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到实践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建筑思想解析

2022-04-18向潘羽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湖景墙体空间

向潘羽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一、克雷兹建筑思想的形成

(一)求学生涯的启迪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1962~),生于委内瑞拉马拉开波,1988 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 Zurich)。在ETH 求学期间,克雷兹对法比奥·莱因哈特(Fabio Reinhart)和米洛斯拉夫·希克(Miroslav Sik)在类型学基础上延展出来的类比建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其利用巨大的图像作为设计方法,使建筑的每个层面和细节以一种较大和较完整的形式被展现出来,继而引起了克雷兹对概念模型的关注。他将空间的不同层面通过大比例的模型还原出来,例如有展现建筑结构的模型,判断光影变化的模型等,而当每个层面综合成为一个整体时,建筑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价值。

(二)日本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克雷兹读书时正处于后现代主义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的“ 要 模 糊, 不 要 清 晰” 和 詹 克 斯(Charles Jencks)的双重译码理论时代,日本后现代主义也呈现出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征,此时的建筑设计脱离了经验和准则的束缚,充满着自由的精神,其过程就像是一种未知的探险和尝试。在受到筱原一男(Kazuo Shinohara)“由‘实验’触发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自我质疑的设计态度,以及对结构与形态关系的高度关注”的影响后。[1]克雷兹以质疑的态度去不断探索建筑的本质,形成了一种“不确定的确定性”思维,其创造的建筑空间也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受到筱原一男作品中概念性的影响,克雷兹将每个作品都赋予了其独特的设计意义。

(三)摄影经历的感悟

从ETH 毕业后,克雷兹最初选择了以摄影的方式去体验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建筑,从中发现了类似于发电厂和工业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魅力,如此大体量的建筑结构呈暴露状态,并清晰地展现在镜头中,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同时也体现了建筑概念的本质,即建筑设计并不是来源于艺术和历史的沉淀,而是依据生活中所得出的经验、实际操作中所需要的技术和建成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阻碍等。图像是克雷兹观察和思考现实的工具,而这段独特的摄影经历也使其发现了新空间模式的可能性。[2]

(四)提契诺学派思想的促进

瑞士提契诺学派的建筑师尝试在提契诺地区将建筑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相融合进行设计实践。作为学派的代表人物,路易吉·斯诺兹(Luigi Snozzi)认为环境与建筑同等重要,建筑被创造的意义在于使人对所处的场所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感受,并能与自然、社会环境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回应。[3]提契诺学派以批判性的地域主义理念促进了克雷兹在建筑设计中致力于建筑本质的探讨和空间场所精神的感知。

(五)教育环境的熏陶

在采访中,克雷兹曾表达了瑞士对于教育的注重。瑞士教育不仅仅重视对于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意识,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与信心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4]而且瑞士建筑之所以享有盛誉,不仅得益于对建筑专业学生的教育,还离不开对每位工匠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瑞士对教育的注重对克雷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建筑教育氛围和环境。

二、克雷兹的建筑思想

(一)空间操作下的建筑空间与结构探索

对于建筑空间来说,结构往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克雷兹认为在定义空间时,支撑物和墙壁同等重要,在建筑中不应该有任何不能有助于定义空间的东西。[5]他在空间与结构的探索中发现了结构逻辑的魅力所在,结构由此成为其设计的源泉。另外,虽然他的作品总是有着异于常规的结构体系,但如果深入了解其设计方法与每个空间的诉求时,可以发现在最初的设想确定之后,其会以空间操作的方法来推敲空间与结构的多重可能性,并比较方案之间的差异和优劣,进而得出兼顾空间品质与结构技术的双重目标方案。

1.一墙宅的设想

克雷兹设计的一墙宅是对传统住宅的一种挑战和颠覆(图1),其位于苏黎世湖西北方向的一个缓坡上,这个住宅需要在满足两户人家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同时眺望远处的湖景。克雷兹提出的分户墙概念设想恰好能够满足空间的诉求,他希望这道墙体既能够比较均衡合理地分割两个空间,又能够作为结构体系支撑整个建筑,同时也可以将生活所需的水电和设备等藏匿其中。但这个设想也引发了后续推进的一些问题,如何才能使这道连续的墙体发挥多重的功效呢?显然,单一的直线型墙体分割不能满足空间平衡的需求,而将墙体进行弯曲和折叠时可以更好地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成为空间的核心结构体系。那墙体又应该如何弯曲,应该在什么位置弯曲或折叠,折叠几次,这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1 墙宅

2.分户墙的推敲与组合

克雷兹与结构工程师席沃扎(Joseph Schwartz)利用板片模型进行了多次尝试,从中发现曲线型墙体分割虽然使空间连续,但室内布局却受其影响,当墙体弯折幅度过小时会出现结构失衡的情况,当弯折幅度过大会使空间零散。[6]在经过多次空间操作的尝试、推敲与组合过后(图2),他们尝试将底层沉入缓坡地形中,利用外侧较厚的混凝土实墙承受来自土坡的压力,然后将一层和三层的墙体弯折幅度扩大,弯折处匹配使用量较少的储藏室和体量需求较小的卫浴空间,而此时二层采用弯折幅度较小的墙体也不会导致空间失去平衡和支撑,相反可以得到连续而宽阔的室内空间,由此建筑结构体系与室内空间布局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图3)。

图2 分户墙的推敲与组合

图3 结构体系与空间布局的融合

3.空间与结构的相辅相成

一墙宅中楼梯以及家具的布置都紧随墙体的位置而变化,卫浴室和储藏室也与折墙融合在了一起,同时将这两个空间的门与墙面齐高,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墙的延伸感,从而缓和了由折墙带来的突兀感。其次,整个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成通透的玻璃,一方面可以满足两户人家欣赏湖景的需求,另一方面以一种更直白和暴露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建筑的结构走向与空间的联系,以及依附于墙体的楼梯位置与形态等,赋予建筑空灵、幽静之美。

在一墙宅的设计中,空间中的分户墙具有多重属性,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承重,而是参与到空间的表达中去。克雷兹通过空间操作的方法来探索结构与空间的关系,并对结构的稳固性进行多次尝试,使特殊的结构形态与建筑的空间布局达到了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状态,而通透的外立面也将结构的真实性和空间的极简性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体现了克雷兹对于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本质思考。

(二)质疑与批判态度下的建筑尝试

建筑设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定思维即建筑师按照业主给定的要求、当地的地理特色以及个人累积的经验等进行考虑。而克雷兹在《不确定的确定性》一书中提到他的设计始于提问,这让建筑更像是一场冒险。[7]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所设计的建筑总是与自身经历和接触到的事物呈现相反的状态,其认为建筑设计应该脱离任何给定的说明或信仰,并以一种质疑与批判的态度进行建筑探索,其过程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

1.湖景宅邸与环境的契合

湖景宅邸是位于苏黎世近郊的一所私人住宅,其与传统瑞士私人住宅所呈现的封闭性和小空间特征恰恰相反,空间既开放又宽阔,对周边环境的包容度和融合性都很高,但从建筑的造型与尺度来看,其与周边建筑似乎格格不入(图4)。首先,整个建筑的外立面与周边的浅色建筑大为不同,屋顶、墙面和窗框等都采用统一的黑色作为主色调,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整体感和立体感。其次,为了迎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屋顶限高的建筑规范要求,屋顶被设计成了特殊的斜坡式,建筑内部的每一层也都根据阶梯状的坡地进行布局(图5),由于湖景位于建筑下方的谷地中,所以每一层里的一户人家都能在不同的高度欣赏到开阔的湖景景色。同时,位于道路一侧的建筑立面也设计成横向大开窗,两侧做封闭的墙体,通过窗户向对面远望,似乎一幅美丽的湖景画卷展现在视野中。而由于室内空间层层跌落,当傍晚的夕阳顺着背面的开窗照入时,阳光也能到达房屋的尽头。[8]

图4 湖景宅邸

图5 地形走向与室内阶梯状布局模型

湖景宅邸与周围建筑有很大的差异感,也很难融入其中,但这栋建筑在这个环境中存在似乎又非常合理。克雷兹在设计中注重对环境的利用和融合,使空间随着地形走向不断向下延伸,呈现出阶梯状的形态,给身处其中的人非比寻常的空间体验感。另外,从湖景宅邸的设计中也可以看出,虽然建筑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建筑形态,但这或许也赋予了建筑空间新的思考和可能性。

2.帕莱索波利斯社会住房项目的尝试

在设计帕莱索波利斯的社会住房项目时,克雷兹发现巴西现存的贫民窟住宅形式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建筑外部空间狭小但形式多变,建筑与环境相融延续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点。面对已经理想化的建筑形态时,克雷兹大胆地做出了与其相反的尝试,他将每个建筑的尺度缩小,并分成五种类型的住宅,然后在这个大的场所中重复九十次,继而以一种非常紧凑的方式进行组合(图6)。这些小空间在大场所中的组合数量和方式是灵活多变和复杂多样的,数量可以是两两组合,也可以三或四个一起;方式有横向嵌入,竖向咬合,三两交错等。由此,建筑与建筑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空间也随着其组合数量和方式的不同呈现出变化与不规则的形态。帕莱索波利斯的社会住房项目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面对其规模之庞大、发展状态较理想的情况下,克雷兹秉持着不满于现状,对既有建筑的批判态度,并以激进的方式在进行着建筑尝试。

图6 五种住宅类型及组合

通过在哈佛展出的项目模型(图7),我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看到建筑空间的各个维度以及间隙空间的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出,克雷兹重新审视的不再只是建筑空间,而是更多地关注建筑之间的空间,这些常常被忽视的间隙空间在帕莱索波利斯的社会住房项目中呈现持续变化的形态,为整个项目注入了灵魂和活力。

图7 帕莱索波利斯的社会住房项目模型

(三)概念本质追求下的建筑变化与融合

传统的建筑设计即按照给定的任务与要求,将建筑的造型、空间的布局和施工的材料用图纸表达出最优的设想。与此不同,克雷兹认为建筑设计是一个持续变化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迎合和回归最初的概念设想,就需要在设计中提供一个开放且后期有调整余地的概念场所,以便通过不停地改变来完善和接近最初想呈现的效果。[9]

1.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之“云”概念的设想

在2017 年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竞赛方案中,受到李凯生老师提出的“云”概念隐喻的影响,克雷兹团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更贴切于这个概念,并为之不断调整和修改方案。最终的方案呈现中(图8),与传统的大学校园布置完全不同,他们将“最小占地”的理念推向了极致,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建筑应该对地面产生最小的影响才是最佳的。建筑形态异于常规,像云的造型悬挑在半空中,顶层空间用作体育馆和研究部门,由此留出了大面积的底层地面空间,从而更接近最初所设想的大型开阔的室外活动场地,同时也与任务书中所提到的联结、共享校园目标达成一致。

图8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竞赛最终方案

方案中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分布校园功能,传统的大学校园功能都是散布在不同楼栋的建筑中,比如有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等。而克雷兹对该项目中校园功能的分布有了新的思考,他希望建筑可以同时容纳和聚合多种功能为一体,其中一个体量用于容纳有关教学和研究的功能,而学生宿舍则归于另一个体量中,这也使得建筑最终呈现的方案和效果呼应了最初的设想与意图。

从国美的方案中可以看出克雷兹对于概念的追求,为了更靠近最初的概念设想,其在设计中秉持着持续变化的理念去不断调整建筑的造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这是更能接近最初概念本质的途径。

2.空间的变化与结构的融合

克雷兹希望他所设计建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今后空间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灵活的改变。在国美竞赛方案中,建筑以层叠的钢桁架作为外层结构(图9),每四层设置一个,由此能够从中得到三层自由且可灵活支配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可以通过横向的楼板分割,竖向的隔断和楼梯分布来满足未来不确定性的空间所需。

图9 建筑结构模型

另外,因为建筑似在空中,楼梯显得格外重要,克雷兹在设计中采用了相对封闭式的剪刀梯,但在平面上仍然保持开放的空间以便欣赏景色,并且将楼梯与特殊造型的结构紧密结合,从而在满足日常所需的基础上也能保证其安全性。身处此建筑中,当人们想要从地面通往顶层时,有多条流线供选择,不同的流线所能欣赏到的景色也不尽相同。

三、结语

与大多数建筑的保守性和方便性相比,克雷兹所设计的作品与周边建筑往往呈现格格不入的状态,但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合理性。克雷兹秉持着一种质疑与批判的态度,从方案最初的概念设想到设计过程中反复的模型推敲,都在探寻着建筑结构与空间的联系,其后再根据建筑需求与地形环境等限制条件对方案不断进行改变和融合,使建筑最终在不确定性的尝试中被赋予了确定性,这也是其“不确定的确定性”思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同时,通过对克雷兹建筑作品与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发现当下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困境和现实问题,也能以其从概念到实践的设计方法为出发点来探索建筑的创新性和特色性。

猜你喜欢

湖景墙体空间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空间是什么?
上巳节雅集步和
创享空间
清晨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时代天韵:知识城罕有南向一线湖景大宅 品质生活由此开启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蛤蟆峰顶看湖景
墙体式冰箱