在“课后三点半”服务中,将学生成长与家长需求放在工作首位,构建起了“多元化、多维度”的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化”的育人功能,是在国家“双减”政策指导下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我心中的好家长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